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 Mommersteeg 博士研究团队发表在 11 月 20 日出版的《细胞·报告》(Cell Report)上的一项研究成果可能会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福音。
Mommersteeg 博士和她的团队研究了两种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墨西哥脂鲤(tetra fish)——山洞脂鲤和河流脂鲤。这两种脂鲤原本有着共同的祖先,一种生活在墨西哥北部河流里的脂鲤。但是大约在 150 万年前,这种脂鲤的一只被洪水冲进了山洞,从此便和仍然生活在河流里的脂鲤走上了不同的演化道路。
由于洞里没有光亮,山洞脂鲤的体色逐渐白化,也慢慢失去了视觉。在失去视觉的同时,山洞脂鲤也失去了河流同胞另外一项重要的能力——心脏修复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河流脂鲤的心脏在受伤之后可以再生,而山洞脂鲤则会和人类一样,在伤口处形成永久性的纤维疤痕。
在受伤一周之后,尽管河流脂鲤和山洞脂鲤的心肌细胞增生水平都达到了相似的高点,但是对于山洞脂鲤来说,心肌细胞增生的同时也形成了明显的疤痕,并伴随有强烈的免疫反应,心肌细胞无法对已经形成的疤痕进行修复,最终在山洞脂鲤的心脏上留下了永久性的疤痕。
疤痕组织会阻碍心脏进行合适的收缩,降低心脏将血液泵至全身的能力,结果就是使心脏的功能受到极大的损伤。
通过基因分析,Mommersteeg 博士的团队发现一个名叫 Irrc10 的基因是刺激河流脂鲤受伤之后进行心脏修复的关键。在发现 Irrc10 之后,他们敲除了另外一种具有心脏修复能力的鱼——斑马鱼(zebrafish)——的 Irrc10 基因,结果斑马鱼的心脏修复能力被削弱了,同时伤口也出现了结疤的情况。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有 3 个不同的基因座与心脏修复和疤痕产生有关。成功的心脏再生其实是心肌细胞增生和结疤之间的微妙平衡。
这些存在于脂鲤身上的基因,人类也有,而且目前已经知道 Irrc10 基因与扩张型心脏病有关。
我国现在有 1000 万左右的心衰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衰患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了明显的升高趋势。Mommersteeg 博士团队的这一发现,无疑给心脏病和心衰患者带了新的希望。
英国心脏基金会(British Heart Foundation)资助了这项研究。基金会的医学副主管 Metin Avkiran 教授在接受 BBC 采访时说:“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在过去 20 年里几乎没有变过,预期寿命比许多癌症病人要糟糕。心力衰竭患者真的非常需要这样突破性的研究。”
Mommersteeg 认为他们的发现表明将来有一天有可能可以通过药物、基因编辑等手段帮助心脏受损的患者修复受损的心脏。不过,她也说需要更进一步的工作来发现其他可能参与心脏再生的关键基因。
“我相信在某种程度上,脂鲤能够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修复人类的心脏。” Mommersteeg 博士说:“虽然现在还太早,但是一想到这些非凡的鱼类和改变心衰病人生活的潜力,我们真的激动无比。”
题图来自:Giph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