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高溢价收购安世半导体,业内最近几桩大并购有什么共同点?

在中兴芯片断供危机爆发后,国内芯片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优质半导体、芯片项目成为资本热烈追逐的对象。为华为、小米代工生产手机的闻泰科技,在经过 200 轮竞价后,获得了收购安世半导体的资格。

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恩智浦的两大业务部之一的标准产品部。2016 年,建广资产、智路资本与恩智浦达成收购协议,建广资产以 27.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81 亿)收购恩智浦的标准产品部,重组为安世半导体,主要客户包括汽车领域的博世、比亚迪,手机领域的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硬件领域的亚马逊、大疆、戴森等等。

它 2017 年营收 94 亿,毛利润 29 亿。在今年 3 月广东新厂落成投产后,安世 2018 年的出货量将超过 1000 亿颗,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更关键的是,安世半导体由中资财团控股。

今年 4 月,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安世半导体部分投资份额退出项目成交公告》 ,建广资产转让所持有的部分安世半导体股权,原价 49.37 亿元,挂牌价 70 亿元。在众多国内资本、上市公司 200 轮竞价后,闻泰科技以 114.35 亿元成功拿到标的。

闻泰科技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机代工厂,为华为、魅族、小米、联想等公司组装手机。收购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安世半导体,双方将在客户和技术上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

这次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已经是近期第三起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海外半导体公司。这种一手海外产业并购、一手 A 股资本运作的操作模式,还要追溯到三四年前。

当时,一方面,海外上市的半导体企业普遍估值较低,市盈率在 10-15 倍。即使不考虑产业整合带来的回报,仅仅是推动海外上市的半导体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也有较高的预期回报。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产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并购整合海外先进企业,获得技术和市场渠道,是一条可以实现的发展路径。

由此,国家与地方多个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相继成立,先后收购了豪威、ISSI、星科金朋、安世半导体等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公司。现在,投资到了退出期,需要寻找国内上市公司并购。而上市公司对半导体产业也充满热情。

上个月,韦尔股份开价 150 亿,第二次对豪威发起并购。豪威在安防图像传感器、汽车图像传感器领域是全球第一,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宝马、奔驰、特斯拉、小米、华为等公司的图像传感器用的都是豪威的产品。在 2016 年被华创投资、中信资本、金石投资联手收购。

但在之后 2017 年 9 月第一次尝试注入韦尔股份的时候,被持股比例最大(11.787%)、拥有优先权的单一股东珠海融峰拒绝。而珠海融峰的实控人,正是本次收购安世半导体的闻泰科技的董事长、实控人张学政。在韦尔股份实控人虞仁荣成为豪威的新 CEO、闻泰科技基本锁定安世半导体从而退出豪威之后,韦尔股份才再次提起并购。

而在这个月,全球存储芯片产业的领先公司之一 ISSI,也第二次尝试登陆 A 股。ISSI 在 2015 年被由华创投资、武岳峰浦江、北京集成电路投资中心等组成的并购基金北京矽成以 7.5 亿美元收购。但随后登陆 A 股、与中国芯片公司整合的过程是一波三折。

2016 年底,国内存储芯片的龙头企业兆易创新开价 65 亿发起收购,但被 ISSI 的生产商台湾南亚科以兆易创新将会成为竞争对手为由反对,威胁终止为 ISSI 代工。因为内地厂商都不具备代工能力,2017 年 8 月交易终止。

北京矽成的出资人之一武岳峰资本,在兆易创新收购失败后,通过举牌思源电气,进入了思源电气董事会。然后在近期以思源电气为平台,作价 75 亿并购北京矽成

在产业升级、贸易摩擦的时局下,投资者收购海外公司后推动国内上市获得财务回报,上市公司收购先进半导体公司进行产业整合。半导体行业的并购,充满着资本角力、产业竞争的玄机。

题图来源:Pixabay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