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买东西时会有“选择困难症”?答案不止是“没钱”这么简单

说到“选项太多反而做不了决定”,好奇心研究所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你有过哪些选择恐惧症」,答案从“外卖单看了无数遍还是不知该吃啥”到“这么多颜色的口红到底哪个最好看”,什么都有。之前我们还提到过一种症状类似的现代病 「FOBO」 ,即“害怕有更好选择综合征”(Fear of Better Options),说的同样也是“挑花了眼之后反而没了主意”的日常尴尬。

图片来自:Giphy ©️ Chris Gannon

所以“选择困难症”到底有没有科学解释呢?确实有的: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有时会遇到“选择过载效应(Choice Overload Effect)”,在面临太多选择时,它会削弱人们的决策能力。

这项研究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实验中,志愿者们需要浏览一堆风景照,然后挑一张印在商品(比如马克杯或 T 恤)上,每个人都会做 3 次决定,三次的选项数量分别是6、12 和 24 张。研究者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记录他们当时的大脑活动;作为对照,志愿者还会再看一次这些图片,不同的是,这次由电脑随机帮他们挑选。结果显示,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大脑会有两个区域同时活动,一个叫“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另一个叫“纹状体(striatum)”;而且,在选项为 12 时,这两个区域的活跃程度较高,6 或 24 时较低,电脑随机选择时则没有这样的活动。

图片来自:Giphy ©️ Challenger

论文作者之一、行为经济学家 Colin Camerer 是这样解释实验结果的:

  • 首先,在挑选过程中,大脑这两个区域会共同评估工作量(“需要费多大劲”),以及收益(“获得怎么样的结果”),它们一起组成了决定的难度;
  • 第二,选项越多,耗费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益也会跟着上升,这种潜在奖励和心理努力之间就会存在一个“平衡点”,进而产生最佳选项数量。超过了这个范围,后者就会超过前者,导致大脑没办法迅速做出决定,进而演变成“选择越多越不开心”;
  • 当然了,Camerer 同时承认,实验设计的 12 并非所有场景下的完美答案,每个人的理想值肯定都有差距,这取决于对奖励的感知水平、选项的复杂程度、决策目标、以及决策者性格与偏好等因素。他估计,这个数字通常可能会在 8-15 之间。

有特殊情况吗?

有的。“选择困难症”并不会一直出现,有时候甚至还会走向另一种极端:“决策疲劳(decision fatigue)”。哥伦比亚大学在 2010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就介绍了这种现象:如果一段时间内经历太多太细的 decision-making,人们会因为“懒得再烦”而放弃认真思考,哪怕面临重大问题也是如此,决策质量亦随之降低。举例来说,在逛超市的时候,刚开始你也许还会盯着包装/口味/品牌/产地一一权衡,半个小时之后你大概就不会纠结了,直接看啥拿啥。这也是商家们一般都会事先设定好“省心套餐”或者“一键默认”的原因:尽管它们往往不是最省钱的,但确实是最便利的。

图片来自:Giphy ©️ Challenger

除此之外,关于“什么样的选项设置最科学”,还有很多门道可探究,并不时刻都严格都遵守前面说的原则。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购物、选专业、找工作,超过最佳选择数量的情况比比皆是。Camerer 认为,这牵涉到更复杂的心理因素:选择本身就意味着“自由”,而自由带来对生活的控制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我们在纠结过程中经历的痛苦,也就是所谓的“our eyes are bigger than our stomachs”。“知道自己拥有广阔的选择余地”本身就是一种安心,至于“怎么选”和“选什么”,反而是另一个问题了。

最后再讲回文章开头的「选择恐惧症」调查,得票最多的答案其实是“因为没钱(买下全部)”。但现在你可以松口气了,不管是挑选时的意识瞬间当机,还是选完之后的感觉如释重负,这些都是大脑先说了算,财务状况并没占太大比例——从这个角度说,是科学(又一次地)帮我们解了围。

题图来自:Giphy ©️ Mimochai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