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化”的美少年,碍着谁了?

本文来自果壳网,地址在这里,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最近,一部强制要求小朋友们看的电视节目出了幺蛾子。节目本身的内容倒是其次,惹了争议的,是节目开始之后铺天盖地的广告,以及请到的一系列“小鲜肉”明星来为孩子们“加油打气”。

于是,很多人不再关注这些强制要求的节目,而是开始数落起这些明星来,最常见的指责就是“娘”“阴柔”“看起来一点也不像男的”。特别是当这些明星和儿童教育的话题相关联起来之后,“这么娘的男性形象会不会教坏小孩子”,“为什么这些人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小男孩看了会不会有样学样,也娘里娘气的啊?”

图片来源:央视

图片来源:央视

更恶毒的攻击先抛开不讲,我们不如先厘清这些问题——所谓的“男子气概”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娱乐明星会“娘”化,以及对于小孩子来说,究竟什么样的媒体形象才是“健康”的?

历史上,男子气概是与支配地位划等号的

现在数量不少的男性偶像,都拥有白净的皮肤,纤细的外表,乃至举手投足间阴柔的气质,或者所谓“暖男”的气场,这些都与历史上的标准男性形象相去甚远。人们长年来似乎都认为,男性就应该是高大威猛,有肌肉线条,说话做事都比较“硬气”,才符合我们的社会规范;而温柔、瘦弱等等,都是女性身上才有的标签。“这些偶像,个个都娘里娘气的,难道不是病态吗?”

然而所谓的“男子气概”,不过也是社会的构建而已。在东亚的国家叙事中,男性-国家-社会构成了一个父权的结合体,无时无刻不在用教化在固化着相应的社会规则。在国家层面,男儿保家卫国、奋勇抗敌、争当“战狼”,而在社会中则是“敢作敢当、勇敢果断”,要有“领导力”,在家庭中则需要承担起养家的职责,做一名“坚强如山”的父亲。相应的,女性需要温柔、隐忍、贤淑,做好“贤内助”,负责哺育、关爱和照顾。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这些说辞,表面上看起来和谐,实际上都是建立在男性在社会的支配角色之上的;那些被描述为男性的美德,是“更高级”的美德。现代女性可以刚强、可以勇猛、可以独立,甚至可以自称“女汉子”(褒义词);几年前李宇春这样的形象横空出世时,社会虽有争议,但追捧依旧盖过了打压。然而,男性却不允许“阴柔”、不允许“娘”,不可以示弱,否则便会遭到指责、轻蔑乃至欺凌。甚至,对于“男性气概”的社会要求,也放纵了这些性格特质中有害的一面,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粗鲁、残忍、不修边幅、大男子主义,或者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导致心理问题。

现实中的性别差异相当有限,并无硬指标可循

今天我们的社会在性别气质问题上的态度已经不那么绝对了,在某种意义上这场争论恰恰是社会标准逐步多元化的结果——换在以前, “暖男”“小鲜肉”气质的人难得成为明星,也就不会引发如此风波。

但这一态度放松,反倒暴露了性别气质领域的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它实际上是武断而主观的,并没有标准。人们大可去说“男人阴柔可以,不要过度阴柔就好”,但怎样才算过度呢?同一个人,有些人觉得正好,有些人就无法接受。这样的争论,注定不可能达成一致。

归根结底,争论不休是因为每个人对气质的理解都不同,而并没有什么外在的客观标准能统一大家的观点。虽然每个人都坚信自己对于气质的定义是“自然”的,但客观的自然并没有提供这样的实证支持。绝大部分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成立。所谓“领导力”“思维能力”“性格”,在男女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男性完全可以是心细的、敏感的,女性也可以是果断的、富有逻辑的。就算是先天的、物理上的差别,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远远大于男女之间的统计差异。女性可以拥有维纳斯·威廉姆斯的强壮肌肉,身材小巧瘦弱的男性也大有人在,从社会性别结构中承袭的刻板印象,反而会让许多正常人生活在阴影之下,受尽歧视和嘲笑。

俄罗斯的金刚芭比。图片来源:新浪体育

俄罗斯的金刚芭比。图片来源:新浪体育

换句话说,打破那些性格上的藩篱,一个人“娘”不“娘”、“man”不“man”,完全可以是个人特质和个人选择。不过,娘系偶像的制造,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偶像变“娘”,究竟是怎么回事?

虽说东亚传统国家叙事推崇男子气概,但肯定不是每个男性都能满足这个标准。阴柔的男性一直是存在的,而且也会得到一定追捧——虽然说范围要远远较小,而且集中在上层社会。“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白净书生,或者“面如傅粉,唇若施脂”的贾宝玉式的美男子,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都和所谓威猛、刚强的“男性气概”相去甚远。在古代,这些上等阶层的人不需要辛苦劳作、也不需要血战沙场(所以多在和平年代出现),且在文与武的二元光谱中占据着文弱、优雅的那一侧。受东亚文化影响的韩国和日本,这样的男性形象也存在着,并在一定范围内被欣赏着。有些流行文化的学者认为,现在阴柔的美男子们,是传统美少年形象在当下的复兴[1]。

不过,这个“复兴”并不是单纯的怀旧。近二三十年,“娘气”的偶像明星多是日本和韩国的舶来品(九十年代的东方神起、H.O.T.和岚便是这个风潮的代表),导致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对于“娘”的批评,也会捎带上对于国籍的不屑和轻蔑。但“娘”的重点并不在于国籍,而在于成熟的娱乐消费市场(日本和韩国最先发展起来),造就了一批对于“娘”的男性形象十分热衷的受众——年轻的城市女性。

偶像团体。图片来源:爱奇艺

偶像团体。图片来源:爱奇艺

正是因为性别气质是建构的,也可以被市场的力量反向建构[2]。从纤细到雌雄莫辩的日本少女漫画,再到融入所谓阴柔气质的韩流偶像,这些文化产品重新定义了许多女性心中的性感和吸引力,摒除了阳刚的男子气概当中富有攻击性、对女性具有支配性的一面,更加温和、容易接近,能够构筑起来一种现实中鲜有的平等关系(甚至更极端地,女性处于支配地位的关系)。这种想象,也会投射到“耽美”上去——男性和男性之间的浪漫爱情能够跳脱传统的男女支配关系,达到一种新的和谐(也因此,耽美文化和真正的 LGBT 群体并无太大交集)。

在东亚的父权结构中,女性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她们在关系中的地位并不平等,而大部分的女性并没有反抗的力量(甚至屈从于这个结构、自我物化),于是倾向于用购买力在相对自由的文化消费中获取这种想象、甚至借用传统文化中的“美少年”形象,这才是“小鲜肉”的流行的根本原因。

话说回来,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偶像,这完全是个人选择,别人并没有理由指摘;小鲜肉偶像的存在少说也有十几年历史,粉丝也早已见怪不怪。问题在于,走入国家级别的媒体,和教育性质的节目挂钩,许多人条件反射地形成了这样的担心——“救救孩子”。

但救孩子的关键,并不在于让他们“不娘”。

“小鲜肉”问题的根本:媒体中的男性形象

很多人担心,“小孩子会盲目模仿媒体中的形象,从而也变得娘里娘气的”;或者,“尽让这些娱乐明星上电视,小孩子还会好好学习么”?

“娘”到底好不好,前面已经讨论了——如果只是个人的装扮或者性格,没啥不好的。但是,对于大量曝光在媒体上的娱乐明星来说,尽管娘并不是问题,“单一”和“不真实”却有着潜在的危险。

青少年的心智虽然还不成熟,但也不傻。他们会主动接受并选择媒体传递出来的信息,并不会一味效仿或者当真。就连那些直接表现血腥暴力的影视游戏作品,都不能明确地让受众变得更暴力,相关研究莫衷一是,更何况娱乐节目了。看动作电影的小孩子虽然会因为好玩而模仿学习、相互打闹、称兄道弟,但是他们并不会认为打人是对的,或者真的就去拜师学武了;同样,几个娘化的偶像出现在电视上,也不会导致家长们所恐惧的“盲目模仿”,至于性向扭曲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然而,媒体的影响却会以另外的方式出现在青少年的成长当中,那就是对于“常态”和自我之间的认知。媒体上出现的形象意味着什么,代表着什么,塑造了怎样的一个社会常态?而我自己该是什么样子、社会又怎么期望自己?

许多研究表明,对于许多青少年男性而言,如果屏幕上出现的清一色的都是肌肉男、阳刚威猛的形象,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些所谓“完美的男性形象”,和社会的规则、结构以及期望结合在一起,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压力——“我够不够man?够不够强壮?如果不够的话,是不是就是不正常?”[3][4]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年轻女性。她们长期接受到的媒体形象都是清瘦苗条或者性感,这会对女孩子的自我认知造成影响。盲目减肥、患上厌食症或者饮食失调,很大程度上都要怪罪当下媒体对于“完美女性形象”的塑造[5]。

因此,媒体上呈现的形象,也应该是真实且包容的。男性可以是阳刚的,也可以是阴柔的;性向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甚至说,男性应该是什么样的性格,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体现出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有的多样性,尊重青少年自己的选择。而打破社会刻板印象、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榜样”(role model),则会帮助青少年们调和社会期望与个人追求,认识到“这样也可以”——比如少数族裔的女性科学家,或者性格温和、侧重家庭的男性,不盲目追求外表和身材,也不因为先天的出身和族群而受到限制。

所以,铺天盖地的小鲜肉偶像的问题,并不在于“娘”,而在于“娘”是否是真实且包容的形象。

或许各个小鲜肉偶像们的素质千差万别,或许各个偶像的奋斗史也会有“行为榜样”的成分在里面(所谓“粉丝滤镜”),然而从媒体曝光的层面来看,标配的磨皮滤镜、被公司和粉丝层层维护的“人设”、商业化的炒作与同质化的潮流,“不真实”可能才是最大的问题。甚至连这些偶像自己,都在商业炒作中被剥夺了做自己的权利,或许他们想做一个黑皮肌肉男,却因为市场的原因不得不屈从于所谓韩式美男,这实在算不上积极。

娘当然没问题,但这并不是我所乐见的“娘”。什么时候,媒体上的形象可以跳脱出这些人设框架,让观者(不仅仅是小孩子)意识到更多可能,更加包容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尊重所有人在不干涉他人的情况下做出的自由选择;我们也不会被一档节目、一种形象、一个价值、一股潮流所左右,或者被一些强大力量(不管是市场的还是行政的)所支配、无处可逃、没得可选——这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

(编辑:Ent)

参考文献

  1. Jung, Sun. “The Shared Imagination of Bishonen, Pan-East Asian Soft Masculinity: Reading DBSK, Youtube. com and Transcultural New Media Consumption.” Intersections: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20 (2009).
  2. R.W. Connell, ‘Understanding men: gender sociolog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masculinities,’ Clark Lectur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Kansas, 19 September 2000, online: http://toolkit.endabuse.org/Resources/UnderstandingMen.html, accessed 24 September 2008.
  3. Fawkner, Helen J., and Nancy E. McMurray. “Body image in men: Self-reported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rs in response to media im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s health 1.2 (2002).
  4. Ging, Debbie. “A ‘manual on masculinity’? The consumption and use of mediated images of masculinity among teenage boys in Ireland.” Ir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4.2 (2005): 29-52.
  5. Grabe, Shelly, L. Monique Ward, and Janet Shibley Hyde. “The role of the media in body image concerns among women: a meta-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and correlational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3 (2008):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