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居然是厂家自己定的?这能靠谱吗

人们经常问:“XX食品的保质期是多长?”而实际上,泛泛地说某种食品的保质期并没有多大意义。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外国,食品的保质期,一般都是由厂家自己定的。

这件事可能很违反大家的认识——食品保质期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交给厂家自己定?

图片来自pixabay

图片来自pixabay

通常说的“食品保质期”,是指在那个期限内,食品在各方面都符合既定的标准,包括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等等。它的意思是:在这期限内,如果食品在任何一方面不符合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厂家承诺),厂家都需要负责;过了保质期,并不见得食物就坏了,只是厂家不再担保,是否能吃由消费者自己决定。

这跟汽车保修期是一样的。比如如果厂家给了3年或者6万公里的保修期,并不是说在这期间这车就一定不会出问题,只是说如果出了问题,厂家负责维修;也不是说过了这个期限,汽车就坏了,只是说过了这个期限,再出问题由消费者自己负责——实际上大多数汽车开更多年或者更长的里程,依然没有任何问题。

食品的变质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食品配方、生产工艺和保存条件的影响。把保质期控制到多长时间跟采用的的配方、工艺和保存条件密切相关,而这又对生产成本有着巨大影响。一款具体的产品如何权衡,取决于不同企业对产品的定位。也就是说,同一类食品甚至同一种食品,不同的厂家追求不同的保质期,是经营策略的体现。如果对它们设定统一的保质期,反倒不合理。

保质期或者保修期只是厂家的承诺。国家可以对汽车设定“最低保修期”,是为了设立一个服务标杆,对消费者的利益有一个基本的保护。而对于食品,消费者需要的是安全保障,至于如何保障,则是厂家操心的事情——消费者只要知道,在厂家承诺的期限内是安全的,就够了。

许多人担心“厂家会不会因此乱标保质期”。其实,如果厂家标的保质期不能保证其所有产品在此期限内合格,那么厂家所面临的风险——或者实际的损失,将比人们想象的要大。首先,只要在保质期内,监管机构就可以抽检,而一旦抽检到不合格产品,就会是“该厂家的产品不合格”——这对于厂家来说,几乎是“不可承受之重”。另一方面,只要产品尚在“保质期”内,经销商就会继续销售——当消费者买到风味、口感等方面已经下降的产品,会认为“这种产品就是这样不好吃”。这种认识会让他们放弃以后再购买这种产品——对厂家来说,这可能比政府处罚还要严重。

作为消费者需要注意:“保质期内不变质”的前提遵循厂家的保存要求,否则保质期内的食品也是可能变质的。比如一款鲜奶保质期一周,是指没有开封而且冷藏的前提下。如果打开盖子放在室温下,可能只需要半天就变坏了,而厂家对此并不需要负责任。

本文来自云无心的微信个人公众号,系今日头条签约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