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日,比亚迪发布了三季报。在今年 1-9 月,比亚迪经营收入 889.9 亿元,同比增长 20.35%,但净利润 15.27 亿元,同比下降 45.3%。进入了增收、减利的状态。
在 2018 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41.3 万辆和 41.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4.9%和 111.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1.4 万辆和 31.3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79% 和 96%。
但是,身处高速增长行业,还是老牌巨头,但相比宁德时代、吉利汽车,比亚迪近年却进入了增长瓶颈。
比亚迪的汽车、手机部件、充电电池三大业务的体量非常大,2014-2017 年,营业收入从 581.96 亿涨到 1059.15 亿,接近翻倍;净利润分别为 4.34 亿、28.23 亿、50.52 亿、40.66 亿。
其中,2017 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为 390.60 亿元,同比增长 12.83%,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 36.88%,成为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但营收增长的背后,经营质量却有疑问。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电池研发中,比亚迪重点押注了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但不幸成为了被迭代的对象,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的三元电池技术开始成为主流。宁德时代也凭借三元电池业务赶超比亚迪,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 42%。
更大的问题在销售端。新能源汽车的下游客户有两种,分别是普通消费者以及地方政府、出租车公司等机构消费者。这两种消费群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普通消费者不能欠款,但政府客户可以先欠款。而比亚迪近年不断加大力度推出电动大巴、电动出租车、电动环卫车,销往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 200 个城市,而大巴的付款通常分 4 步,分别为订单、交车、验车通过、质保金,按照 30%、30%、30%、10%的比例支付。这直接造成了比亚迪的应收账款激增、现金流时好时坏、回款周期加长的境况。
2014-2017 年,比亚迪应收账款规模为 137 亿元、215 亿元、417 亿元、518 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 23.53%、26.89%、40.37%、48.98%。而到了今年前三季度,营收 889.9 亿元,但应收账款高达 546 亿,占营收的 61.35%。
这超过 500 亿的应收账款,根据安信证券的估计,其中大约 200-250 亿元是政府补贴,150-200 亿元是新能源大巴销售款项。
回款慢,金额大,使比亚迪的经营现金流大幅波动,2016 年经营现金流为净流出 18.46 亿、2017 年为流入 63.68 亿;今年上半年净流出 16.07 亿,三季度变成 66.50 亿。比亚迪不得不通过融资来解决这种不稳定性,2016、2017 年发债、借贷规模都超过 100 亿。
除了眼前的增收不增利、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被迭代,比亚迪未来在国内可能还要面对更多的新竞争对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中国已经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宝马已经增持华晨宝马股权,把中国建成宝马电动车生产基地;特斯拉在上海拿地准备建厂;广汽、东风、宝马先后与宁德时代合资建厂确保电池供应。可以预见,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题图来源:Pixaba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