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力学》在北京演出,观后感还是“这到底是不是戏剧”

12 月 8 日和 12 月 9 日两天,李建军导演的《大众力学》在北京中间剧场演出了。

《大众力学》是今年在乌镇戏剧节演出后引起了广泛争议的剧目之一,观众们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是——“这到底是不是戏剧?”和“用素人演出的意义在哪里?”

这出戏的演出时长在 100 分钟左右。16 个没有专业演出经历但对舞台充满向往的素人会在舞台后区坐成一排。接着,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走到舞台表演区域介绍自己的经历和想要演出的原因。

简短的介绍后,原本亮起的场灯在号角声中渐熄。计时开始,这些“素人”要在规定时间内呈现自己的独白和表演。然后,他们的表演就会被时间耗尽的提示音打断,灯光恢复到了演出之前,多数人又都平静地坐回舞台后区中去。

这是《大众力学》演出的主要内容,和乌镇戏剧节演出版本不同的是,这一版本在 16 位素人演出之后,导演又加入了一段每人 20 秒的台词展示,观众席里不少人都走上舞台参与了进去。

《大众力学》是一部能体现李建军很多创作特点的戏剧作品。他经常和非职业演员合作,他的创作不会去呈现一个精彩的故事,而是把某种生活状态以剧场艺术的形式抽象还原到演出之中,模糊日常和剧场的界限,因此也有很多人评论他的戏剧作品带有“装置艺术”的性质。

比如说,《美好的一天》他邀请 19 个素人登台同时讲述自己的故事,观众每人都有一个可以调频的耳机,能自由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对象,或者不用耳机,只是凝视舞台上众说纷纭的场景。在这样的舞台呈现下,不难感受到作品里对人生存状态的比喻——在众声喧哗里也还是想要诉说自己。

《大众力学》有很多动人的时刻,如果只专注于“这是不是戏剧”的问题,把戏剧当成一个工具而非载体,容易错失一些美妙的比喻。素人们对表演的渴望都凝聚在了自己颤抖的台词里, 2 分钟的午夜梦回里他们那么专注,天光大亮后又收拾整理好自己坐到了观演群里,所有不加掩饰的小心翼翼都能区别于传统戏剧里依靠“表演”传递出的感情。

与之相对的,对舞台“没那么渴望”的素人也更容易被鉴别出来,这和热情相同,都是无法被掩盖的东西。对舞台的渴望程度没有对错,却会引人思考其他问题。所谓“舞台梦”如果只限于“午夜梦回”,源自“梦想”的感动是否会打折扣呢?换个角度来说,准备了 2 分钟表演的素人能借此机会在舞台上发光,和那些要为了好几个小时演出付出长时间甚至终身努力的演员来说,他们收获的真的是一种东西吗?但哪怕连这个,在《大众力学》之中也能被诠释为生活状态里的另一种真相。

素人的“真”和能容纳“真”的规则是这部作品最为动人的地方,但这样的“真” 和传统戏剧的“美”显得互相抵触,“真”和“真”的规则会被演出的时间、次数磨损,当素人的演出机会不再足以称得上是“珍贵”,当素人逐渐也能掌握一定的演出技巧,当素人把舞台纳入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大众力学》的吸引力和能量都会减弱,所以有人会用“一次性”“昙花”这样的词来评价这部作品。

演出之后的讨论和演出本身一样值得关注。如何使作品在当下的观演语境中准确生效,是每一个剧场创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普通观众之间的隔阂很深,李建军在《大众力学》演出后的一篇采访中说,“我想讨论的是:剧场到底是什么?今天的剧场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观众和演员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

但观众们不解的问题是“这到底是不是戏剧?”以及,自己花钱买票进了剧场,为什么给看的是一个“像抖音一样的东西”?

题图和文图为《大众力学》演出剧照 由新青年剧团提供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