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巨人

【本文共3560字,预计阅读时间7-9分钟,图片22张,请尽量连接WIFI。首发于果壳物种日历微信公众号guokrpac,谢绝转载。】

康熙初年,山东半岛的渔民在黄渤海深处遭遇了一种罕见的庞然大物:根据当时的《黄县县志》(今烟台龙口市)记载,此物“形如丘埠……其骨可做桥梁屋栋”。在此物出现的海域,往往可以捕捞到大量的青鱼,震撼不已的渔民们认定,这一定就是龙王手下的“赶鱼郎”,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总不免要带上酒肉贡品,以感激“赶鱼郎”的馈赠——当然,也要祈求“赶鱼郎”别把自己的小船撞沉咯。

将地理与历史结合起来解读,往往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端倪。1600年,在遥远的秘鲁,一座叫做埃纳普第那的火山剧烈的喷发,海量的火山灰笼罩在大气层中,甚至影响到了正处于明末清初的中国。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黄渤海地区的水温下降,原本多见于渤海北部、朝鲜半岛的青鱼——也就是太平洋鲱,突然在山东半岛沿海出现旺产,这引发了一系列的海洋生态变化,其中最引人侧目的,就当属这些追逐青鱼而来的、在县志里被列为“祥异”的巨兽了。

太平洋鲱,在今天,这种鱼在辽东半岛还很常见,山东半岛的产量就相对很少了。但在明清交接、尤其是康乾时期,山东半岛沿海各县里,被称为“青鱼”的太平洋鲱旺产,甚至称为那个时期最主要的渔获。图片:wikimedia

这就是埃纳普第那火山本尊了。图片:wikimedia

然而,要确定这种记载模糊的生物到底为何,却颇有一分难度。根据《日照县志》(今山东日照市)的记载,此物“出海,身有黄点”,跃出海面才能看到身上的黄点,看来这黄点正是在其腹部,再结合其庞大的体型……

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文学巨著《白鲸记》里的一个称呼。那个时代的捕鲸人发现,有一种鲸的腹部常常呈现出芥黄色,今天的研究发现,这其实是沾染在它们腹部的硅藻导致的——不管怎样,这种鲸因此得到了一个诨名——“硫磺底”。

看来,让山东渔民惊愕不已的巨物,十之八九正是本文的主角——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

图片:wikimedia

作为目前所知地球上曾存在过的最大的动物,蓝鲸的体型的确配得上“形如丘埠”。在去年的物种日历中,科普作者@萨尔茨堡的鱼 曾为我们介绍过上世纪初在南乔治亚岛捕捞到的一头雌性蓝鲸,其体长达到了傲人的33.5米,体重可能有240吨。

20世纪初,南极南佐治亚岛格瑞特威肯捕鲸站捕获的一头巨型蓝鲸。不过,当时的测量方式并不精确,对重量的策略大多数估算,而且一些捕鲸者也有足够的动机夸大自己的捕捞成果。图片:nhm.ac.uk

不过,因为当时的测量方式并不精确,尤其是蓝鲸的体重一般都需要估算,所以还是有许多人不愿相信一头鲸能达到一百多吨的体重。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解决这些争议,有学者不惜暴力破局,前往捕鲸企业的炼油厂,把几头蓝鲸切成了五六十公分大小的肉块,挨个称出了重量,这下才算了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一具蓝鲸头骨标本,其长度达到了惊人的5.8米。图片:wikimedia

为了驱动如此伟岸的身躯,蓝鲸身上的五脏六腑当然也都是加大号的,仅仅是一条舌头,就能达到两吨多,而一颗180公斤的心脏(平均重量),有效的保障了血液可以流遍全身,那用来繁衍后代的羞羞部位,也堪称动物界之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张鲸吞大口,甚至可以容纳多达90吨的海水。

表演一下什么叫鲸吞。图片:mindenpictures.com
由冰岛丁丁博物馆(Icelandic Phallological Museum)保存的蓝鲸丁丁。图片:Richard Gould / wikimedia
1:1大小的蓝鲸心脏模型。图片:lilyuivel.com

不过,与这张大嘴极不协调的是,蓝鲸的喉咙居然是如此之小,它的喉咙眼只有一颗排球般尺寸。这就使得这位巨人必须得依靠一些“细粮”才能过活。除了前文提到的鲱鱼,蓝鲸最钟爱的食物当属更为微小的磷虾。

图片:mindenpictures.com

与蓝鲸相比,磷虾的体型当然不值一提。不过,这些几克重的小虾往往聚集成一片庞大的虾群,而它们的储量又是如此庞大,足以在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生物总量排名中位列前茅。尤其是在南北极周边海域,成群的磷虾吸引并滋养着无数的极地生物,当然,也包括蓝鲸。

谁能想到,在巨大与渺小的对比下,看似弱势的磷虾反倒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

磷虾的食物是更为微小的海洋浮游动物,对于浮游动物来说,它们的食物是生活在光照充足的浅海中的浮游植物,但如果在白天贸然来到浅海捕食,就不可避免的会将自己置身于捕食性动物的眼前。漆黑一片的夜晚,显然是更为安全的掩护。于是,浮游动物会在夜间上浮捕食,而又在白昼潜入深水蛰伏。

为了填饱肚皮,磷虾自然也要跟随着浮游动物上下游动,更何况,浮游动物的这套策略,同样有利于虾群。由浮游动物引起的这一连锁反应,被称为昼夜垂直迁徙,在往复循环的日月交替中,平静的海面之下,日复一日的上演着规模最为宏大的动物大迁徙 。

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迁徙。图片:planktoneer.com

不过,并非所有浮游动物都会躲避日光的照耀。在南北极区域,由于极昼极夜和温度的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了许多限制,每年的极昼期间,这里的浮游植物爆发性的生长,熬过了一整个寒冬的浮游动物们,也长期的停留在表层中捕食,对于它们来说,天敌的捕食当然不容忽视,但想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在宝贵的极昼期间尽可能多的积累脂质。当漫长的白昼悄然褪去,极地的浮游动物们也不得不在结束了这短暂的狂欢后蛰伏休眠。这种以季节为周期的迁徙,又被称为季节性垂直迁徙。

可以想象,蓝鲸同时受到了这两种垂直迁徙的影响,在温带地区,它们必须跟随磷虾和鲱鱼们的脚步上下潜浮,而在极地海域,每当极昼来临,便是蓝鲸们的狂欢盛宴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蓝鲸群体在此大口吞噬着海水,一头成年蓝鲸每天可以捕食接近四吨磷虾,当强大的喉部肌肉将这些小虾挤压进那小小的喉管吼,肠胃便开始将其消化分解,最终转化为滋养这位巨人的150万大卡的热量。然而,当极夜来临,曾经富饶的极地海域却变得难以觅食,这迫使蓝鲸不得不向温热带迁徙,并在此诞下后代。

蓝鲸的全球分布图,可惜的是,它们现在的分布区域,已经比图中这辽阔的区域大为萎缩了

不过,蓝鲸与磷虾的关系绝非单方面的,小小的磷虾同样离不开这些伟岸的捕食者们。食量惊人的蓝鲸,排泄起代谢废物来也是格外壮观,当它们排出那颜色浓郁(至于气味是否浓郁,那就不得而知了……)的排泄物时,无意间便为在此生长的浮游植物提供了丰富的氮、磷、铁。尤其是在极地地区,潜入一定深入捕食的蓝鲸,总是来到水面排泄,这相当于将这些营养物质进行了转移,对于缺乏铁质的极地表层水域来说,这种“鲸泵”是维系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蓝鲸的便便……因为食用了许多磷虾,这些粪便呈现出锈色。图片:mindenpictures.com
大佬如厕图。图片:mindenpictures.com

你看,即便是排泄的行为,也因为蓝鲸的庞大体型和食量而具有了特殊的作用。

然而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对蓝鲸作用的理解,似乎出现了偏差……

可以确信,人类捕鲸的历史悠久,在韩国釜山的一副岩画上,就已经有人们乘坐小舟搏击巨鲸的场景,而中世纪的欧洲,巴斯克人更是主要依靠捕鲸为生,到了18世纪,鲸油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战略储备和工业原料,捕鲸成为了第一项全球性产业。

不过,蓝鲸绝非容易捕获的鲸种,它们虽然体型庞大,游动速度却十分惊人,不会像露脊鲸一样被捕鲸帆船轻松追上,而且,蓝鲸并不常常出现在近海海域,在远洋航行能力比较捉急的年代,想发现并捕获一头蓝鲸,是相当困难的事。

18世纪荷兰人捕猎弓头鲸的景象。图片:Ellis, R / Monsters of the Sea(1994)

依靠强健的尾鳍和瘦削的体型,蓝鲸的冲刺速度甚至可以达到50km/h,这已经远远超出早期风帆动力捕鲸船的航速。图片:Quanjing.com

但在1863年,挪威人斯凡特.弗伊恩敏锐的察觉到工业发明的伟力,他将传统的捕鲸叉和火器结合,研发出射程很远的捕鲸炮,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捕鲸船只也发生了技术革新,速度更快的捕鲸船已经可以轻易地追上蓝鲸,捕鲸母船和子船的搭配也使得猎杀范围大为延伸,而捕杀后的鲸,可以直接交给船队中的加工船只就地提炼。蓝鲸,开始成为人们的目标。

即使相隔一定距离,捕鲸炮也能命中目标。图片:Mark Votier / WDC

19世纪末,拥有了坚船利炮的捕鲸者们第一次闯进了南极洲边海域,在这里,他们发现了数量颇为惊人的各类鲸群,南大洋随即成为捕鲸业的新宠。1904年,挪威率先在其南极周边的殖民地设置了捕鲸站,随后,南极地区的鲸油产量急速飙升,1911年,已经占到全球鲸油产量的50%,而在二战前夕,更是攀升到90%。

然而此时的鲸群数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在欧洲和太平洋近海,以蓝鲸为代表的大型鲸已经很难见到,为了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1931年,26个主要捕鲸国在日内瓦缔结公约,但作为重要的捕鲸国,德国和日本并未参与其中,而这份公约,也未对鲸资源掠夺最为激烈的南大洋区域作出限制。

由于商业化捕鲸,蓝鲸的数量大大下降。图片:Bdm25 / wikimedia

6年后,又一份公约——《捕鲸管理国际协定》出台了,在这份公约中,对当时已经接近枯竭的灰鲸和露脊鲸进行了保护,并要求各国在捕捞蓝鲸时,不得低于最小体型,并严禁捕杀正在哺育幼崽的雌性蓝鲸。很显然,协定希望藉此保护蓝鲸的幼崽加以保护。

蓝鲸母子。图片:Nature Picture Library

1948年,赫赫有名的国际捕鲸委员会(IWC)成立,但讽刺的是,这个为了保护鲸资源的委员会,却险些将蓝鲸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问题出在IWC用以管理全球捕鲸量的方式,即BWU制度和奥林匹克制度,BWU又被称为蓝鲸单位,也就是以蓝鲸为标准单位计算各国的捕鲸量,而奥林匹克制度并不限制每一个国家的捕鲸量,只限定了每一年的全球捕鲸总额。

这必然加剧了主要捕鲸大国对鲸资源的争夺,而这种争夺的直接体现就是——大家都抢着优先捕捞大体型的鲸种,要知道按照BWU标准,一头蓝鲸=2头长须鲸=2.5头座头鲸=6头小须鲸,而这些体型差异很大的鲸,其捕猎耗时(包括搜索、追踪、捕杀和加工)却差距不大,谁能更多的捕到蓝鲸,谁就能在有限的全球总额度中占据更大的比例。

30年间,各捕鲸大国逐年捕鲸数量(白鲸+独角鲸+其他大型鲸)。图片:IWC

于是,在二战结束到六七十年代的这段捕鲸“黄金时期”里,身形魁伟的蓝鲸,被更为膨胀的贪欲,压倒了。

根据统计,到上世纪70年代全球完全停止商业捕捞蓝鲸为止,仅在南极海域就有33万头蓝鲸被杀害,尤其是1930-31年这一个捕捞季,南极就失去了29400头蓝鲸。而与蓝鲸的历史高位相比,70年代的蓝鲸种群已经萎缩了99%,由于毫无节制的捕杀,曾经昌盛的多个蓝鲸族群已经灭亡,其中尤为令人痛心的当属在日本西部到中国东海之间迁徙的那一群——不出意外的话,本文开篇提到的那些游弋在山东半岛的巨兽,正是它们的成员。

注意这不是捕鲸,而是研究人员在尝试给蓝鲸安上定位标签。没有他们的努力,我们无法知道蓝鲸处于何种境地。图片:Flip Nicklin / mindenpictures

值得庆幸的是,从商业捕捞蓝鲸结束以来,蓝鲸的种群出现了缓慢的恢复迹象,根据IUCN的估计,目前的蓝鲸种群大概在1-2.5万头之间,尽管这个种群规模与它们曾经的辉煌相差甚远,尽管日益发展的极地磷虾捕捞业或许会影响到蓝鲸的觅食,也尽管在繁忙的航道上,疾驰的巨轮曾多次与蓝鲸发生碰撞并导致其死亡……

但至少,这些巨人还拥有希望。

还想与你同行。图片:Norbert Wu / mindenpictures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一个男人在流浪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