关于未来“家”要满足怎样的需求,这里有两位日本建筑师的思考与探讨

如果 “家” 是一个容器,人该学会如何与这只大容器里的其他人相处,那么设计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或许是利用设计的方法帮助建立以及巩固这些人际关系。

12 月 21 日,日本建筑师土谷贞雄和长坂常在上海一家书店的设计分享会上聊了聊他们各自对于未来住宅形式的设想。

基于对日本社会老龄化、单身居住成为趋势、如何更好地回归生活本身等问题的思考,两位建筑师分别提供了一些假想住宅方案,其中涉及了共享住宅、老年人设施、两代人相处、家具的可移动性、空间改造与如何构建生活动线。

在日本,独居人口的增加成为总体社会趋势,日本人对于理想居住状态的看法也在改变。曾经日本经济红利时代下人们对于“卖掉小房子换大房子,几口人住得更宽敞”的心态可能已不再,成年子女搬出独生父母家去一人住,未来也不会有小孩,家庭的定义变得模糊。

根据预测,到 2050 年,日本整体人口将下降至 66%,预计减少 8000 万人,彼时 65 岁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 40%,同时出生率走低,每户家庭平均人数将达到 1.1 人(现在是 2.4 人)。老年人和单身青年人成为独居主力,独居人数占总人数三成以上。

与此同时,日本城镇近郊空房率在上升,将来也会保持增长。一方面是人口下降,占有大房子的老年人开始离世,而成年子女更愿意流入城市里。

另一方面,人们对住房形式的需求已有改变,大房子可以是仓库、工作室、郊区咖啡馆,用来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不一定就要是一栋住宅用别墅。这意味着如果日本开发商仍以家庭需求为单位来制造房子,就会跟市场对住宅形式的实际需求形成了某种矛盾。

于是,基于此日本社会背景,作为曾负责 MUJI HOUSE 业务拓展、现为日本“居住实验室”顾问的土谷贞雄,与在日本本土已设计出十几款经典建筑改造案例、以手工做家具为起点探索人与空间关系的建筑师长坂常分别给出了一些回应。

在这些方案中,有些设想为应对老龄化表现友善但过于理想化,有些设计强调人际关系且已被投入建筑应用,有些单纯提供的是一种先行概念,但无不属于身为一位日本建筑师在所处日本成熟社会形态下的思考方式,不失为参考。 

小房子而不是大房子?

“单身居住 = 大家庭?” 土谷贞雄的观点是,在整个社会里越来越多人独自居住的背景下,如果将这群人凑到一起通过同一栋楼组成一个共同社群体,会不会形成一个新家庭?

预想中公寓楼的小房子面积为 30 平方左右(3 米*9 米),彼此相隔接近,独自居住者通过使用公用厨房、公用办公空间、公用洗衣房联系到一起。

他认为小房子公寓楼是城市未来的住房趋势,建筑师要在开发前期设计好公寓内部细节丰富的生活动线,通过隐形的手法规划人与人之间的交集路线,利用公共空间设施促成独居者的社交、使之成为社区化的生活常态。

建筑师青山周平作品,400个盒子

“根据每周回收一次的调查问卷反馈显示,年轻人说他们最希望的是家里拥有一个很大的厨房,而事实上是大多数人都不做饭了,他们的冰箱里往往什么也没有。” 土谷贞雄对《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说道。

他认为年轻人意识中的理想生活愿景存在于过去式的想象,事实其实是被架空的,他们实际生活里并没有那么做。而建筑师需要提前想象人们生活的可能性并提供解决办法。

另一种更大胆的设想是打破人们原有的传统住宅理念,基于日本的居住现况,一个家庭可以选择不买大房子,而选择同时搬入多个小房子。几口家人就近居住同一栋公寓楼的小房子,彼此间有一定隐私,两代人互相照应,而整栋楼成为具有原生“大家庭”元素的生态网络,对应功能更丰富的公区。

建筑师要做的是提供内嵌细节足够丰富的配套设施,比如勾勒出一个社区客厅——包含了开放式办公空间、收拆包裹形成的交流空间、老年人喝茶打牌的区域,门房与垃圾房位置的布局,是否在某处放置沙发也需考量。

住宅如何应对老龄化?

住宅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这意味着更具人性化的家具、丰富的户型想象、包容流通的社区环境、和提前教育的社会意识。

土谷贞雄在他的新书《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中提及,日本的老年人在医院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间的数量较多,但根据调查问卷,身体状况好的老年人还想工作。因此他设想是否可以打造一个让老年人更多地接触邻居或社会的社会结构?

案例是荷兰一家叫“Paganini Hof”的老年人自运营社区,里面共住有 70 名老年人,55 岁起就能入住,身体状况好的人帮助需要看护的人,根据帮助的时间累计积分,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可通过积累下来的积分换取。土谷贞雄表示,如果只构建社区框架,人不会自然地来往,需要提供生活方式等具体内容,来维护社区活跃。

土谷贞雄为老年人设计的“坐式”厨房,配图来自他的新书
土谷贞雄为老年人设计的“坐式厨房”,配图来自他的新书
土谷贞雄新书《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针对随年纪增长越发想与子女住得近的老年人群体,一些适合两代同居的户型方案被提出。主要不同在于为考虑子女自由空间而作隔离的区域划分、比一般公寓更多的收纳空间、为老年人与邻居交流设计的半开放外廊(日本家庭住宅中外廊和土间区域较多)、与家人公用工作台。

土谷贞雄对《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说,日本的公寓楼开发一直以来尝试做出比较通用的解决方案,但标准化住宅直接忽视了居住者的各式实际需求,而针对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越发紧迫,供应商与开发商也在尝试可能性,试图理解现在人对居住形式的看法。

他还提及,通识教育和社会意识同样重要,这直接决定了设想可能性的实施。

“高度差”的灵感

建筑师长坂常具有很强的理念实践能力。他的理念贯穿了日本建筑工作室 architects schemata (长坂常为创始人之一)的每一件作品始终——如何创建一个连续的空间,使得每一个涉身其中的人都在参与一段关系、意识到彼此行动,以达到某种流动的且富有可能性的互动结果。他也善用材料,利用移动性快速实现空间改造。

“高度差”融合了人与建筑、家具的关系,将某种流畅的生活动线围绕着空间高度、纵深搭建起来。人们喜欢舒适地坐下与路人交谈,人们喜欢将身子自然地伸展与空间里的人对话,这些属于人的生活内容都被建筑师很好地利用起来,用于空间创作。

architects schemata工作室设计的一家新开业的糖果店“Nakamata”

HAPPA HOTEL,是一个酒店改建临时项目。它提出了一个观点,考虑到东京未来,空间“滥用”让人意识到空间极强的可替代价值,即空间可推翻性。

厨房工作室Hue的翻修项目

长坂常这次提出了一个设想,能否更好地使用介于家具与建筑之间的“移动物”来推动社群空间的流通性?

他的灵感来自于在巴黎旅游时看见的每周集市。每个满满当当的当地摊位都拥有一根支柱棍立于地面,而巴黎市政府先前在地面规划设计了相吻合的孔眼,因此只用 30 分钟一个可移动的创造空间就能够实现完毕。也正是这个钻孔,促成了巴黎街区邻居自然而然来往的市集社区。

建筑师设计的过往作品已经包含了一些先行概念,图书馆与蛋糕房的结合、可视化的趣味窗、为互动建立的聚会区,通过设计技巧汇集起看似毫无相关空间元素,最终目的是服务人的动态生活。换句话说,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在空间容器里自然地与他人发生交往,彼此和谐地相处。

“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是日本建筑师对未来空间的假想和思考,它远未实现,这个课题需要漫长而细致的摸索与实验。建筑师要求自身走在前面。

配图来自土谷贞雄新书《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长坂常工作室网站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