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大的一些「想法」

*「网大」是国内相关行业对「网络大电影」的简称

关于网大里的「嗨点」和「网感」

只是从技术层面来说,网感和嗨点其实并不难理解,执行起来也不是件多玄奥的事情。简单说,就是如何针对特定用户去理解和把握「刺激—反馈」的节奏感和强度。

大部分网大观众需要一个明确、直接的刺激-反馈循环,必须是「因为A所以B」的简单粗暴型,这个A 和 B 还必须是人类基本情感的直接呈现,如 性、暴力、金钱、复仇等,不能加任何第二层的修饰或掩盖,否则就会破坏目标用户的接受度。
它有点像什么呢……就是网大对观众的「刺激-反馈」模式有点像小时工,一小时必须结一次帐,日结都不行,更别说月薪了。
大部分网大目标观众都不能忍受超过5分钟,以及需要有一定文化背景积累的人物或剧情铺垫。因为网大观众的观看环境和消费预期、消费模式都不支持这种影院叙事模式。

所谓网感,大部分时候就是你要舍得大剂量用药。对于网大目标用户来说,他们在感官刺激方面都有较强的耐药性。而网大因为成本限制,在感官刺激环节肯定要控制分钟成本,所以就必须按照一个特定节奏去给药,确保药效能叠加。但因为内容审查制度的存在,怎么确保「刺激-反馈」能在官方许可范围内继续玩下去,是个考验人的事情。基本就是小撸怡情养性,大撸灰飞烟灭的意思。

把握好嗨点的强度和分钟成本,控制好嗨点的顺序和节奏,就是网感的最后呈现。
而具体感受和呈现嗨点,是需要直觉和训练结合的。目前的网大都是在靠直觉去打造产品,训练不足。(这个训练过程正在快速完成中)

网大能不能「出圈」,以及要不要「出圈」

之所以会有网大这种独特的生产和叙事模式,和它的目标受众定位,以及内容审查制度有直接关系。网大的产品模式还是从院线电影降级而来的,其实一半以上的国产院线片其实在产品逻辑上还是按照网大模式在制作,只是分钟成本更高而已。

网大一直没有出现能够「出圈」的产品,除了成本投入和平台收费模式外,也和这种产品定位有关系。因为好的产品可以通过不同的分销方式从上向下覆盖,但网大却没法在销售渠道对观众逆袭。

网大如果能在产品质量上提升到一定水准,配套的成本和商业模式也会随之提升。然后商业模式又会反过来影响产品逻辑,最后它就又变成中低成本院线片了。

网大其实也是国产电影的一种,不过是针对特定市场、特定渠道和特定消费者的一种降级产品。之所以降级,是因为现在网大的商业模式不支持更高的分钟成本,所以必须要在开发成本、制作成本和视觉成本上有目的地控制,才能达到规模化的低成本生产。
网大在成本控制里压缩的最厉害的就是开发成本。网大跟风热点题材,低廉的编剧费用,就说明在网大的销售模式里,原创及叙事的占比极低。这并不是网大迫于成本的无奈之举,而是网大针对目标消费者的精打细算。因为网大观众对叙事和创意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自然不用在这个环节投入不必要成本。

但是这种对于创意和叙事的忽视,就导致了网大很难「出圈」。即使号称分账破纪录的几部网大,在豆瓣的关注度也都极低,说明它们并没有进入影视行业的视野范围。

很多网大从业者鼓吹的接地气或者了解观众,其实都刻意漠视了一点,那就是网大目前仍然是流量生意而不是内容生意。平台的流量分发机制决定了钱的流向。简单说,目前的网大是To B的生意而不是To C的。这种逻辑基础的生意是脆弱的。

任何一个忽视原创和开发的行业都注定是市场食腐者,因为他们无法创造规则甚至影响规则。现在的手机用户可能很多都已经忘记塞班时代的“山寨机”了,网大和山寨机的产品逻辑是一样的。但是智能机出现后,降维打击就彻底扫荡并清空了这个市场。
流媒体市场也注定是这样。流媒体渠道销售的仍然是电影,产品逻辑和传统院线片并无区别。现在的网大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我升级能力,在未来的在线付费市场里很容易就会被清除掉。

流媒体改变的是市场本身,而不是产品逻辑。就像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去现场看演唱会和体育比赛,基本都是通过电视和网络渠道消费是一个道理。电影和剧集正在通过技术升级向流媒体时代快速过渡,市场本身在发生变化,内容产品的分发逻辑也在变化。

新网大需要的不是升级,而是降维。影视内容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会凭空变出来,好的内容生产能力永远是稀缺的,区别只是在于它在哪个市场售卖。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张小北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