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除从阿里巴巴孵化的蚂蚁金服,Uber 是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私营公司。今年八月拿到丰田投资的 5 亿美元后,它的估值达到 720 亿美元。
高估值以及今年动荡的管理层更迭,引起资本市场对它上市前景的担忧。但有知情人士近期告诉《华尔街日报》,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在内的华尔街顶尖投行正在评估 Uber IPO 定价,认为它有望以 1200 亿美元估值于 2019 年在美股上市。这将比它现在的估值高出 66%。
与此同时,Uber 的竞争对手 Lyft 也正在谋求明年以 180-300 亿美元的估值 IPO,较其末轮融资时的估值高出 20%-98%。《华尔街日报》汇编了未上市科技公司估值排行榜,排在前列的 Palantir、Airbnb、 Slack 等公司也有了各自的上市计划。
科技公司上市潮有望明年继续,但最大的几家创业公司年内至少蒸发 280 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一批中资科技公司扎堆在香港、美股上市。
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的数据,仅今年前八个月就有 121 家中资公司在港股上市,已经接近去年全年 129 家的上市规模。
小米、平安好医生、美团点评、中国铁塔、海底捞等中国境内规模大一些的公司都跑去了香港上市,且 IPO 融资募集的金额都不小,仅上述提及的 5 家公司拿了 1447.16 亿元融资,比 A 股前三季度 87 家公司的 IPO 融资规模还多。另一些中国消费者稍微熟悉的互联网公司,爱奇艺、B 站、拼多多等则去了美国上市。
它们也多在上市的时候拿到更多的估值溢价,比如小米 540 亿美元的上市估值就比末轮融资时的高了 20%、美团则是高了 42%。
这种上市潮有望在明年延续。除了 Uber、Lyft 等公司,蚂蚁金服今年完成的 140 亿美元融资也被认为是上市前最后一轮。另外,今日头条也传出了在进行 Pre-IPO 轮融资的消息,投前估值为 750 亿美元,并已启动 IPO 筹备公司,将于 2019 年上市。
但是包括 Uber 在内,1200 亿美元的估值不代表它们上市时候真的能拿到。小米曾宣称 IPO 估值 1000 亿美元,最后上市市值 540 亿美元。
而且即便这样,上市后不久就破发也成了常态,资本市场的狂欢没能维持多久,小米、美团点评、平安好医生等公司甚至还跌破了发行价。
光是小米、平安好医生、美团点评、中国铁塔、海底捞这五家中国公司,市值就至少蒸发 280 亿美元。
有分析师认为股价下挫不代表这些公司前景出现问题,实际上小米谈手机出海、美团点评谈出行的故事很难说下去。这些公司的股价很难再回到历史高点,但伴随它们高估值 IPO 而来的融资,也促成了今年科技领域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的趋势 —— 投资笔数同比减少,但单笔金额放大。
能投资的公司不多,钱流向了少数几家大公司
据 CBInsights 发布的 2018 年第三季度风投报告,这一季度全球风投交易笔数较上一季度下降了近 10% 至 3408 笔,但交易规模却较上一季度上涨了 1.5% 至 531 亿美元,是近 8 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超过 1 亿美元的超级交易(Mega-Round)笔数一直在持续增长,比较明显的投资特征是总的投资笔数在减少,但单笔金额在增加。美国风投协会(NVCA)会长 Menlo Ventures 表示,资本集中将钱撒向更大的标的的投资方式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一方面这跟软银千亿基金的投资风格有关,其单笔投资金额动辄就达上亿美元,这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大规模风投基金的增加。并使得其它风投基金也需要通过募集超大规模基金的方式,在市场中进行竞争投资。今年以来每几个月,就会有基金完成超 10 亿基金规模的募资,这些基金多来自市场中的风投部门,也有来自政府部门的募资,其中不乏来自中国的投资机构。
今年 8 月,红杉中国、国新风投、京东联合开始募集一笔最高 400 亿元的基金。启明也在同一时期完成了 13.9 亿美元的募资,占过去 12 年总募资金额的近 1/3。
另一方面,企业 IPO 前基本都会再进行一笔融资,以助其在 IPO 时谋得更高估值。公司扎堆上市时,末轮融资增加,这种变化也会反映在整体投资数据里。
与此同时,全球企业风投部分(CVC)参与投资交易的比例也在持续上升。大公司业通过投资控股或并购进行扩张已成为常态,但亚洲这一趋势开始放缓,据 CBInsights 报告,2018 年第三季度企业风投占总投资交易的比例较上一季度未发生变化,停留在 35% 。
但这些投资也有风险。双边贸易摩擦让经济市场变得不稳定,大创业公司上市可能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对于未上市私营公司来说,似乎时间成了最大的敌人 —— 谁先上市谁就更有能占到资本市场的先机。
制图:冯秀霞
题图:Mirror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