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伦敦设计双年展探讨“情绪状态”,这 5 件作品挺有意思

第二届伦敦设计双年展 (London Design Biennale) 9 月 4 日 – 23 日在市中心的萨默塞特宫(Somerset House)举行,主题是“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s)。

情绪是普遍的——不同地区的人们说着不一样的语言,但都能理解喜与悲、笑与泪。“很明显我们生活在一个情绪失控、政治极化的时代,选这个 ‘情绪状态’ 的主题就是反映和直面这种现状。”双年展的艺术总监 Chris Turner 说道

展览胃口不小,想要探讨设计如何影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回应当下全世界面临的许多共同问题。这些作品涉及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可持续性、移民、污染、能源、城市、社会平等。

这个主题内涵似乎比较模糊,“情绪”和“状态”都是很宽泛的词语,容易引起歧义。双年展的评审之一,Paola Antonelli,乐得承认这种模糊性,他也是纽约现代艺术博馆(MoMA)的资深策展人:“这个主题有意思就在于它很开放,模糊性使得很多可能都存在。”

于是,我们看到“情绪”的边界被大大拓宽了,参展作品不仅关注个体的悲喜,也关心一个社群,乃至一个国家的人心动荡和总体性情绪波动。Turner 想让观众思考的是,设计在创造、加强或减缓这些“情绪”状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抛出这些问题几乎等于在提示我们这是一场社会介入性很强的设计展览。“社会介入式的设计(socially-engaged design)能够帮助培养某种共同体的意识,也能协助创造更好的生活 […] 我们想要扩宽讨论的边界,不止于审美或消费主义的范畴,想要更多关注有政治介入性的设计。” Turner 总结道

此次双年展也是整个今年伦敦设计节(London Design Festival)的一部分,设计节将从 9 月 15 日持续到 23 日,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将会是这一活动的主场,不过双年展选择的萨默塞特宫也是值得去的地方,这栋新古典主义风格和维多利亚时期风格兼具的建筑(群)占据了市中心极好的地段,近年来也时常举办各式艺术、设计展览,包括我们报道过的“雾霾帐篷”

这次展览规模不小,用足了萨默塞特宫的楼和中心的广场。参与者来自超过 40 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结合主办方提供给《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的资料,我们只挑 5 个作品来看一下,更多作品移步至此处查阅。

拉脱维亚

《物质到物质》Matter to Matter

这件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条拉脱维亚树木制成的长凳和一面布满水汽的墙。观众们可以在墙上留下任何信息,虽然短短几分钟后就会消失,整面墙又会恢复到先前满是水汽的模样——这可不容易,用了一些技术。这似乎也预示着人类的痕迹总会被大自然所覆盖,观者也许会由此开始思考人类与自然、文化与短暂之间的关系。

同时,这项被评委本届双年展最佳设计奖的作品,也被专家评审们认为是对技术与自然之间互动的一次思考。设计灵感来自于设计师小时候在家乡的经历,那是坐落在波罗的海旁边的一座小城,湿度总是很高,周围是茂密的森林。

设计师 Arthur Analts 向 Dezeen 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观众们一开始比较保守,留的痕迹也很小,后来他们发现真的过一会儿字迹就会消失的时候,就更放松也更自由地在墙上表达了;不过小孩儿可不管,他们一上来就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

希腊

《不服从》ΑΝΥΠΑΚΟΗ (Disobedience)

这件动态艺术作品由两面可以活动的墙组成。与其说是墙,不如说更像一副骨架。那么,它与“不服从”这个通常意义上的政治哲学概念又有什么关系?

原来“不服从”是自古以来形容希腊人性情常用的一个词,最有名的可能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他违抗宙斯的命令将火种带到人间。从现场视频来看,当观众走到这两堵墙之间,这副骨架会随之产生形变,在观众所处的位置留出足够的空间,前后还是较为紧闭的状态。于是当你或快或慢地在骨架中间穿梭的时候,在外的旁观者(服从者)就会看到一个骨架渐变的效果,而身在其中的体验者成了一个打破规则的不服从者,传递出一个讯息:服从与不服从的边界其实很容易被打破,只要走进去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设计师声称,体验者在穿越的过程中,各式各样的情绪都可能会被放大,比如好奇、暧昧(或矛盾)、沮丧、冲动——因为体验者感受到的自然是一个在局限之内的穿越,局限指两堵墙,但同时这两堵墙也受他们的影响在变化。

借此,设计师想要挑战至少这样两个观念:建筑一定是一动不动立在那里的吗?一定是没有感情、情绪的吗?说得更玄一些,建筑设计如何激发某种不服从,可以是不服从的情绪,也可以是不服从的精神,总之,是某种不服从,但同时又不损害构造上的形式。

美国

《面部价值》Face Values

这个装置有点像机场、火车站常见的自助拍摄和打印证件照的机器。参与者的面部表情会被机器记录下来,并且实时展现在屏幕上,等于在 R. Luke DuBois 和 Zachary Lieberman 先前创作的数字作品上再创作了一番,只是此刻参与者的面部表情就是他们的画笔。用表情来控制声音和图像,在这里,平时被机器监控、分析的人脸成了控制者,在与机器交互的过程中,人们也许会试图做一些平日不常见的表情,这些不寻常的表情——按照设计者的猜测——最后会占据这些被记录下来的表情的大多数。

这个设计得到了本届双年展的“情绪状态奖”。

台湾

《被忽视的声音》Invisible Voices

这是一系列影像作品。两位艺术家关注到了一些台湾社会潜在的又很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包括土地污染、代际冲突和媒体操纵。

台湾社会民主化 30 年来,经历了解严、开放党禁,新闻自由和经济自由化。摄影师 Cheng-Chang Wu 记录了这些变化,同时也留意到了主流之外的声音,在快速的城市化和政经格局巨变下,这些声音常常被忽视,但也是真实的存在。

新媒介创作者 Che-Yu Hsu 则关注到了发达的媒体对个人生活实在体验的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被媒体所利用,介入得越来越深,个体的个性和态度反而变得模糊了。艺术家给出的回应是将人做成动画中的角色,并且通过个人化的叙述重建一些生活事件。

中国内地

《重新发现作为共享空间的集体纪念建筑:南京长江大桥记忆项目》Reclaiming a collective monument as shared place: The Memory Project of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 1968 年,是中国第一座“没有外国帮助”下设计建成的现代大桥。这个艺术项目关注到了这样一个标志性建筑在中国人情感谱系中的重要性,也探究了它如何成为中国人共同记忆的一部分。

从 2014 年起,LanD 工作室开始与历史学家和当地艺术家合作,收集整理了南京大桥从设计到建成相关的物件、音频、视频以及记忆的材料。这些材料现在在双年展展出。

展览信息:

Emotional States, London Design Biennale 2018

4-23 Sept

Somerset House, Strand, London WC2R 1LA

供图/London Design Biennale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