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台湾建筑师王大闳?

2018年5月28日下午5时5分,台湾现代主义建筑师王大闳在自宅安详离世,享年101岁。

我们几乎有了建筑师,却忘了在前面早就有过了王大闳。

——夏铸九

1917 年, 王大闳出生于北京。 他是广东东莞人, 父亲王宠惠(1881—1958)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外交总长, 历任司法院院长及驻荷兰海牙国际法庭法官, 与宋、 蒋及孙家皆有深谊。“一岁多母亲就过世……寄居外婆家” ,“苏州景海小学毕业后, 在东吴及金陵初中仅读了一年半, 初二没有读完, 就随着魏道明夫妇及孔祥熙夫人等同到巴黎居住, 补了一年法文, 父亲就将我送往瑞士一所著名的学校读书……1930年, 因父王宠惠外派至海牙工作, 于是进入瑞士栗子林寄宿中学就读。 七八十名学生,就在二十几位老师的照料下, 过着军事化的生活, 同时打下了法、 英与意大利语的基础”。

王大闳远离了混乱的中国, 来到非战国瑞士, 在宜人的日内瓦湖畔的一所寄宿学校就读。 这所学校采用军事化的严格管理, 同学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官宦或富家子弟。 在此他除接受欧洲精致文化的滋养外, 也养成了日后极为自律的生活节奏, 譬如每天适度的运动、 准时上下班、 上床不看书、 走路打直腰杆, 所以视力、 体力直到晚年都保持得很好。 就如同自述 :“夏天规定大清晨起来游泳, 来回游一趟正好五十公尺!可是那个游泳池的水全是山上冰雪融化下来的, 一大早水还没被太阳晒热, 游起来可比冬天跑步更受不了呢!”, 或是“自小爱看武侠小说, 以为会打架, 就是侠客作风。 大概是屡打屡胜, 同学们送了一个‘中国运动员’的绰号。”

王大闳 1936 年考上了英国剑桥大学的机械工程系, 来年转建筑系。 在学期间曾获得建筑学会举办的不分年级的餐厅设计竞赛第一名。 今天不太看得出这段时间专业学科对他的影响, 或在设计上有哪位老师明显影响了他, 倒是整个剑桥的人文氛围提供了养分,就如同他自己所说 :“我在瑞士求学时, 不很用功。 后来考入英国剑桥大学后, 也很少读书。 课外书本看得也不多……尽管如此, 环境才是培养他完整人格的主因 :“英国剑桥姣美迷人的风光, 也不是一个读死书或死读书的环境。 进剑桥大学似乎另有一个和求学一样的重要目的─追求富广的生活”, 或是“我朋友名学者汉宝德先生说得一点也不错 :‘在这些院落里, 可以追溯历代伟大学者和政治家的往事……找寻自己, 探究真理。 那些校园固然非常古老而动人, 但真正不能取代的, 是那种全人教育的理想,那种自由的学术气息’。”

1941 年 12 月,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美国对日宣战。 国民政府向日、 德、 意宣战。欧洲战场混乱, 中国更是陷入苦战。 王大闳 1939 年取得剑桥大学建筑系文凭,1941 年进哈佛大学随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学习, 班上同学有贝聿铭与约翰逊(Philip Johnson), 并于 1942 年 10 月取得建筑设计硕士学位。

王大闳在哈佛期间亦曾熟读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著作, 他说道 :“影响我最深的是他一篇论文《社会公约》(Le Contrat Social), 述说一个理想的社会。 主题是 : 神是善良的,人性是善良的, 自然是完美的, 社会上一切罪恶是人类违反自然的结果, 因此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符合自然。 卢梭认为自然是完美的, 人破坏了美好的自然, 人的反常造成了种种不良的后果。 两百多年前, 他已说过这话。 这话的意义, 今天更加明显。 人类不但污染了河流和空气, 破坏了山林, 而且也污浊了自给的人性, 以物质代替了精神。 我们为了追求粗陋的物质生活而轻忽了精神上的生活。”很显然这段话亦成为他日后创作的哲学观。

大闳先生是一位兼具西方的自信与东方的谦冲的建筑师。他在西方受建筑教育,当时正值现代主义兴起,从他的建筑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自己的生命观、建筑观有着精确而且坚定不移的信仰。他同时又有东方的谦冲,待人处世如此优雅,却也严以律己。他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吴清友/诚品书店董事长

1942 年王大闳自哈佛毕业后, 拒绝了普林斯顿大学弹道学研究所与布劳耶(Marcel Breuer)事务所的邀约, 接受当时的驻美大使魏道明邀请, 在华盛顿中国驻美大使馆任随员, 滞留美国五年有余。
在美国哈佛是王大闳真正建筑探求的开始, 因为当时在欧洲, 建筑论战始终在欧洲大陆而不在英国, 王大闳在剑桥就读期间, 感受到的是一种人文氛围, 而不是时代所呈现的建筑议题。 1941 年至美国时, 适逢德国几位重要建筑大师因纳粹迫害至美, 因此亲尝现代主义的另一波高潮。

1947 年, 王大闳回到上海, 与四位友人共同成立“五联营建计划所” , 同时在上海市政府都市计划委员会负责“大上海都市计划”。 1952 年, 在香港停留约三年的王大闳, 在台湾逐渐稳定后移居台北。 王大闳职业生涯真正的开始, 其实面对着台湾都市结构性的自我放逐, 台湾战后城市的临时性、随机成长。 面对这一切, 这位完整接受过现代性教育的建筑师, 不知作何感想? 或许这也强化了他有关住宅类型的创作观, 一种隐逸、 化身世外的住居空间跃然纸上。

1945 年到 1947 年间, 28 岁前后的王大闳在驻美大使馆工作期间完成的三个纸上建筑 ,明显成为他日后住宅建筑的创作原型, 也是他对自身文化思索的现代性尝试。

1952 年底王大闳来台, 随后 1953 年的建国南路自宅、 日本驻台湾地区长官官邸都可以看成是他对在美时期作品的进一步思索。 相对于城市中庭住宅, 建国南路自宅自然更成熟、 更有自信, 是一个经过淬炼的结晶。 同样是“远离尘世”与“沉思冥想”, 却不再拘泥于三合院或古希腊、 罗马的中庭形式, 而是自在地吸纳传统的氛围, 以更自由、 流畅的现代方式呈现。

1964 年, 另一高潮虹庐完成, 王大闳已 47 岁了, 并结束了第一段婚姻。 此时台湾经济成长, 城乡快速移动, 城市正面临都会化, 四层公寓式建筑已开始零星出现, 虹庐就是此刻王大闳得面对的新议题。

1979 年, 62 岁的王大闳为自己设计了最后一个自宅 : 弘英别墅。 不过 1964 年虹庐完工后, 在弘英别墅之前, 还有几个住宅值得一提, 譬如说 1965 年的台湾银行台北宿舍(已拆)、 1970 年的良士大厦, 以及 1973 年的淡水假日住宅计划案。 前两者是集合住宅,后者仍是王大闳个人未实现的私人别墅。 前两者都在以奇妙的方式碰触合院的层进明暗, 或者处理一种都会里即将逝去的邻里关系, 而后者以飞碟样貌停靠大地, 一则封闭,再者可“远离”, 猜测是国父纪念馆案后的补偿式创作, 在意义上与 1965 年开始构思的登陆月球纪念碑类同。

从 1953 年建国南路自宅完工到 1995 年搬离弘英别墅, 王大闳在自己设计的房子里住了 42 年, 大概很少人有类似的机会与条件, 而且这三个作品先后都成为台湾建筑界的谈论焦点, 有多少影响, 不易评估。 或者我们可以推断说, 王大闳可能走得过于超前, 虽然让人耳目一新, 至今却没留下影响。

王大闳无疑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先驱,他是中国建筑师中最早对现代性感兴趣的人之一,同时,他又把中国传统的空间格局带到现代建筑里来。

——张永和

20 世纪 60 年代中叶以后的王大闳, 1964 年盖完了“重门叠院垂直化转译”的虹庐,1965 年赢得国父纪念馆竞图后经历妥协与受挫, 从 1966 年开始, 用近十年时间, 根据王尔德《道连 ・ 格雷的画像》译写而成《杜连魁(》 言心出版社 1977 年初版), 1970 年以后从事了大量杂文或文学翻译, 随后更是在完成《杜连魁》的壮举后, 继续书写并最终完成了他前后用时近一甲子的英文科幻小说。

这种种都说明了王大闳的另一出路与隐逸。而 1965 年的登陆月球纪念碑则是排除业主, 试图在意念上获得自由的巅峰之作, 但建筑作为政治或商业机制的图腾表征, 在 70 年代的台湾显然已铺天盖地而来, 感受到气氛的王大闳不只在他围砌的高墙或搭建的城堡中隐逸, 寄情于“他种”艺术, 还借由一座完全纯粹、 永恒、 无需作文化形式投射的登陆月球纪念碑来完成他个人形而上的救赎。

1950 年代的王大闳仍踌躇满志, 一系列的住宅设计让我们看到他蓬勃的创造力, 就像建国南路自宅可以解读为王大闳建筑语言文化“身份”(identity)的开始, 日本驻台湾地区长官官邸则是更进一步的尝试与深化。 不过日本驻台湾地区长官官邸的“三合院抽象化的层进”, 倒可以看成是 1964 年虹庐“重门叠院垂直化转译”的前奏, 只是虹庐是不得不面对的都市化议题, 结果却以反都市化的高墙作为终结。

在公共建筑方面, 我们仍可以 1961 年台北故宫竞图作为重要起始点, 因为在此仍然能看到一个不断创新、 永不受挫的王大闳, 他知道中国传统的幽灵只有借由密斯现代性语言的再诠释才能重回 20 世纪, 就像安藤忠雄的日本现代性是包裹在柯布西耶的意念中。 而且台北故宫出局后的受挫并没有立即让王大闳灰心丧志, 1965 年国父纪念馆竞图的重新再来就是明证, 然而事实的结果是, 意念掷弃与行动妥协似乎成为时代宿命。 此后, 王大闳就像所有中国文人一样, 决定“隐退”, 寄情于“诗书”, 直到社会淡忘他。

寄情

我十七岁的时候,
有位老人对我说,
“宁可赐舍你的金银,
而不要送掉你的心;
你尽可将珠宝给人,
不过要留下你的爱情。”
但是我年纪还轻,
这些话像对牛弹琴。
我十七岁的时候,
又听见他说,
“你心里的爱慕,
决不会白白地付出。
它的代价是无穷的悔恨,
和诉不尽的痛苦。”
现在我想起这话,
才知是多么真啊。

——《十七岁》
豪斯曼(A.E.Housman)
王大闳译

*全文节选自《建筑师王大闳1942-1995》——导读:静默、 原乡与隐逸(徐明松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出版)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光明城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