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以及与这个奖相关的机构和活动都换了一套视觉形象。最直观的改变在新的 logo 中:人们熟悉的、金牌上的诺贝尔肖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用大写、无衬线字体书写的“诺贝尔奖”的字样。

诺贝尔奖于 1895 年创立,使用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旨在奖励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方面的杰出贡献者,在1968 年又设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奖项从 1901 年开始颁发,获奖者将得到证书、奖牌以及奖金。正式的奖章在 1902 年被设计出来,它们的正面依照获奖项目略有不同,背面都有一个诺贝尔的侧脸肖像。

这个金色肖像因为其辨识度成为了经典图案,用它配上文字形成的标识被用在了各种与诺贝尔奖相关的机构和活动中。尽管头像和字样都很好辨认,但是它们的各种变体成为了一个冗杂的体系,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视觉标识。

在今年 12 月的诺奖颁奖前夕,瑞典的设计工作室“斯德哥尔摩设计实验室(stockholm design lab)” 给诺贝尔奖设计了一套新的视觉形象,目的除了“明确颁发组织机构”、“更好地在数字化呈现、社交网络使用”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结构化的命名系统、清晰的视觉形象”,使得这个品牌下的机构向一个方向发展。
这次革新的核心在新创造两组字体、以及它们对应的字样上。它们除了出现在证书、网站、海报等各个与诺贝尔奖相关的地方外,还取代了有诺贝尔肖像的金牌标识,成为了主要、统一 logo 的主角。
第一组新字体叫 Alfred Sans,灵感源于 1902 年诞生的诺贝尔奖奖牌上的经典字体。设计者通过改变之前字体的宽度等要素,再结合 20 世纪早期流行的无衬线字体的特点,例如 Akzidenz-Grotesk, Berthold Grotesk 和 Futura,创造出了这个有传统意义的新字体。

第二组新字体 Alfred Serif 作为上一种字体的补充出现,确保在不同场合能换用、从而达到持久使用的效果。



颜色也是视觉形象的重要元素。设计工作室认为金色是诺贝尔奖“天然的强调色”,一方面是因为它“优雅”,更因为人们多年以来早已习惯金牌上诺贝尔肖像的 logo。
除此以外,其他显眼的颜色也成为了选择。设计师认为它们能让诺贝尔奖这个“历史遗产”在当前的数字传播环境中成为一个有效、突出的存在。





这组新设计在这个月初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还有线上平台已经开始使用。
总体而言,这次改变做到的是把视觉标识精简化,不惜去掉人们最熟悉的金牌肖像。这可能会带来“认同感降低”的风险,不过“少代表多”的手段或许可以达到设计者让品牌“永恒”、“历久弥新”的目的。
题图来自 stockholmdesignlab.se 。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