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宗教改革运动毁了文艺复兴?

在人们的心目中,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应该是携手并进的,两者都打破了教廷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都解放了人类的心性,把大写的人从神学愚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在威廉·曼彻斯特看来,事实并非如此,他甚至认为是宗教改革运动及其引发的不宽容的社会氛围,以及接踵而至的混乱、争斗乃至杀戮,毁掉了文艺复兴。他在其讲述中世纪思潮与文艺复兴的《黎明破晓前的世界》一书中写道,宗教改革运动所产生的各种新的教派,都有自己崇拜的教义,都像罗马教会那样无法包容他人的教义,都像天主教一样专制。

马丁·路德之所以能创造历史,是因为他是一个原教旨主义者和耿直 boy,而不是因为他的博学和宽容,因为有着这样特点的人往往成不了大事。路德有着很强的信仰,受到纯粹的、新发现的基督教精神所驱使,任性、固执但无私,非常反对赎罪券在内等一切象征教廷腐化堕落的行为——他的虔诚是直接献给上帝而非教皇的。

但路德同时藐视知识和艺术,认为来自古希腊和罗马传统的知识充满异教气息,而受天主教会和贵族赞助的文艺复兴艺术则有着奢靡的味道,对人们纯洁的心灵构成了威胁。最令当时的知识界感到难堪的是,路德所使用的语言非常粗俗,充满污言秽语,经常使用充斥着“大便”“粪坑”字眼的布道来阐明他与“恶魔”的战斗。然而,这一切对底层人民来说充满了吸引力。

与马丁·路德相比,教皇利奥十世则显得宽容和有教养得多了。他是美第奇家族的族长,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赞助者之一,酷爱文学艺术,尤其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他自己就是位诗人,在对待文学上也足够包容,当读到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针对他的讽刺作品时,也只是一笑置之。

总体而言,梵蒂冈支持并赞助人文主义者搜寻遗失的古典文学,前提是这些文学是要用拉丁语和希腊语写的。大体上当时的知识分子能够自由写作,当然前提也是要用拉丁文写作。教廷对“拉丁语”的执念来自于这样一个判断:只要采取拉丁语形式,文艺复兴运动分子的作品就不会在目不识丁的大众中引发骚动。

以伊拉斯谟为首的作为知识分子的思想家们,通过揭露罗马的腐败,抨击中世纪迷信的大行其道,为宗教改革铺平了道路。然而以路德为首的热血沸腾的改革运动分子们却没有知恩图报。相反,他们认为上帝用简单的、人生来就懂的语言直接和人交流,而且真正的基督徒是鄙弃文学的,甚至是鄙弃阅读和写作的。

与狂热的行动派马丁·路德相比,伊拉斯谟过于高估逻辑的力量,认为受过教育的人都是理智的。他不支持路德的分裂主义极端路线,而更愿意采取一种调和主义的路线。尽管他私下认为传统的宗教只是迷信的东西,但他又想不出能够替代罗马信仰的新规则,来规范社会制度和个人道德。因此,他相信如果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改变天主教的一些缺陷,就能矫正天主教。

伊拉斯谟注定两边都不讨好。当伊拉斯谟声称“礼仪和仁慈”可以实现一切时,路德斥责他为不切实际的梦想家。其他的马丁派教徒比他们的领袖对伊拉斯谟更为刻薄。一些人称他为叛徒,一些人把他叫做领取教皇工资的梵蒂冈走狗。而反启蒙的天主教神学家也早已经对他完全失去了信任,他们将路德的叛教归结到他头上,怀疑他是路德的代言人。来自双方的敌视与日俱增,因为尽管他没有放弃罗马教廷,却也在一直建议天主教改革,与此同时也一直在批评那些藐视教廷的人。

和伊拉斯谟一样,尽管多数人文主义学者赞同宗教改革,但并不认同新教关于宿命论、地狱、恶魔和超自然的神秘观点。在他们看来,这些是中世纪落后的反动思想的象征。路德的一位崇拜者写信给他说:“基督教并没有教你这些诸如‘反基督’、‘妓院’‘恶魔网’‘粪便池’以及其他闻所未闻的大逆不道的词语,更不用说你威胁使用刀剑、流血和谋杀等手段。”

事实证明,路德的正义感是选择性的。路德尽管对被自己鼓吹的教义“煽动”起来的农民暴动不满,但最初对这种矫枉过正的新教极端行为也保持了沉默。这对他曾经的人文主义同路人来说是个不好的征兆。把反对者打成异端、藐视学问、焚烧宗教作品、将古典艺术称为异教而加以排斥,以及采用野蛮的教皇式的独裁手段——烧毁书籍、逐离教会甚至判处火刑,这些行为使得一开始支持路德的人文主义者逐渐疏远了他。这反过来引起宗教改革分子的愤怒和报复。

在宗教革命打响之后,欧洲各地的人文主义者就成了一方或另一方甚至是双方的牺牲品。理智本身就让人起疑,容忍被看成是背叛的表现。路德们受到腓特烈三世和新教卫队的保护,天主教徒可以在修道院、教皇国或神圣罗马帝国众多的圣殿中获得庇护,而知识分子通常没有任何庇护者,甚至有一段时间似乎所有人都针对他们。很少有人在这场混乱中幸免于难,其中有些人如伊拉斯谟选择四处逃亡,一些人被处死,其余的虽然在各种折磨中幸存,但身心被严重摧残。启蒙的、包容的文艺复兴运动就这样被偏执的、充满仇恨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智的宗教改革运动摧毁了。

在宗教改革的废墟上崛起的是王权和民族国家。从一开始,有不少来自统治阶级的路德支持者之所以选择反对罗马教廷,主要不是因为理念之争,而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德国,贵族表现得非常积极,在宣布脱离罗马教廷后,他们的第一条法令就是重新分配辖区内的教会财富,包括土地和修道院。一夜之间,德国很多诸侯的税收都大幅增加。而且在教皇的代理人被驱逐出境后,他们开始自己任命行政人员,从而提高了其在臣民中的威望。王公贵族们第一次在与教皇的博弈中占了上风,这成了民族国家的诞生的催化剂。

为了讨论宗教“宽容”,统治阶层在整个 16 世纪召开了各种帝国议会和大公会议,最后终于认可了教会的分裂。然而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他们只能接受其所在区域统治者的选择,所谓宗教信仰自由还是几个世纪以后的事情。

推荐阅读:《黎明破晓的世界:中世纪思潮与文艺复兴

题图来自 wikipedia(有裁剪)

一个物品如何成为一个全球化商品,一个物品如何促进全球化,一个物品又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制造?「万物简史」这个栏目将从“物品”出发,去看这些“物品”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它关注的内容包括,集装箱香料迪士尼气候折扣,T恤,航海图,武夫,香料鸦片咖啡木材旧衣服,贸易,大豆,宜家阿拉伯,玉米,酒店,黄金,疾病,白银,皮毛石油,天然气,西方文明铁路股票大战汽车,奢侈品,贫困,抗生素,瑞士旅游业通用电气,有线电视,广告,探索频道,商人,车型人民币传教士鸟粪安利,冒险家,蒸汽机,航线,棉花茄子湖广填四川尼加拉瓜运河一汽大众洗浴纽约农业联盟汇丰银行登山港口棉布欧元亚马逊“优先配送”除草盗茶废品Zara 症荒野文化利玛窦的地图皈依者沈福宗黑死病鳕鱼人类基因下南洋红衣大炮经济中的野蛮人福利国家西医的草药机关枪铁皮坦克天花ISIS冷战体育运动海外华人滑铁卢战役朱可夫民国政党东印度公司火炮史迪威创新太平洋战争鸦片战争“西方震撼”中餐欧洲普鲁士阿拉伯民族主义中东战争雷曼倒闭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游日团空气污染英特纳雄耐尔大众江青服满人团队运作日本产业政策绥靖政策纳粹煤炭一战苏联倒塌官司营销“收藏中国”选票印度独立茶叶杀菌萨利机长民粹主义葡萄牙探险队布热津斯基土耳其帝国阿富汗战争911中日关系法币改革红色货币超级版图国货反击战8·19 事件街头抗争清政府救市日本底层社会国共命运“惩越”外交战太平天国秦汉帝国西藏问题大英帝国斯大林忽必烈的“首都圈”倭寇战争中的民主麦克阿瑟的遗产白兰地、朗姆酒与现代美洲苏联电影奥斯曼帝国青年斯大林洋海关宋氏家族1916亚洲的素食主义欧美分歧晚清报人阿富汗清朝新疆财政成吉思汗大交换德国民族主义大清帝国皇家狩猎美国 1927电力之战锈蚀睡眠越南战争里根废墟五卅运动以巴分治以色列桥水基金后工业城市国富论一战1950 年代的美国美军海战微软云计算民族主义自动化英国革命伊斯坦布尔一战种族清洗袁世凯黑奴基督徒、张伯伦枪文化基辛格毛皮贸易广州贸易贸易预期战后日本1940 体制办公室足球内战铁路文化盖特纳……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