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会有意识地选择强者吗?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和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BSS)主持实验探索了这一关乎人类天性的问题后,结果刊发在了最近一期《自然人类行为学》上,标题很直白地道出了结论——《幼儿青睐赢家,但不是靠暴力取胜的那些》。研究发现,在 1 岁多的婴幼儿还没学会走路或讲话之时,他们已经知道谁是强者,并且会有意识地选择这群人而不是冲突中的落败者了。
此前奥斯陆大学心理学教授 Lotte Thomsen 的相似实验就表明,9 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理解冲突的基本定义。当两个个体狭路相逢时,婴儿们会自动预测体型更大的会战胜体型较小的。
UCI 的研究者则在 Thomsen 提出的基本范式内将实验前推了一步:先用一个“热身”实验展示从舞台两边出发的两个玩偶的目的均是到达对面,然后正式实验开始,这两个玩偶在舞台上相向而行,在中间挡住了彼此的去路,一只玩偶做出一个“鞠躬”的动作后主动挪到一边让另一只先到达对面。将这两只玩偶同时呈现给围观全程的 21-31 个月大的幼童,23 人中的 20 人选择了被让路的,即拒绝屈服的那只。
一系列后续实验(下图)分别探究了同向玩偶不同的速度、一方没有到达目的地、无冲突环境、在屈服行为后中断(即赢者并未继续前行至目的地、双方目的均未达成)几个情况下幼童的选择,以排除其他因素(比如幼童的选择是否取决于双方有无完成初始目标)的干扰。
“你在利益冲突中行动的方式揭示了你的社会地位。在所有的社会动物物种中,那些社会地位较低的个体会主动屈服于更高阶层的。” 论文第一作者 Ashley Thomas 说,这组实验就是在探究儿童是否也会对地位不等的人做出不同反应。事实就是,他们的确青睐地位更高的玩偶。
接下来,研究人员探究了幼儿是否在乎暴力元素在冲突中的作用。第二个实验同样是用两个人偶做示范,只是这次其中一只将另一只暴力推翻以到达目的地。新一批的幼儿被试里,22 中的 18 人避开了赢家,伸手去拿了受害者。也就是说,他们青睐地位更高的人,前提条件是这种地位是受到其他人认可而非暴力获取的。
“我们的研究展现了,人类的一部分天性就是知悉社会地位,9 个月的婴儿可以预测体型大者获胜,1 岁半的幼儿主动选择人们屈服的对象,但即便是这些最年轻的人类,也认为赢家的社会地位和优势得受到其他人的认可。总的来说,我们会抗拒那些暴力践踏他人的霸凌者。” Thomsen 总结道。
这种对“赢法”的关注和倭黑猩猩大相径庭——它们在相似的情境下仍会选择暴力取胜的赢家。
论文提出,这种差别和两个物种对阶层的不同定义有关。非人类物种中,阶层通常被强制性的社会支配(“coersive social dominance”)所定义,但是人类阶层不但包括“强制性”,更包含指引、保护和文化学习。人类幼体对“自愿”服从更为敏感,大概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只有能提供“文化利益”(cultural benefits)的个体才能收获“自愿”服从。相反,使用暴力的个体,这么做恰恰是因为本身的地位没有被其他人认可,这种人往往只能算危险人物。
如果说成人社会中有意识地选择强者可以被归结为成人们多年行走社会的经验,那么经验相当少的婴幼儿也发展出这种倾向,大概只能归结为天性使然了。“我们的结果显示了,那些绑定了核心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准则和动机,可能是扎根于人类天性的,在漫长的数千年里,它跟随着共同生活在文化社群里的人类进化。”
题图来自 Pexels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