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都柏林陷入住房危机,但是城中有三万套空置住宅

自今年夏天以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接连爆发大规模针对住房短缺和无家可归问题的抗议活动,11 月 29 日,《卫报》的“城市”栏目发表了一篇专栏作家 John Harris 的深度报道《三万套住宅空置人们却无处可住:都柏林住房危机调查》,探究其中的深层原因。

文中提到:在今年,爱尔兰全国的无家可归者增加了 20%,这个问题在首都都柏林尤为严重,而且这种状况正在加速。这座人口只有 50 多万的城市,有 1400 个家庭无家可归,而其中 415 个家庭仅仅是在今年 6~9 月间增加的。

根据 Expat City 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都柏林已经位列全世界的首都中提供可负担得起的住房最差的 10 座城市之列。而与此同时,都柏林全城却有三万套住宅空置,其中很多属于市议会,却未被用于提供社会住宅。

这背后有需求和供给方面的多重原因。在需求方面,由于爱尔兰的企业税税率仅为 12.5%,相对于英国的 19~20% 和德国的 30~33%,使得都柏林成为科技跨国公司欧洲总部的首选地。Facebook、TripAdvisor、LinkedIn、Twitter、Google、eBay 和 Airbnb 等大公司都在这里设立了总部,产生了大量高收入的雇员,因此推高了都柏林的房屋租金。

与此同时,Airbnb 的到来,让大量房屋被用于接纳来自全球各地游客的租金高昂的短租房源,进一步减少了长租房的供给量,推高了其租金。目前都柏林待租房源平均租金为每月 1900 欧元,合人民币约 1.5 万元。以至于,都柏林(可能也不限于都柏林)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无家可归者住旅店,游客住家宅。

而在供给侧,报道采访的一位学者介绍,爱尔兰的公共住房供给从 80 年代开始就急剧萎缩。90 年代以来的爱尔兰经济腾飞是建立在宽松的按揭贷款和房地产业的旺盛产能之上的,但是到了 2008 年经济危机,一切分崩离析,大量开发项目烂尾,建筑业元气大伤。

尽管从 2014 年起经济开始复苏,但建筑业产能的衰退、新的住房供应难以恢复,同时年轻人就业不稳定,使他们也很难得到按揭贷款。由于原本可以买房的人不得不开始租房,因此租金被推高。租不起房子的人,就沦为无家可归者,其中单亲家庭无家可归数量在增加,因为政府削减了单亲家庭社会福利。很多年轻人不得不与父母住在一起,每天长途通勤进城上班、上学。还有不少年轻人干脆选择离开爱尔兰,去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因为那里更好找工作,房租也更便宜。

都柏林住房危机抗议运动“夺回城市”(Take Back the City)在今年 9 月的抗议中占领的一座空置住宅,来自 Flickr 用户 William Murphy

面对不断恶化的住房短缺,抗议者要求政府采取行动,将空置住宅充分利用,并启动大规模的公共住宅建设项目 。但是,中右翼统一党政府的反应却十分被动。不仅利用空置房源的行动不力,它也未给予新建公共住房以优先地位,而是宁愿向无家可归者提供租金补贴。后者仍需去私有租赁市场租房子住,这又贡献于租金的上涨。

抗议者的另一个诉求是限制 Airbnb 式的分时短租对住房租赁市场的控制。政府也的确采取了一个政策,将全年短租时间限制在 90 天。但是批评者认为,这让房东仍然可以把全年周末时间全租出去,仍然比长租更划算。他们认为合适的限制应该是 40~50 天。

政府还试图在市中心设置 4% 的年度租金上涨上限,但被完全忽视了,在截至 2018 年 3 月的一年内,都柏林的平均租金上涨了 12%。

面对不断失灵的住房政策,有受访者认为无家可归本身就是一桩生意,对房东、旅馆业主和大企业有利,因此政府没有动力结束它。

报道同时指出,住房危机不只是都柏林和爱尔兰的问题。激烈的士绅化(gentrification)导致的无家可归问题正在或即将在很多欧洲国家发生,其中甚至包括曾被认为是社会福利制度典范的德国。它们有的已经见证了无家可归者数量的大幅上涨,有的在房价暴涨的同时,在将国有住宅出售给私营投资者。

题图为都柏林住房危机抗议运动“夺回城市”(Take Back the City)在今年 9 月的抗议中曾占领的一座空置住宅,来自 Flickr 用户 William Murph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