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音乐人李志和麦田音乐合作,但仍然强调要独立

向来以独立著称的音乐人李志第一次签约了音乐厂牌。 10 月 23 日晚上,李志团队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南京李志”宣布与太合音乐集团旗下的麦田音乐厂牌达成合作,“麦田音乐将提供专业团队的协助和全产业链的支持”。

不过,在这条简短的声明里,李志团队仍然强调“独立”:“双方的合作建立在彼此保持自由独立的基础之上”,而麦田音乐的角色是“助力李志音乐理念的独立发展”。

图片来自“南京李志”

李志与麦田的合作被认为是由另一位音乐人老狼促成的。今年 7 月 28 日,太合音乐宣布重启麦田厂牌,由老狼担任主理人。作为从 1990 年代开始成名的民谣歌手,老狼和李志是多年的朋友,两人有过多次音乐上的合作。李志在微博上称,和麦田的合作是老狼“推荐”的。

麦田音乐 1996 年成立,早期旗下的歌手包括高晓松、朴树。在 2000 年,当跨国唱片公司寻找本土原创音乐的新机会时,麦田与华纳合作,成立华纳麦田。2004年,麦田又与太合传媒合作成立太合麦田,目前是中国本土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今年 6 月太合麦田对外宣布完成 10 亿人民币量级的融资。不过因为唱片在音乐行业的重要性不再,太合麦田的影响力可能已经不及互联网公司旗下的各大音乐流媒体平台,和从音乐节起家的摩登天空。后者正把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人囊括其中。

李志有过几次和唱片公司签约的机会,但他都拒绝了。在 2008 年就有至少两家唱片公司,一家是本土公司“十三月”,另一家是跨国公司环球唱片。不过,环球唱片发行了李志的第五张专辑《你好,郑州》。

图片来自“南京李志”,前排右一为老狼,右三为李志。

在多个场合,李志称自己为“个体音乐人”。他不喜欢由公司来安排他应该做什么,也不认为自己需要助理和化妆师。在音乐之外,他的独立形象为他带来名声和大量拥趸。他们认为李志不修边幅的外形、缺乏公关技巧的表达是他的风格。

不过,李志并不拒斥商业。相反,他的团队是独立音乐人可持续运作的代表。2015 年,李志因宣传“看见”巡演接受《财经天下》采访时说:“以前我特别讨厌一句话,不赚钱的商业是不道德的。后来觉得挺有道理。”

李志和经纪人迟斌在 2014 年注册了公司,他们认同公司的运营会比“江湖”的运营更合理。此后,李志团队以更折衷的方式处理了早年的互联网侵权问题,并在那一年的 12 月 31 日第一次举办李志跨年演唱会。此后,跨年演唱会成为李志团队的重要品牌,2017/2018 在南京奥体中心跨年演出的 8000 多张票在 5 秒内售罄了。其中最高票价为 800 元。不过,李志在 2017 年接受《端传媒》采访时称,跨年演出至今没有盈利。

在李志宣布和太合麦田合作之前,迟斌已经在今年 9 月离开李志团队,并声称“不是我出走”。李志团队也于 10 月 13 日宣布,2018/2019 李志跨年演唱会将改为内部聚会,不对外开放。这场演唱会的主题为“洗心革面”。

从 2017 年年初开始,李志团队开始名为“叁叁肆”的全国巡演。李志和他的乐队计划在中国 334 个地级市做 334 场演出。目前已完成了安徽、陕西、宁夏、云南和山东五个省份的巡演。李志团队的变动,可能会对“叁叁肆”巡演带来改变。此前,李志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称,“叁叁肆”没有请演出公司帮助解决行政问题、场地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巡演中又最为棘手,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几乎没有合适乐队演出的空间。李志说,他希望由此普及演出现场。

李志还透露,他曾受邀参加电视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但拒绝了。一些人猜测,和唱片公司的合作可能会影响李志在曝光机会上的选择。

一个趋势是,独立音乐人和音乐厂牌的合作形式正变得越来越多样,也因此越来越包容。除了整体性的艺人经纪外,这些大公司也提供了单一的演出经纪选项,这意味着音乐人仍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音乐,只是省去了额外的接单麻烦。

题图来自 专辑《我爱南京》封面,有剪裁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