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时代到来后,柯布西耶曾说「住宅是居住的机器」,那么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建筑空间又会有哪些发展趋势?

默认题主讲的是住宅。要谈发展必须先要谈谈历史,其实这两百年来住宅的变化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比如功能性的变化。就拿卧室和客厅来说,如果你出生在十七世纪西方的贵族家庭,你的父母的卧室将会非常大,除了床以外还有茶几,椅子,挂毯,银器等等,因为这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空间。

来到十八世纪,即使人们更注重床和睡眠功能,仍然会配备一套软垫椅子,沙发,桌子等家具。用于接待客人,以及举办出生和死亡的仪式(没错,都在卧室里)

十九世纪中叶,客厅已经不是一个新词儿。除了极少数的个例,大部分的住宅都配备了这样一个从维多利亚时代的门厅或楼梯大厅演变而来的空间。而卧室也不再具备待客的功能,变得更为私密,茶几沙发也换成了套装家具,配备了洗衣换衣,储存衣物的功能,与我们现代的生活也更接近一些:

到了二十世纪,中产阶级的卧室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私密的地方。大部分的主卧连接浴室,电话,电视,几乎已经快独立成了单独的公寓。起居室的功能也偏向多样性,休憩空间围绕电视而组合,连接餐厅以获得更大更综合的家庭空间。

但与此同时,中产阶级的父母在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后代之间建立了前所未有的障碍。现在的幼儿通常都有自己独立的卧室,而大多数青少年认为这是一种权利,而非特权。房间本身提供单独的完成作业场所,同时也包括很多电子设备(这些设备曾经只在核心区域提供)。卧室已经成了青少年的私人领地,成了半自治的家庭空间,其边界和中世纪领地的边界一样谨慎。

这就是功能区分越明确,空间属性越单一带来的坏处。我们的生活模式并非就都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状态,一定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所以功能性的变化其实深层的原因还是来自于社会性的因素,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社交模式,社会福利等等。

再举个例子,比如书房的由来:

19世纪30年代,一些父母开始将屋中的一个房间设置为儿童房。儿童房通常位于房子的后面或者最高的顶楼—尽可能地远离成年人的生活(成人生活和噪音等等相互影响)。十九世纪末期,父母有时候会预留第二间儿童房,以作为儿童的游戏房,以提供游戏空间。这个转变被视为美国住宅开始撤销其工作属性,而转为注重培养儿童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这其实是住宅很重要的一次社会属性的转化。

与此同时,机器印刷的纸张使得书本的价格大大降低,中产阶级第一次可以在家中就能接受教育。这为后面的转变铺下了基础。到了20世纪初,随着儿童教育逐渐走出家庭,进入公立学校系统(社会福利),图书馆于是逐渐转移进了房间或者成为了房屋的一部分。这个转变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个性和个人成就的关注。此为住宅的社会属性的又一次转化。

即使我们这么熟知的书房,能得以产生和发展,也是得益于其所代表的个人价值的追求。所以我们再来看家庭核心空间的发展,从主卧客厅,从壁炉电视,其实都和当时背后的社会属性脱离不开关系。至于将来的发展?我也不得而知,但是除了床,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变的。

不仅仅是社会条件,技术革新同样能带来住宅布局的颠覆性变化最有意思的例子是,在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每家每户的椅子都是要围绕一个中心台面来布置的,因为这样全家可以晚上围在一起共享台面上那盏昏暗的中心油灯。直到19世纪末供电的开始,便携式的灯具才被使用。插座的引入,墙壁上的开关使得灯可以被放置在沙发,桌,床等等家具边上。这些都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相比全家抱团,取而代之的是分开活动的可能性,也因此改变了家庭的空间布局。

相似的事情在取暖上也能体现,壁炉和火炉在十九世纪末仍然是大多数家庭的取暖方式。因为这些热源只能加热有限的区域,所以在当时,门或帘(portiere curtains)在保持屋内温度时都很重要。而且点燃壁炉,往里喂柴,控制温度需要多人同时在屋内才能完成,这使得取暖变成了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当集中供暖发明以后,暴露的地板和墙壁(当时没有保温层)仍然会使得室内的温度散失很快,所以地毯,家具必须被放置以阻挡热量的散失。有趣的是,这些传统建筑元素长期以来被使用已经成为了“家”的象征,所以即使在供暖系统完善的今天,家庭成员不需要再挤到一起,可以退回更加私密的房间里获取同样的光线和热量,地毯等元素也被当成很重要的家庭元素依旧出现在家家户户。

所以技术的革新作用在生活方式上,带来的居住空间变化是显著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就否定或忘却旧时的模式。千百年来的人类以各种方式在对抗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各种类型的建筑应运而生,保暖,通风,遮阳等等技术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精华。虽然现如今,技术的进步已经克服了大多自然条件的限制。照明,暖气,空调使得设计师可以将任何形式的建筑置于任何气候中,并且只需依靠密集的能源来保持居住环境。然而20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人提出了这种方式的弊端—成本太高难以为继。可持续的设计师们也在从前人的经验中寻找着建筑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否可以做到节能的同时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也能猜到,下一次的技术革新一定会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 并再次影响居住空间的布局。

所以我个人认为,社会因素技术是左右住宅发展趋势的最主要的两种因素,并且他们都具有时代局限性。

然而就在这个世纪,互联网作为兼具社会属性和技术特征的一个新家庭成员,真正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与之前存在的任何东西都不相似,彻底改变了我们新的生活方式。

我们使用这些先进的通信设备所固有的讽刺之处在于,虽然它们扩大了我们家的范围,以涵盖我们墙壁以外的世界,但它们也越来越多地将我们与家庭内外的其他人分开。我们越从事电子活动,就越不需要与机构,办公室和图书馆的资源和人员直接接触,就越发现自己与家庭成员产生了隔离。家庭开始被我们瓜分成了不同的私人区域,我们对房屋的使用变得更碎片化;我们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容纳越来越多的用途。房屋即需进化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分析未来是件很难而且不可能准的事情,如果我能知道未来如何早就直接买彩票了。所以为什么要讲历史,历史可以帮我们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也给了我们更多可能的选择。所以这个解应该是开放的,是每个人有所悟后所努力创造的,最终形成一个可能和每个人期待的都不同,但是又千丝万缕地相同。所以下面是我大胆的胡诌:

未来的城市住宅单元只会越来越小,基于现在的高房价,以及人们在社会上独立性的增强(婚龄推后,家庭规模缩小等),大部分的小户型,胶囊户型可以满足人的日常需求。甚至只具备卫生间,卧室,超小型用餐的模式。

客厅会被移除,不再隶属于每家每户。其实在家就可以感受到,客厅承载的待客功能其实名不副实,我们一年能有多少天是朋友来访并且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的?如此设置的空间其实是一种浪费,其实有取缔的可能。大部分的年轻人对电视的需求也越来越小,如果VR技术成熟,我想电视会被完全取代。客厅功能成为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公寓提供卫生,舒适,有情调,有食品的钟点型会客空间,只需刷卡就可扣费进入。(有人可能觉得客厅怎么能剥夺?但其实前面也说了,客厅其实也是近代的产物,并非常有的功能。而且就好像以前的儿童教育也是在家进行的,后来一样被剥离出了家庭)

厨房,餐厅会被移除。餐饮以电子配餐式的方式,可以自己任选材料和做法,会在准时送达到住处,口味可以通过每次反馈进行个性化微调。(很多人现在在家也不开火不做饭,叫个外卖就能解决一切。而以后的食品其实完全可以更工业化但也更个性化,而不用每个人自己动手。就跟现在已经没人自己织毛衣了一样。当年停卖毛线的时候我姥姥屯了很多很多,后来也没织完)

AR和VR等技术提供了更好的室内空间感受以及新型社交模式。就好比头号玩家里的场景一样。

要说的话,社会因素最难把握,但是技术还是会有先兆。我前面提到的书房,其实在普及之前,富人家就都有了自己的私人读书馆。同理还有通电和集中供暖。我们大众的生活无非是把前沿科技给普及化,民用化后的结果。所以你看看现在富豪住的宅子啥样,未来民间生活什么样就能大概了解了。

上面是胡说,接下来是现实:

城市化全球化在现在看来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进程。农业用地,自然土地在不断缩小,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人工建造的构筑物。食物的生产离我们越来越远,远到我们以为肉是种出来而非宰杀的。有些人说地球比我们强大得多,不怕人类的作用。但我们确实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侵蚀着地球的地貌,这是从银河系出现以来没有过的。混凝土是一种不可降解的材料。千百年后会依然存在,等待风华。不管怎么样,有些伤害可能已经是不可逆的了。就算一个冰河世纪让生物灭绝,下一个世代的生物可能也不能再在土壤,河流,沙漠中生活,取而代之的是裂缝的马路,残破的混凝土建筑和废渣。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可惜我活不到那一天,幸好我活不到那一天。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乎用户(登录查看详情)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9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