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1 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布声明,称该院 2015 届博士生叶肖鑫涉及“严重学术不端”问题,院方已于去年 4 月撤销其博士学位,并停止其导师唐国翌教授招收研究生资格、撤销行政职务,办理退休手续。
这份迟到一年的公告发布于公共舆论发酵之际。10 月 19 日,致力于监督学术不端行为的博客“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发文,指清华大学一个材料科学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 11 篇论文从 2016 年到 2018 年先后被撤稿,原因包括存在图像操纵、内容重复使用、虚假署名等学术造假行为。曝光内容迅速引发中国学术界关注,直至清华大学作出官方回应。
根据“知识分子”、《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整理,涉事论文第一作者叶肖鑫在读博的 5 年时间里,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16 篇,曾获清华学术新秀提名,受邀担任多家知名 SCI 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其研究成果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撤稿事件打破了这一切幻象。
值得玩味的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对撤稿经过的描述与“撤稿观察”略有出入。
根据官方声明,叶肖鑫的博士导师、涉事论文通讯作者唐国翌教授于 2016 年 3 月收到举报,立即组织对叶肖鑫就读博士期间发表的 16 篇论文进行核查并发现问题,随后与出版机构沟通,要求撤稿。
而“撤稿观察”则找到了挪威一所大学的学者 Hanna Tiainen,后者据称参与了撤稿前的调查。Tiainen 的叙述还原了一个戏剧性的故事:当时,她所在的团队不断收到一名审稿人的请求,敦促他们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完全不相关”的文章。Tiainen 随即意识到,这名审稿人试图借此提升其发表成果的引用率。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但这次的审稿人似乎尤为迫切,令她颇为好奇。
为此,Tiainen 真的去仔细阅读了被要求引用的论文,引出了重大发现:两篇论文包含了相同的研究结果。经过深挖,她发现共计 16 篇论文通过对内容的重新编排和对图例的轻微改动,不断复述相同结果。由于这些论文的作者不断引用自己过去的发表成果,找到这些线索并不费力。Tiainen 及其同事随后向有关期刊的编辑报告了他们的发现。
“撤稿观察”并未指明 Tiainen 团队发现造假的时间。
清华大学公布的处理结果可能宣告了涉事研究团队学术生命的终结,但造假事件暴露的问题远远没有解决:“撤稿”背后的学术不端现象究竟有多严重?对严重的撤稿事件,高校及学术出版业应当如何负责任地向公众作出交代?
事实上,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撤稿观察”成立的初衷。这个博客创建于 2010 年,由两名具有科学背景的记者和学者负责更新,目的是通过追踪撤稿监督科研进展。尽管犯错和更正是学术研究的正常现象,但完全撤回一篇论文意味着存在严重问题——包括学术欺诈。因此,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撤稿为外界调查与监督提供了直接线索。
在 2010 年的第一篇博客中,“撤稿观察”解释了追踪撤稿事件的意义:对科学界来说,观察撤稿情况也是在观察科学的自我修复能力;对公众来说,由于许多撤稿事件都在学术界被内部消化,赞助了科学研究的纳税人和看中了研究成果的投资者并未享受应有的知情权,无法及时问责、调整投资决定;此外,对撤稿的分析也有助于衡量同行评审与编辑流程的质量。“撤稿观察”猜测,撤稿率可能反映了学术期刊的可靠程度。
就此次曝光的撤稿事件而言,过去一年半内,虽然院方早已作出内部处分,公众对此却一无所知。而中国的科研活动很大程度上来自公共财政,不透明的处理弱化了来自外界的监督能力,进而孳生了更普遍的学术不端。
这不是“撤稿观察”第一次报道来自中国学者的学术造假。2017 年 4 月,知名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Springer)撤下了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的 107 篇文章,全部来自中国医学领域,所涉行为是冒充稿件的审稿人,伪造同行评审结果。这起事件创下了“撤稿观察”创建以来同时撤稿量最多的记录。科学新媒体“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科研工作的国际形象因此遭受重创。
撤稿和学术不端案例在全世界都呈上升趋势,中国是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网易数读”根据艾普蕾(iPlagiarism)与 ESI 数据库中的撤稿、发表记录统计发现,2007 年至 2017 年,中国的撤稿率为 1.13‰,在主要国家中仅次于印度和伊朗。抄袭、操控审稿是中国学者被撤稿的最主要原因,远超“文章有误”的论文数量。
在名利双收的诱惑和青年学者以发表成果保住教职的重压之下,学术操守成了牺牲品。要扭转这一趋势,只靠一个博客显然不够。
题图来自:Retraction Watch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