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
这句话不是鸡汤,是心理学关于“自我”研究的结论之一。自我,也就是“我是谁”,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譬如“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苏格拉底、“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还有成龙和黄渤。心理学研究中,“自我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行为、其他个人特点的认识。当一个人对自己进行描述时,表达出来的就是最基本的“自我概念”。
为什么“自我概念”这么受关注呢?因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时就会困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一旦这个认识稳定下来,就会影响我们的一切,影响我们的关注点、记忆、情绪、行为甚至健康。
人的一生都在为“我是谁”寻找答案。从儿时的懵懂到青春期的萌动再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从父母的唠叨到学校的教育还有朋友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镜子中的自己时或夜阑人静却难寐时的自我评价,这些经历帮助我们塑造着“自我概念”。
理想中的“自我概念”应该是真实而全面的,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大部分人倾向于积极看待自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我感觉良好”,但有些人只看到自己的积极面,不承认自己的消极面,走向“以自我为中心”或“极端自恋”;有些人只看到自己的消极面,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极度自卑,这些人往往更容易罹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
换言之,为了塑造一个能让自己产生安全感和认同感的“自我概念”,我们应该从多个侧面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我们一定有优点,我们也一定有缺点。缺点存在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做到更好。
如题目所言,如果这些不好的东西是自己的“一面”,那么接受这些不好的东西是形成正确“自我概念”的前提。更何况,这些所谓的“不好的一面”也不一定绝对是不好的,害怕和愤怒对人类的进化有重要意义,是我们躲避危险的关键信号。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陈雪峰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6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恰当地表示愤怒?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无法和亲密关系的人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