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as Chae 是一名 UX(用户体验)设计师,曾在大学时代因为抑郁搜索“如何轻松死亡”,在当时,Google 搜索页的第一条是一串心理机构的电话号码。他觉得这个做法如同随意拿一张医生名片去搪塞求救者,轻浮、懒惰而机械,几乎毫无诚意和人情味可言。最近更令他失望的是,即使过了这么多年,现在的情况与当时别无二致。
在 Chae 看来,一个电话号码与实际有效的救援之间存在三重障碍:第一,有自杀意愿的人本就难以打动,一个电话对他们来说更没吸引力;第二,拿起电话、拨号的额外步骤复杂化了整个过程(万一手机不在身边呢?);第三,与咨询师通上话前,还需要等待好几回合的语音提示,他本人在测试时就挂断了若干次才打通电话。
据他统计,2013 年以来,美国对“自杀”的搜索量一路攀升,每个月有超过 60 万人通过 Google 搜索相关词汇,问题是,只有 6% 的人会点开顶部推荐的热线。在他引用的一项 2017 年研究中,近九成(89%)的自杀未遂者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冲动的,而超过一半的( 52%)的幸存者说,如果在当时得到照顾和支持,他们会有更审慎的考虑。
“这些数据令人毛骨悚然,显然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我们要想出办法,让那些冲动性的自杀意念及时刹车,引导人们主动求助。”Chae 说。
Chae 提出的问题并非假命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有 80 万人死于自杀,每 40 秒即有一人因此身亡。而通过搜索引擎寻找相关信息的人不在少数。 根据 Google资料分析师 Seth Stephens-Davidowitz 在《数据、谎言与真相》一书中的统计,在美国,每个月有 350 万次 Google 搜索与自杀相关,数量是“如何打领带”的 6.5 倍。换言之,每 100 个美国人中就有一名在当月作过相关搜索,其中大部分包含自杀意愿,如“想自杀”及“如何自杀”。
此外,自杀主题词的搜索趋势还和自杀率之间存在显著关系。2017 年针对英格兰和威尔士自杀者的调查也发现,20 岁以下的自杀人群中,有 26% 事前浏览过相关网页,这一比例在 20 – 24 岁的群体中也达到 13%——尽管其中的因果性还未证明,如果在搜索阶段就有所引导,这一情况是否会有不同?
在 Chae 为“自杀”相关词条设计的的搜索页中,人们看到的第一句话会是:“总有比结束生命更好的选择”。Chae 希望这句“引人注意的口号”能够首先控制自杀的念头,并吸引人们来看看有哪些“更好的选择”。而备选口号则写道:“我们只是一个搜索引擎,对这个最难的问题我们不能给出答案,但我们可以帮你得到它们。”
这是因为,Chae 对搜索引擎的定位并非全知全能,毫无根据地提供建议更不负责任。如同其他场景一样,搜索引擎是一个“信使”,作用是“引导人们去找到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员。”也因此,原先的心理咨询热线仍然保留下来,放在醒目位置。
新功能在于,针对不同自杀原因,页面提供了不同的故事或建议。在看过一些研究后,Chae 记下了导致自杀的种种原因,并将其归类为五类:
——关系(失去亲人、发生争执等);
——成就(学术及事业等方面的不利);
——社会(性别不平等、性取向认同、中年危机等);
——身体 & 心智(身体和精神健康、成瘾、暴力等);
——情绪(有内疚感、做出后悔决定等)。
当用户悬停在图标上时,人们会看到更具体的示例。当他们觉得自己的情况不在其中时,可以选择最后的选项——“我想告诉你更多”——并跳进一个文本输入界面,来抒发情绪。根据刚刚选择的不同原因,人们会读到一则相应的故事,它由幸存者讲述,具启发性。
其他方面,设计承袭了 Google 原有的风格,并选择低饱和的、梦幻般的(但不至于朦胧)的几种蓝色,这是因为它们有助于安抚试图自杀者紧张、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在心理治疗中最常使用。
Chae说,自己理想中的搜索页应当真诚,并且充满关爱,而“这个项目只是一个起点”,他期待与心理学、设计、人机交互或其他相关领域合作,进一步优化设计。
在针对网络自杀(cybersuicide)的一系列研究中,另有一些与其内容呈现有关。自杀方法的信息在网上高度可及,当搜索关键词时,排位前 10 的结果中有 54% 涉及有高死亡率的新型自杀方法,近四分之一(22.5%)的年轻人暴露在有关自杀和自残的网络信息之下。有多项研究分别进一步地证实,媒体对自杀的报道与自杀未遂案例同步增长,相关信息促进了自杀人数。社会学家 David Phillips 早在 1982 年便推测,对自杀者的宣传会触发自杀模仿(copycat suicide),其依据是,事故报道后青少年自杀率的增长远高于由偶然因素可解释的比率。这警示媒体,在报道时需要谨慎选择重点。
但今年 5 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似乎又把矛头对准更多内容提供者。其中发现,有自杀意愿的年轻人,会根据其倾向轻重,或闲逛,或有目的地寻找有关自杀的资料。这就涉及到一些中性事实(例如,维基百科)、专业的信息来源(如医疗报告)和其他可能提高自杀风险的“非自杀”内容(如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当然,研究者也顺着这些发现,鼓励各网站对这些内容加以监管。
题图为截图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