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柯林斯词典和牛津词典相继评选出了各自的年度词汇——“一次性使用”(single-use)以及“有毒的”(Toxic)。周一,美国在线词典网站 Dictionary.com 也公布了年度词汇:错误信息(Misinformation)。
网站给出的定义是“有意或无意传播开来的错误信息”。为了厘清概念,文章特别指出,一个常与之混淆、但意义不同的词语是 Disinformation,意指“有意误导或带有偏见的信息;经过篡改的叙述或事实;宣传”,不妨概括为作假的信息。二者的差异在于意图——传播错误信息的人,可能并不知道信息是错的。而选择哪种意图,又区分了两种信息。文章举例说,政治家有意传播明知虚假的信息时,在被人信以为真后,作假信息就转换成了错误信息。
各种词典中,两个词往往都被解释为“虚假信息”、“假消息”。Dictionary.com 承认,作出这种概念区分大概会让人感到困惑。但之所以仍要强调,并将“错误信息”作为年度词汇,是希望号召人们不要一味指责他人,也要审视自己。语言学家 Jane Solomon 对美联社表示,“作假信息”这个词倾向于让人审查他人的行为,“错误信息”的内涵则会让人自我反省。
“这在与错误信息的斗争中确确实实非常重要。”她说,“你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不行恶毒之事,但仍然可能传播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一词始于自 16 世纪后期,但在过去十年中,社交媒体剧烈地改革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多数人没有事实核查的习惯,如果一条错误信息在多个信息源传播,人们更容易信以为真。曾经有一篇巧克力有助减肥的论文刊登在医学期刊上,并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但这个可能骗到了几百万人的研究最终被发现只是一场恶作剧。
错误信息在政治和健康领域尤其泛滥。今年《科学》上一篇对 Twitter 的研究发现,错误信息能比真实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快、更广,并且政治故事被转发的可能性超过任何其他类型。本月初,《华盛顿邮报》发表的一篇调查文章称,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一共作出 6420 次虚假或误导性陈述,每天接近 10 次。而美国近来反疫苗运动者对疫苗副作用的妖魔化,和疫苗接种人数的大量减少不无关系。
至于如何防止错误信息,Dictionary.com 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重视信息来源、做好事实核查、读完全文而不是只看标题以及假消息传播时帮助他人了解事实。
此外,Dictionary.com 上还有一些与错误信息有关的词语:
假新闻(fake news): 虚假的新闻故事,旨在通过信息的广泛流传来获利,或是为了宣传或诋毁某些公众人物、政治运动、公司等等。通常耸人听闻,有时也很滑稽。 是柯林斯词典 2017 年年度词汇。
后真相(post-truth):涉及或存在于一个环境中,其中的事实被视为无关紧要,或不如个人信仰和观点重要,并且通过诉诸情感能够影响舆论。也是牛津词典 2016 年年度词汇。
过滤气泡/同温层(filter bubble): 个人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新闻或其他信息经过过滤,网站的算法根据用户的人口统计资料、先前的活动记录或搜寻结果,提供与之匹配的内容,或排除不符的内容。(我们之前写过:如何让眼界不被算法所限制?)
回声室(echo chamber): 一个类似意见被反复表达的相对封闭的环境,处在其中的人听不到反对意见。
确认/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 :一个人倾向于支持自己的固有想法和信念,并以这种方式处理和分析信息而产生的偏见。
内隐偏见(implicit bias):一个人倾向基于无意识的联想和感受来处理信息的偏见,即使违背意识或其所宣称的信念也在所不惜。
影响者(influencer): 有能力通过社交媒体或传统媒体影响许多人的人。
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控制信息访问的人或事物,通常是信息质量或合法性的权威。
同质性(homophily): 与在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个人信仰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人形成社会关系的倾向。
题图来自 Giph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