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风味人间》的导演陈晓卿及其团队?

《风味人间》开播之前,我们的团队做好了各种思想准备。现在的传播业态这么复杂,发生什么都有可能。所以更多是给团队打预防针,如果有批评,要虚心接受。

如果这部纪录片得到大家的肯定,我自然会很开心。口碑崩坏的可能性,如果有,我也会虚心接受。波澜不惊,可能是我真正想得到的,我还年轻,还在锤炼。任何一个作品,肯定没办法满足所有人的胃口。对节目最终的评价,肯定观众是上帝。

我还是有点自恋的,这几个月熬后期,每天凌晨回家,我都会拍一张手机照片。组里的小朋友帮我把它单独分了一个组,可以用一个小程序连续播放。每次有种种担心的时候,我就会看一下这段视频,对自己说:“你已经很努力了,小陈。”

小陈,今天也要加油!

过去的两年里,《风味人间》的摄制组,包括我们稻来的团队,一直在四处奔波。我觉得在这里,可以聊一聊我们拍摄这个系列的初衷。

从几年前我开始关注“风味”这个话题,风味是什么?风味,严格地说,是指所尝到、嗅知、触知食物的感受总和。但文艺一点说,风味更像一个谜团,它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的同时,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同时,我们的影像也是在记录我们心目中的民间。整整40年来,中国经历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山川的样貌,还是人们生活的品质,以及人们的精神状态,从宏观到微观都在发生变化。在我们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不属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文明,在被逐渐边缘化,甚至行将消失。这种变化,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饮食当中。

在第一集《山海之间》试映会的时候,一个80后的小朋友说他还是童年时代听过这个叫碾转的食物,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故乡还留存有这样的食物。我想这个小朋友心目中留存的故乡,就是我心目中的民间。在地球日渐成为一个村庄的过程当中,在人的生活半径逐渐扩大的过程当中,有些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被无情地荡平。

请注意,我不是用一种哀叹的口吻来谈及这个话题。社会发展肯定是向前的,从人类的历史上看,有些东西注定要消失。但很多习俗,是我们的祖先,也是人类多样化生存的标本。能够用影像把它们记录下来,我觉得作为一个纪录片人,这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责任。

中国的变化太快了,去年拍摄的一些场景,比如瓦屋山的冷笋,今年因为禁火,冯玉兴夫妇只能在浅山采集;蟹农宋才兴的蟹塘,因为太湖要为上海输送淡水资源,今年也已经拆除。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土地。但我想,我们能够给行将消失的生活,留下最后一帧照片,这也就是我们在食物中呈现民间和原生力量的努力。而且我们之后做的《风味人间》第二季、第三季,也都会更加关注这个话题。

其实,一部纪录片的传播,需要创作者、播出平台和观众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于我们的团队,或者主创人员来说,他们需要有大量的学术积累,细致的田野调查,但是,最后给观众的,只能是精彩的故事、神奇的视觉呈现和高科技的视觉体验。做纪录片的人经常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为了更好地表现海上的冰山,我们不仅需要掌握水面以上的部分,更要了解水面以下不为观众察觉的内容,这个比例无论从我们的工作流程还是拍摄片比,都能够体现出来。它的原则是,只把最好看、最有趣、最少说教的东西呈现在前端。对一个完成状态的纪录片来说,不同的人,也可以做不同的解读。如果《风味人间》的传播效果还不错,那也是通过观众的努力和支持达成的。

从个人层面,在我看来,做纪录片导演最好的岁数是40岁到50岁之间。一方面,拍摄纪录片需要阅历;另一方面,拍摄纪录片也需要精力和体力。所以这个年龄段是一个人最出作品的时候。五、六年前,我能白天上班,晚上泡剧组,现在熬个夜都会觉得灵魂出窍,精力不济了。

不过有另外一个例子一直鼓励着我,BBC的纪录片导演,拍过《地球脉动》系列的Michael Gunton刚到BBC上班的时候,大卫·爱登堡对他们这些新来的说,再过两年我就退休了,你们会是自然历史纪录片的主力。去年,Gunton跟我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仰天大笑——现在自己马上都要退休了,年过90的爱登堡还在拍片。

如果一个人因为热爱,到生命的最后还在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我觉得,他应该是幸福的。伊文思是这样,让鲁什是这样,大卫也是,我希望自己也能那么幸运。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陈晓卿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84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