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缺爱,恋爱总是用力过猛怎么办?

题主的表现可被概括为以下几点:过度敏感、情绪起伏大、将注意力全都放在对方身上、无法控制自己想对方。这些表现指向的可能是亲密关系中的痴迷(limerence),也叫“痴恋”(obsessioon)。

痴恋,是指反复的想着关于那个人的一切,渴求与其相处相爱,使Ta成为了自己每时每刻唯一关注的事情。除了上述几种表现外,痴恋还可能有以下几种表现:难以控制的欲望、深深的恐惧、为对方辩解、莫名的不服输。

什么样的人容易陷入痴恋

有一些个人的人格因素会导致你比其他人更容易陷入痴恋:

1.焦虑的依恋类型。人的依恋类型有很多种,焦虑型就是其中之一。焦虑型依恋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情感需求、高度的情感依附和对于拒绝的极端敏感,这促使人们对他人痴迷,比如题主所提到的“从小就缺爱”,正是产生这种焦虑型依恋的原因之一。

2.认知存在问题的人。从认知能力上来说,容易痴迷的人可能拥有更低的认知自控力,使得他们更难以控制那些侵入式的想法。从认知方式上来说,有些人的思维方式过于极端,他们往往把事情简化为二元化的“是或不是”或“好与坏”。举例来说,他们会想:“Ta一天都没发消息给我,肯定是讨厌我了。”

3.自我概念不清晰的人。自我概念的清晰度偏低的人,会将自我概念(“我是谁”)和自我价值与一些外部资源联系在一起,比如社会认可。因此,与另一个人展开关系和获得回应,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这种人看来,自己对对方的付出以及亲密关系中的种种困难,也许都只是提高自我价值的筹码。于是痴恋对于他就是一种利己的行为。

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痴恋?

当你发现自己处于痴恋状态中时,不要一昧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责怪自己,这很有可能也是在你之外的某些因素导致的,比如感情的发展阶段和当前的感情状态。

1.在尚未完全得到的情况下

痴恋和“尚未完全得到”的状态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状态可能包含两种情况:1.还没有完全确定关系;2.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Roccaforte, 2017)。

这些类似于被对方拒绝的行为,会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痛苦感。这些负面感受会进而激活人们大脑中的与”动机、奖赏、成瘾和强烈的需求”相关的系统 (Fisher, 2010)。

2.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时

对于处于痴恋状态的人来说,他们的幻想(fantasy)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自己的痴迷。这些幻想可能是回顾你们两人一起的经历,并为它加上一层梦幻的滤镜;也有可能是想象你们未来的幸福、完美的生活 (Tennov, 1979)。利用这种幻想,人们逃避了他们必须面对的(并且往往是糟糕的)现实生活。

怎样处理痴恋?

痴迷本身并不是一个负面的状态,它可能只是一种充满激情,但却缺乏“亲密度”和“承诺”的爱(Keller, 2011)。它完全可以作为你们在正式确立亲密关系之前的某一个阶段。但这种状态如果一直延续,就会对你和Ta造成危害。它会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并在你们的亲密关系中制造产生于猜疑的不和。

亲密度和承诺是需要在时间和经历的打磨中获得的,健康的爱情是平等的,要求双方的付出。而仅有激情的痴恋,并不一定能在后续阶段发展出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如果这种痴恋一直持续,并影响到了你的生活。那么你需要学会去处理它:

1.对于两人的关系。你要明白你究竟是对一个虚幻的Ta付出热情还是为一个真实的Ta付出热情。题主在刚认识对方几天的时候就陷入了痴恋状态,这种痴恋一部分也是因为不够了解对方而造成的。在那些还不了解的地方,人们往往会倾向于用自己的幻想去填补。你需要有意促进双方的了解和付出,停止为对方身上任何不好的地方寻找借口。

你要打破自己的幻想,去了解Ta真实的样子。在几天之内也许你看到的是一个完美无暇的伴侣,但如果你愿意用几个月去认真了解对方观察对方,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有瑕疵的(但也是真实的)Ta。如果你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节奏,或者在痴恋的滤镜下无法看清对方,听听你身边共同朋友对Ta的评价是个不错的选择。

2.对于自己。你应该看看你符合上面几个原因中的哪一个,也许是你个人的原因,也许是你周围环境的原因,也可能两者都有。题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焦虑型依恋,也认识到了造成它的因素,那么下一步就是摆脱它的影响。这种依恋类型虽然产生于很小的时候,但却不是无法改变的。只要你加以控制和引导,它就能转变为其他更好的依恋类型。

其他的因素也都是可以改变的,尤其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这个因素:当你不再以Ta作为世界的的中心而转向现实生活,使现实生活更加充实美好的时候,也许再转过头你就会发现,现在自己这样狂热的爱一个人是病态的。

你要尽可能改变这些造成你痴恋的因素。如果你觉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做到,也可以去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不如爱得缓慢、清楚一些哦~

以上。

References:

Keller, K. (2011). Limerence: When is it more than heartbreak. Psychology Today.

Tennov, D. (1979). Love and Limerence: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in Love. London: Scarborough House.

Tuckett, D. & Levinson, N.A. (2016). PEP Consolidated Psychoanalytic Glossary. New York: Psychoanalytic Electronic Publishing.

Fisher, H. (1992). Anatomy of Lov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onogamy, Adultery and Divorc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Roccaforte, C. (2017). Limerence and relationship-centred OCD exert a powerful grip of obsessive love. Anxiety Org.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当一对情侣无话可说的时候,该怎么做?

为什么部分人友善且独来独往?

低自尊的人应当怎样自我治疗或调整?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nowYourself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49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男生什么状态才体现出他已经爱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