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城市」等古语对于思考未来住宅有什么借鉴意义?

感谢知乎的邀请。

从2005年搬到北京,我就一直居住在胡同里。至于原因,不仅仅是喜欢胡同的传统建筑和街道,更是对那里的日常生活有着强烈的亲切感。在胡同里,家的各种功能并非都是在家里完成的。对于 附近的居民来说,胡同的菜市场是家里厨房的延续,路边放置的长凳和 旧沙发成了家里客厅的一部分。整个街道简直被当做自家的一样自由使 用着。街上的人群、丰富的居住功能和悠闲共用状态创造出令人愉悦的 城市居住氛围。 在这里,家是胡同外的露天客厅,是邻里间的彼此问候,重要的不是房子,而是生活的日常,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感情。

胡同里的生活和外面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生活空间和自然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比如新的住宅小区,它的自然环境是属于观赏性的,是为了美观而添加的景观,是先有了建筑再种植的树木草皮等等,是为了填充空间而加入的自然元素。但是,胡同里不一样,它的建筑和自然是平等的关系。比如胡同里如果一个地方没有书它就不会围绕这棵树有一个建筑空间,它就会成为另外一种样式。胡同里的建筑和自然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如刘伶的“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这句话里强调了中国人的自然观的重要一面,中国建筑并不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要纳入其中,人生活在建筑中,这建筑既指实在的屋宇,也包括“以天地为栋宇”的自然。

另一方面是胡同生活的开放性。我的邻居从早到晚都在外面,而不在自己的房子里。因为他们的房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外面的很多地方都属于他们的生活空间。这种城市空间和私密空间结合的开放状态是我们在普通小区里很少看到的。现代的生活让我们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出门的时候城市空间和私密空间的界限就特别明显。因此,我在做空间设计的时候也融入了这种建筑与自然的平衡以及开放的生活方式。

如果深入观察胡同里的生活,你就会注意到放在路 边的各种家具。板凳和椅子、沙发和桌子、晾衣服的地 方、案板、灶台、观赏植物、储物柜、健身器材、鸟笼、扫 帚、洗衣机、床,这些本来应该属于家庭室内独有的部分 都出现在胡同的路边供左邻右舍使用。于是,在一起乘 凉、一起做饭、一起围观下棋、一起观花赏鸟的生活场景 里,在共同使用着椅子、灶台、柴米油盐的时候,这些家 具就成为了一个契机使人们在周围自然产生了各种交流和 活动。我们的 “400盒子的社区城市” 就是根据这样的 观察得出的未来共享社区生活的一种可能。

家族和住宅的关系,如同人和衣服的关系。人类会随着身体的成长,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衣物。同样地,随着家族形态,城市及社会的变化,住宅也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最小单位——家的规模也在迅速的缩小。“人本过客无来处,处处无家处处家” 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它虽然不是在表达城市的生活状态,但是它恰恰特别适合现在或者未来城市的样子,又或者说城市中家的样子。过去的时候我们一个家庭里有很多人,可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许多孩子生活在一起,这是比较早期的家庭的形态。现在变成的爸爸妈妈带着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生活在独立的房子里,而那些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大多独居在狭窄拘束的空间里,未来可能演变成以一个人为独立单位的城市。到那时,我们的“家” 就不仅仅是只有自己的房子,这只是你家的一部分,你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因而萌生出一种共享住宅的思路,在城市中那些空置下来的大楼里添置具备生活功能的家具,让人们住在一起。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分崩离析的居住空间中构筑一个共享社区。

“400盒子的社区城市”为个体时代的城市中生活的年轻人,构想了一种新型的共享社区。在城市中那些空置下来的大楼中,把过去用墙壁隔开的私人空间打开,个人的空间设计成为一个不满5平米的小型可移动的盒子。厨房,卫生间,淋浴间,洗衣间——生活功能安排在盒子之外的公共空间之中,盒子之间的区域可以自由摆放桌椅,沙发,化身公用的起居室,书房。利用大楼现有设备供给水电,盒子家具以内是私人空间,周围则是街坊邻里,即社区空间。这种社区性源于胡同、弄堂等传统空间。在胡同里,家具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既具备私有性质,又具备共有性质,拓展了社区空间。这个方案的基本构想是把个人占有的私人空间缩至最小,为周围腾出宽阔而丰富的公共空间,把整体打造成一个城市,或一个家一般的共享生活空间。

每个人的房间由两种要素组成——包含单人床的盒子,以及盒子的外面可以自由组合的家具。盒子的下面安装了滚轮,可以自由移动。家具组合包括了玄关柜、书架、衣柜、工作台、书房等不同类型,可以根据各种住户的喜好和需求自由选择后组装在盒子的外壁上。例如 :喜欢书的人可以选择大书架和书房创造自己喜欢的阅读空间。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书架上, 坐在沙发上阅读,经过的人通过观察主人喜欢的书籍和家具陈设,有着相同喜好的人自然就会产生交流并聚集到一起。如果移动盒子,聚集几个爱书者之家,周围空间就变成了图书馆,变成像朋友家的书房那样半公共的暧昧的共享阅读空间。如果把所有的书都贴上IC标签,就可以使用电脑或者手机,对自己的书和现有共享书籍的位置进行简单管理和查询。此时,书已经不只属于固定的某个人,而是变成了大家可以共同使用的物品。同样,喜欢衣服的人也可以组装更多的衣柜,挂在里面的衣服变成了交往的契机。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家的概念和生活的概念就会延伸到城市的各个空间,比如公司,咖啡厅,健身房以及阅读俱乐部,厨艺课堂等等。在城市里各种各样的空间和团体其实变成了我们的第二个,第三个家。以自己的房子为核心家的概念覆盖了城市的各个空间,这种状态很像是“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变成我的家”。所以未来社区营造和家的概念结合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人在自己的房子里没有家的感觉,所以他们在外面寻找家的概念。我觉得“城市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城市”,现阶段城市社区营造应该承载这种家的需求。

这个住宅方案,并非一个独立的项目,而是提出了一个系统,由于这是一个可简单组装的居住空间,因此与传统意义上的家不同,无需现场施工,在附近的家具厂的流水线上即可制造,完成后运至需要建筑中,完成对建筑的改造。在当代的中国城市,曾经的工厂很快便会成为闲置的建筑。轻工业已经转移到中国的内陆城市或者东南亚国家。该方案将对这些大量的闲置建筑进行改造,打造成一种共享社区,赋予新生。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青山周平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73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