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之后,人们都发明了哪些特别的说话方式?
比较明显的例子可能是“开始爱用叠字”,像是“有点怕怕”“买个包包”“怎么可以吃兔兔”;或者是开一些只有对方才会明白的玩笑,比如给伴侣起个别人看不懂的绰号或昵称。简而言之,都是些听上去相当幼稚的事。
但先别急着吐槽,假如换一个角度想想,你就会发现其实上面列举的那些,都是“亲密关系重塑语言细节”的日常案例。著名时尚网站 The Cut 最近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这种「伴侣间的私人语言(private language)」现象。
「私人语言」这个词最早来自于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他将其设想为一种“只有说话者自己才知道,其他人无法理解”的语言。The Cut 用到的概念则比较简单,指的就是“伴侣之间那些特别的对话方式”。
根据文章的介绍,“私人语言”一般会有三种常见形态:
第一种是“两个人语言风格的融合”,也称“语言风格匹配(language style matching)”。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在亲人、同事、朋友等任何熟悉的人之间,在亲密关系里尤其明显。2010 年一项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就发现,如果两个人的用语习惯比较相似,他们可能会更容易相处融洽;反过来,随着人际关系的深入,双方的语法、用词、发音也会越来越接近,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认识久了俩人连说话都一个调”。
第二种是“故意模仿儿童用语(baby talk)”,经常使用叠字、押韵和重复的音节。简单理解的话,差不多就是英语里的 cutie、cutie pie、baby,乃至把狗叫做“diggle dog”,把床叫做“bibble bed”之类的(是不是有点像《生活大爆炸》里 Amy 教给 Penny 的“儿童游戏语”Ubbi Dubbi?)放在中文里就是婴儿式的“吃饭饭”、“睡觉觉”。
按理说,成年人故意学小孩讲话,确实很容易让别人误会成恶搞或者心智发育不足,但人类学家却正经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说:这种行为可能真的来源于我们的婴儿时期,亲密关系带来的愉悦感会让人回忆起牙牙学语的幼时经验,进而本能地模仿起母亲哄孩子时的语气,向自己的伴侣示好。
第三种则是“自创词”,也就是自行创造出一个新的说法/含义。举例来讲,如果你是东北人而你对象是广东人,那你们可能就会造出一些介于东北话和粤语之间的奇特词汇;又或者,你们曾经共同经历过什么有趣的事,使得某个本来平淡无奇的句子,对你们俩来说变成了一个“能引发会心一笑”的日常玩梗。
除了“好玩”,这样的沟通方式还有别的用途
首先,最容易理解的一点,私人语言能把两个人迅速调到同一个频道,增加亲密感和仪式感,赋予关系中的双方“建立互相连接的小世界”的积极反应。一项 1993 年发表在《社会和个人关系》杂志上的论文甚至认为,对婚姻满意度越高的夫妻,使用此类习惯用语的频率也越高。反之,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如果一方使用了某个共有词汇,却没有得到伴侣的附和,那说明对方很可能情绪不佳,或者对关系的满意度不高——在这里,私人语言的作用类似于感情晴雨表。
另一个好处当然就是增加对话的趣味性,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幽默感在恋爱中的重要地位,保持沟通时的轻松气氛,无疑是亲密关系里的黏合剂。与此同时,这种“需要背景知识才能听懂”的语言,还很适合让伴侣们用来讨论私事(比如某段特别的记忆/某个和“性”有关的话题),也算是额外的便利。
此外,模仿 baby talk 还被认为可以带来某种程度上的“解压”。这个观点来自于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家 Nan Wise。她提到,“成年化”的沟通方式有时候会让人感觉压抑和疲劳,跟自己的另一半毫无顾忌地说点孩子话,反而是一种释放自我、暂时忘却成人世界规则的途径。
所以,如果你之前对这种动不动就用叠字的恶意卖萌行为嗤之以鼻,或是搞不明白为啥那些尬得要命的土味情话却让情侣们乐此不疲,现在就应该懂了:所谓的「共同语言」其实也是这样慢慢产生的,它的重点不在于有多合理,甚至也不在于有多好笑,关键在于,它是一段关系里双方共享的密码,同时也是自由天性的体现,只要不影响别人,就完全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亲密关系也是如此,虽然未必时时刻刻都足够“聪明理智”,但不可否认,正是这些宝贵的人类情感,为平凡生活增添了一些美好之处。
题图来自:郑舒雅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