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神奇到细思恐极的数学巧合或奥秘?

2∧(7/12)≈3/2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每天常听到的音乐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就是由于数学上这个近似成立的巧合。

我曾经在别的问题的回答里对这个事实进行解释和描述,但是这次我想尽量把这件事情说得更加通俗易懂,希望完全没接触过乐理的人也可以看懂。为了解释这个事情我需要做大量的铺垫,请耐心阅读。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声音的三要素:音色、音高、响度。

中学的物理知识就告诉我们,物体发声是因为振动,声音的响度取决于振幅,音高取决于振动的频率,而音色则取决于振动的波形(波形不同是各阶泛音响度不同叠加之后的结果,类似于傅里叶级数,这里不细说)

其次我们明确一下构成音乐的三要素:旋律、和声、节奏

旋律应该是普通人最熟悉的了,流行歌曲中由歌手演唱的就是旋律。

节奏相信大家也不陌生,说白了,节奏就是规定了每一个音持续的长度。乐谱的开头我们会将一个特定长度的时间定义为一个“单位时间”,每个单位时间称作“一拍”,然后我们逐一地定义每一个音持续的时间(一拍、两拍、半拍、1.5拍等),这就确定了整首乐曲的节奏。

和声这个概念大概是很多非音乐玩家最不熟悉的,或者说是经常被忽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同时发出来就叫做和声。钢琴演奏时,两只手弹出的音共同发出来组成了和声。同样的,合唱中不同声部的声音组合到一起也是和声。交响乐中,各种管弦乐器的声音组合在一起是和声。流行歌曲中,钢琴、吉他、人声等声音组合到一起也是和声。和声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和声,乐曲会显得很单薄,有了和声,乐曲就会富有色彩。编曲者可以通过和声的编排来控制乐曲的效果。

说到了和声,那么问题来了:任意两个音搭配组成的和声都是好听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否则就不存在“跑调”这一说了。跑调是什么?你唱出来的音高与原唱的音高存在偏差,与伴奏音搭配不良,导致了不谐和感,这就是为什么跑调难听。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就提出,宇宙中的谐和来自于完美的数的比例,认为弦长之比为2:1、3:2、4:3这种极简的比例时,两根弦同时振动构成的和声才是谐和的。就是说:两个音振动频率之比为1:2、2:3、3:4,这两个音同会比较融洽、谐和。如果偏离了这个比例,这个和声就会给人不同程度的冲突的感觉。

这其实是给音阶加上了一个限制:音阶里的音,必须存在频率比为1:2、2:3、3:4的音,这样才能满足和声上的要求。

音阶是什么?将所有的音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成一列,这一列音就叫做音阶。音阶就好比是一个素材库,乐曲里的每一个音都是来自音阶。因此,为了满足和声上的需要,音阶里必须存在频率之比为1:2、2:3、3:4的音。

由于这一层要求,毕达哥拉斯提出来著名的“五度相生律”来确定音阶中各个音的音高。具体操作方法为:以一个特定频率f作为1,每次乘3/2得到下一个音(如果超过2f那就除以2),这样就依次得到了音阶中的所有音。

虽说这个音阶可以满足和声上的要求,但是它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这些音并不是“等距”的,也就是说,看似距离相同的相邻两个音,实际上它们的距离并不同,有微小的偏差。即使是这微小的偏差,对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限制。这意味着,一旦乐曲要变调,那么整个音阶中所有音都的音高都需要做微小的调整。

这个问题直到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才被解决。我国明朝音乐家、律学家朱载堉首次证明了,可以将频率之比为1:2的两个音之间以等比的方式12等分,公比为2∧(1/12),这样就确定了一个音阶中所有的音的音高。这就是著名的十二平均律。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五度相生律原本频率之比为2:3的两个音,现在换成十二平均律后频率比变成1:2∧(7/12)了,以这种无理数等比数列的方式得到的音阶,能保证和声的谐和吗?

神奇的地方就在这里,答案是能,因为数学上的一个很凑巧的事实:

事实上,我们将所有音都列出来,就会发现,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相差无几。

十二平均律的问世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它不仅方便了乐曲的变调,更是使得定音乐器(钢琴,编钟等)的产生成为可能。十二平均律对和声学的发展也有着颠覆性的影响,很多转调、移调的手法都可以归结为十二平均律带来的结果。时至今日,我们听到的几乎所以音乐都是以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然而这么nb的十二平均律背后的原理就是这样的一个数学上的巧合:

2∧(7/12)≈3/2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弹吉他的赵同学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03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