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不仅在打乱天气,也在打乱物种。
据路透社最近的报道,日本的河豚商贩正在为应该如何鉴别不断出现的各种杂交河豚而发愁,因为这会影响到应该如何有效地去除其毒素,确保使用安全。
令河豚致命的是河豚体内的河豚毒——一种神经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毒肝脏、生殖器官和皮肤中。但是,不同品种的河豚鱼毒素分布位置有所不同。所以在过去,只有经过特别训练并持有执照的厨师和工匠才被允许加工食用河豚,因为他们能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毒素去除操作。
在过去,日本海域大约有 50 种河豚鱼,其中 22 种被允许食用。但是从 2012 年开始,人们发现日本海域杂交河豚数量大幅增加。比如这年秋天,东北海岸线捕获的河豚中有 40% 是难以确认品种的杂交种,而在过去,这个比例大约是 1%。未经训练的人根本无法区分这些杂交种与传统品种的差异,而对于老手来说,四分之一杂交种、杂交二代,也都难以识别。
今年 6 月,位于东北地区,面朝太平洋的宫城县一天捕获的河豚鱼中,20% 是杂交种。遗传研究发现,这些杂交种来自密点东方魨和潮际东方魨两个品种之间的杂交,前者生活在日本列岛以西的日本海,后者生活在太平洋。
据研究人员推测,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密点东方魨向寒冷水域迁徙,它们顺着对马海流向北,向东穿越北海道以南的津轻海峡,最终进入太平洋,与那里的潮际东方魨交配产生了杂交种。杂交种同时具备两个亲本种的外形特点,因此会被误认为是其中之一。
为了避免因为加工者混淆而造成毒素去除不净,日本政府正在收集杂交河豚信息,并进行测试,打算重新颁发加工执照。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类似的变化早已发生。
在作家、记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的《灾异手记:人类、自然和气候变化》中就记录了多种气候变化引起的动植物分布变化——比如原本分布区域以英格兰为北至的狸白蛱蝶已经扩展到了苏格兰,哥斯达黎加原本生活在低地的彩虹巨嘴鸟开始在山坡上筑巢。
这些变化并非无关紧要 。书中指出,如果动物有地方可以迁徙,而且气候变化处在一定幅度 (叫做“climate envelope”) 以内,那么它们就可以换个地方继续繁衍生息,但如果气候变化超过一定的幅度,动物缺乏继续迁徙的去处,那么只能走向灭绝。生活在哥斯达黎加蒙特韦尔德(Monteverde)的云雾林中的金蟾蜍(golden toad)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随着气温升高驱使云雾层升高,这种蟾蜍没有更高的地方可去,最终灭绝。
科尔伯特采访的一位约克大学生物学者 Chris Thomas 承认气候变化为生态学研究创造了机会——“这极为有趣,一切都在改变其分布,世界各地在不断出现物种的新的混合,创造出新的生物群——从纯粹学术角度看极其有趣”。但是他承认:如果考虑到物种灭绝问题 ,这让人非常忧心。而且这不止是物种灭绝问题,他表示,农作物、疾病介体、病虫害都是生物,如果它们都改变分布将会产生什么结果,现在还难以预料。
题图来自 Flickr 用户 LetsCountTheWays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