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了想放假,放假了又想上班”,“节日压力”不是传说

“小时候总盼着节日,长大了反而怕过节”,这句话我们应该都听过。节假日乍看上去好像意味着悠闲自在、不用开工,但如果一个一个环节地推敲过去,你就会发现,真正愉快的时间,其实并没有那么多。

“节日紧张/压力(Festive Stress)”这个词出现在前几年,它指的是在节假日前后(尤其是年底节日密集阶段),“人们为了张罗各种庆祝活动而导致的压力水平升高”现象。New York Post 之前援引 Onepoll 的一个小规模调查说,88% 的人都有这种压力,甚至为此进行争吵。常见的导火索,主要是以下几件琐事:

第一个是“怎么花钱”。调查中最容易引起家庭节日矛盾的两个话题就是“去哪度假”(35%)和“花多少钱买礼物”(31%)。关于这点,跟家人/伴侣一起过节的朋友们体会应该更深一些,原因跟我们之前分析过的“宜家吵架”类似:节假日消费与买家具一样,都属于金钱观/家庭观/生活方式密集展示和碰撞的领域,光是“一场全程延误+目的地人山人海的双人长途旅行”,或者“今年的礼物又是对方从淘宝买的摆件”这样的细节,也足够引起一场小型家庭内部争论,更不用说那种多数时间都呆在一起的长假了。

Giphy ©️ Peanuts

其次是“去哪家过节”(29%)和“谁来做家务”(27%)。这两条就符合我国国情多了:在“最让人心累的节日劳动”这个调查里,排名第一的选项就是“大型家族聚会”,别看这六个字好像挺短,它可以包含“今年去你家还是去我家”“如何应对家族熊孩子和熊亲戚”“怎么在长辈们的盘问中存活下来”“吃完饭要不要主动干活”等等众多经典难题,基本上就是中国式节日的缩影。

当然了,“沉默才是家庭和睦的真谛”这一普遍真理,在假期也是行之有效的:调查中,有超过一半(56%)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节假日期间为了躲避吵架不得不忍气吞声(“bite their lip”),64%的人则干脆设置了“谈话禁区”,包括政治、私生活、宗教等等。觉得这几项不太好理解的话,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跟爸妈讨论新闻联播/辟谣伪科学养生/逃避婚育论战的场景就知道了。

还有一些不那么明显的节日压力,则属于“快乐的烦恼”范畴。在上个月床上用品公司 Slumber Cloud 发布的假日季(holiday season)观察里,美国人的节日似乎过得也不是很容易:他们的“假日季标配”,包含了 13 个小时的购物、9 个多小时的做饭和 8 个多小时的排计划,同时还得听完 3 个来自家人的过气笑话、接受 3 个对自己私生活的八卦拷问、应付 3 个吵闹的孩子、跟家里吵假 3 次、一起回忆往事 7 次、 失眠 4 次,以及吃得过饱 6 次。画风基本上跟国内差不多,不过也并非完全一致:比如,他们并没有把“放假也要工作”这点列出来,但“在家也要处理公事”这个选项在我所的调查里得票数排名第三。可见,当代年轻人想过个节,应该比美国人还要艰难一点。

Giphy ©️ foxadhd

“节日压力”从哪个时刻开始?

New York Post 在去年圣诞节说,节日压力通常会在节前两周(12 月 13 号)左右开始出现,在圣诞节当天达到顶点,然后一直持续到月底,即假日季结束。

如果你觉得这个时段不太符合国内习惯的话,另一条信息可能对你会有点用:有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商场在节前就开始反复播放经典节日音乐的话,人们的节假日压力可能会提前到来。因为这些歌曲会像倒计时一样,不断暗示你抓紧时间买东西/大扫除/走亲访友什么的。华盛顿州立大学 2003 年的另一项研究还注意到,当购物者听到欢乐的圣诞音乐(or 看到圣诞装置)时,他们还会不由自主地花更多的钱——又是一个被商家的情绪营销成功套路的案例。

所以,所谓的“让人紧张又期待的节日气氛”,有时候讲白了,其实就是各大卖场全天候播放的“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Jingle Bells”《发财发福中国年》《恭喜发财》,以及人们在货架之间穿梭不停买买买的景象。俗话说,“没有被《恭喜发财》单曲循环逼疯的新年是不完整的”,这句话确实可以概括大家痛并快乐着的节日心态。

Giphy ©️ Minions

最后你可能会问,既然放假这么难受,我们为啥还如此期待放假?今年年初,一个来自英国的调查就(非常文艺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英国人心中,假期最让人期待的部分,其实是“旅途刚开始去机场的路上”以及“节前最后一天下班时分”,而不是旅游的途中。换言之,如果年底假期你没钱出去玩只能窝家里的话,别灰心,你从现在就可以安慰自己,此时此刻才是最接近度假真谛的状态:放假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它还没正式开始的时候,既然假期的真正奥义你都已经体验完了,还老想着旅游干啥?

题图来自:郑舒雅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