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我,在这间“时光博物馆”与过往相遇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在三里屯办的“时光博物馆”展览,是肃杀秋日里三里屯最“热”的活动。这场从 10 月 26 日开始、连续 5 天的活动,基本没有参观者是第一次排队就能成功入场的。

三里屯是北京最重要的商圈之一,这里聚集了北京诸多知名的潮牌、网红店,以及时尚会玩的年轻人。三里屯通盈中心北广场,这里可以算是各大品牌厂商举行 pop-up store 时的首选。就在同个位置上,戴森才刚结束了网红产品 Airwrap 的体验活动。

在这里走动的年轻人也好,住在附近的居民也罢,对 pop-up store、新奇产品、网红店、排队这样的事早已经麻木,但“时光博物馆”的排队盛况让每个路人都驻足好奇。

早上 10 点,活动开始。我 9 点就赶到现场排队,才得以顺利入馆。在此之前我已来过两次 ,均铩羽而归。动辄三四个小时的队伍,实在排不动。我随机询问了 5 位参观者,大家都是第二次、第三次排队才顺利入馆。

这样一个鲜红外色,像仓库般的临时建筑场馆,外头只简单直接地写主题“时光博物馆”。在外型上不太抓人眼球,加之主题有些“过正”,让人不免产生距离感的活动,却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参观者。

这个展馆没有针对某一类人,而是面向所有人,来参观的人有学生,也有上班族,更有不少老人家。

一次大型的怀旧现场

这个以“改革开放 40 周年”为主题的 pop-up store,用了 5 大主题展馆、9 项创意互动回顾了改革开放 40 周年我们生活的变化,场馆内展示的内容集中在衣食住行的变迁。每个参展者都能在其中找到一段属于自己的回忆。

这几年,以怀旧为主题的展览和店铺并不少,大部分展出的物品都是红领巾、教科书、木质课桌、大大泡泡糖之类的 80、90 后的童年回忆。

“时光杂货铺”里的展出物件年代更为久远,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一时的美容化妆品 ―― 蛤蜊油。这款护肤品流行于六七十年代,我们这批 80、90 后的父母也才刚出生,这个面油(这个词已经得几十年没有用过了吧,大家伙们)是我们爷爷奶奶们的回忆。

那个时候物质生活贫困,护肤品化妆品不常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有一位北京奶奶告诉我,每到寒风吹时节,能摸点蛤蜊油就算不错了。

如今,我们已不会在屈臣氏、丝芙兰、711 这样的销售渠道看到这款产品,但在万能的淘宝上还能找到一些货源。专注于拍照的年轻人或许没有发现这些隐藏起来的小东西,但现场的一名白发老奶奶就在和工作人员玩了“东南西北”后,带走了一盒面油。

场馆内安排了几重互动环节,有像是上文我提到的“东南西北”,也有扫二维码看隐藏故事,还有搜集印章做互动活动。

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互动环节“年代照相馆”,帮参观者拍出七八十年代的照片。现场布景还原了刚改革开放时照相馆的年代感,拍摄出来的照片也做了复古处理,从布景、滤镜到洗出来的照片的边框,都跟父母辈藏在衣柜的老照片相差无几。

现场安排了几款老式外套以供参观者变装。这里有传说中的“的确良”、“布拉吉”,这些衣服是 80 年代初的时尚穿搭,是我们父母辈的流行。

相比父母辈重温过去时尚,更多参与换装的则是年轻人。不少女孩把这个换装环节当做了 Cosplay,不断问身边同行的朋友“诶,你要去 Cosplay 一下吗?”而我,给她们推荐了一件黄色的垫肩超厚的西装外套,“试问你现在能在什么场合穿这种衣服?不能。就现在了。”我说。

80、90 后小时候是怎么听歌的?看什么电视作品的?才过去十几二十年,但我们自己都可能要忘记了。

在“聆听时光”环节里,就回忆了磁带、黑胶、CD 机、MP4 这些不常见的听歌方式。一面墙铺满了磁带,另一面则放了黑胶、CD 机和 MP4。

电视墙上则播着 90 年代的热门电视节目,国内有《还珠格格》、《我爱我家》、《哪吒》,还轮播着《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聪明的一休》等日本动画。

因为改革开放,我们可以在电视上收看更多的引进作品。现在我们看到的国外作品越来越多,只是大部分人都不再在电视上看了。

“时光博物馆”不止我提到的这些项目。

在“奇妙时空屋”可以看到我们小时候最爱的小霸王游戏机,体验“时光打印机”把我们出生那年的大事件打印出一份报纸,“岁月交通局”呈现着我们出行的变迁史,这里摆着自行车、交通票……

在“时光博物馆”里,你可以重温经历过的时光,也可以了解父母辈、甚至爷爷奶奶辈年轻时候的生活……“时光博物馆”宛如一个大型的集体怀旧现场,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都能找到自己过去生活的影子。

展馆展出的东西不是新玩意,互动环节也没有引入高科技的,但它胜在亲切,很贴近,它所呈现的都是我们熟知的,我们过去曾听说过,甚至经历过的,它轻而易举获得了我们的共鸣。

(本报道为PingWest品玩“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