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未来科学大奖:……谁是林本坚?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未来科学大奖今天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获得生命科学奖,马大为、周其林、冯小明共同获得物质科学奖,林本坚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来自台湾的林本坚教授尤其出人意料,其获奖的代表性工作正是来自今年因中兴事件被高度关注的芯片领域。当前全球半导体高阶制程所用的浸润式微影技术,便来自他的发明,对于台湾半导体产业的辉煌贡献巨大。

● ●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 林本坚

林本坚是谁?

这可能是刚刚发布的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中最令人陌生的名字。然而,正是因为他的发明,影响了世界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包括英特尔等在内的一大批国际巨头由此舍弃耗资巨大的研究积累追随其技术标准,从此造就了台湾半导体的辉煌成就,对台湾科技业发展贡献巨大。

林本坚,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奖获奖人。https://tech.nikkeibp.co.jp

林本坚(Burn J. Lin)的代表性工作是发明并推广浸润式微影技术,使其成为半导体领域的世界领先者,改变了全球半导体产业技术路径。

摩尔定律大意是指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一般来说,晶体管越小,芯片就越快,耗能更少。

已经成功维持了半个多世界的摩尔定律令世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笨重的大型台式电脑一步步演变到今日的智能手机,设备变得越来越小,而计算能力却越来越强大。推动这一切的背后有许多的英雄,而今天的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林本坚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一位。

具体来说,他持续地推动了芯片制造中先进光刻技术的发展。在光刻中,目的是把画了很多电路的模版进一步缩小放到芯片上,这有点像照相机。到底缩小到怎样的程度呢?比如,一根头发丝的横截面是80微米,也就是80,000纳米,如果用28纳米的工艺,要放下20000个单元。把如此庞大的电路缩放到小小的芯片上,难度可想而知。

2002年,林本坚发明了“浸润式微影技术”,彻底改变了集成电路的生产。这项技术是在透镜和硅片表面的间隙中,用水代替空气以提高分辨率。当时全世界的半导体研发团队都在专注于157纳米波长技术,林本坚创造性的以193纳米波长的光,通过水作为介质,将其缩短至134纳米,震惊世界。他孜孜不倦地通过各种国际研讨会说服同行使用该技术,由此继续将摩尔定律延续下去。

林本坚的父母早先时候居住在香港,在抗战时期逃到相对安全的越南,林本坚便出生在那里。在越南,他一方面接受中国式的教育,另一方面因其父亲曾是一所英文学校的校长,为他学习英文打下了扎实基础。

在高中的最后一年,17岁他到台湾新竹高级中学读书,后来考入台湾国立大学的电机系并获得电机学士。此后,林本坚赴美读书,于1970年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机工程博士。毕业后,他本来想进入一家光学公司,但没想到“误打误撞”进了IBM。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在光学方面的训练倒是在半导体成像方面帮了他很大的忙。这样,从光学设计转到半导体技术,他在IBM不断提高成像技术,一干就是22年。

不过,当时的IBM,他的技术路线并不被看好,而处在研发阶段,谁都不知道哪一条路会成功。当时为了“抗议”公司主流的技术路线,林本坚写了一个大的布告,贴到办公室的墙上,说“X光只是给牙医用的”。他的执拗可见一斑。

当时的IBM有很多人是做物理出身,他们认为,把深紫外线缩到250多纳米,用X光可以做到甚至更低一点。当时的IBM花很多力气去研究X光方面,而林本坚坚持认为,到250纳米之后,光学微影是很有前途的。

离开IBM,林本坚选择了创业,成立了Linnovation,发展与光刻相关的软件以及其他技术。但8年之后,他的最大的一个竞争对手被一家大公司收购,他陷于无力与之竞争的绝望之中。恰在这时,台积电来电话邀请他加盟,经过一番了解后,林本坚欣然应允。

2000年,林本坚回到台湾,加入了台积电。那时,全世界都在走157纳米波长的微影蚀刻的技术,不过,林本坚认为这个技术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需要另觅他途。2002年,他开创性地发明浸润式微影这项颠覆性技术,扭转了技术潮流,成功引领了全世界的半导体研发。

林本坚曾是台积电的研发副总裁和杰出研究员。作为IEEE终身研究员、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他还获得了IEEE Cledo Brunetti奖(2009年),Jun-ichi Nishizawa Medal Award(2013)等奖项。

林本坚说,实际上,他并没有把获奖设定为目标,重要的是他的工作对公司或者技术社区有用,奖励只是一个副产品。从台积电退休后,他被聘为台湾清华大学教授,为培养半导体研究的人才继续贡献其力量。

生命科学奖 | 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

获奖理由:

奖励他们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

李家洋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安徽肥西人,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李家洋院士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途径调控的分子网络研究和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着重于阐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理,并致力于水稻的分子品种设计,培育高产、优质、高抗、高效新品种,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开创性贡献,引领了该领域的国际科学前沿。李家洋领衔的团队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攻关,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精准选出高产与优质的控制基因“组装”在一起,破解水稻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题。该研究成果“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也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 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海南接受凤凰财经采访时发表了对转基因的看法。对于转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通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作物,都是没有问题的。袁隆平表示,转基因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张启发

张启发,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公安,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6年张启发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后留在该校从事博士后工作;1986年回国后在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担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首任院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年担任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主任;200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8年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张启发一直致力于水稻基因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抗虫、抗旱、少化的“绿色超级稻”,其领衔开发的“抗虫转基因水稻”就是绿色超级稻研究中的一部分。

物质科学奖 | 马大为 周其林 冯小明

获奖理由:

表彰他们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马大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美国匹兹堡大学和Mayo Clinic博士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山东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有机合成方法学、化学生物学等。

周其林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编委。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是不对称催化,包括设计合成新型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开发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生物活性的手性天然和非天然化合物合成;手性药物合成等。

冯小明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兰州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医药、农药和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对不对称合成中发展新型优势手性催化剂、新反应和新策略等核心和挑战性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去知识分子网站看一看这些文章:

北生所研究员汤楠获2018年度“顾孝诚讲座奖”

北生所研究员汤楠获2018年度“顾孝诚讲座奖”-资讯-知识分子

扎克伯格宣布提供1250万美元,助推医学成像技术发展

扎克伯格宣布提供1250万美元,助推医学成像技术发展-资讯-知识分子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知识分子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