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的原罪

正是滴滴的设计逻辑,将钟某这种心怀不轨的人挑选了出来,而滴滴开放的乘客信息,又给犯罪份子提供了寻找猎物的充分机会。可以这么讲,滴滴顺风车的设计逻辑,必然导致性犯罪的频繁发生。

在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强奸杀人事件中,一个重要的信息被忽视了。

今年5月5号,郑州顺风车司机刘某华强奸杀害空姐事件后,滴滴下线了顺风车产品,之后,滴滴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顺风车的整顿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将乘客的个人信息,由默认公开,变成了默认关闭。默认关闭后的乘客头像,全都变成了虚拟图像。这样一来,司机就不再能够看乘客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容貌。然后,滴滴顺风车宣布回归。

但是,这一措施并没有维持多久,有众多顺风车司机证实,滴滴在重新上线一段时间后,将默认关闭的乘客个人信息,重新又变成了默认开放。而乘客的头像,也再次变成了真实照片。

再之后的8月24日,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钟某,将一名年仅20岁的姑娘赵某带到深山无人区强奸杀害。

本次遇害的女孩赵某

一家提供出行服务的公司,为什么对开放乘客的个人信息如此心心念念?而这项功能和频繁发生的强奸杀人案,又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2015年4月,滴滴正式进军顺风车市场。彼时,顺风车市场还是群雄割据,一片混沌。滴滴裹挟着自己在出租车市场建立起来的庞大客户群,强势进入。最开始,滴滴顺风车的理念更多的强调公益性,但很快,顺风车的宣传,就把社交,准确滴说,是把异性社交作为宣传的核心理念。

有投资界的人士讲,滴滴的这一策略,是希望自己由一个提供出行服务的公司,变成一个更有想象力的企业。作为一个从互联网企业出身的创业团队,他们太了解国内资本市场的需求了。滴滴并不满足自己做一家成功的打车企业,他们需要为资本讲述更有吸引力的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社交。

滴滴顺风车总经理对产品的描述是“性感”

猛一看,利用顺风车做社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顺风车乘客更多的是年轻女性,而司机多数是中年男性,这一天然的供需结构,简直是许多社交平台梦寐以求的黄金结构。另外,顺风车客观上还提供了一个陌生男女不受打扰的私密空间时段,即便客户对车主不感兴趣,也无法轻易下车。

滴滴的这一策略,可以说是摸准了中国社交平台的脉络。所有做社交的的互联网企业都知道,要做社交,就要吸引年轻女性,平台上有了年轻女性,自然就会吸引男性前来。有俩臭钱的中年老司机们,别说收钱了,免单都愿意。

滴滴顺风车的宣传海报

根据滴滴公布的数据,男车主愿意给女乘客免单的比例高达67%,是男性乘客的两倍,此外,深夜(22:00—23:00)是一天中最容易发生免单的时段。能赚个油钱,还有机会勾搭妹子,这是相当一部分顺风车司机的心理动机。当经济激励不足以刺激供给时,滴滴通过异性社交来拉动需求。

滴滴是个做事认真的企业,既然海报提醒大家搭顺风车可以搞艳遇,就得提供配套的一条龙服务。说干就干,滴滴顺势推出了客户个人信息面对司机开放的机制,以便让司机“挑选”乘客。与此同时,他们还推出了司机评价客户的体系。许多年轻的姑娘并不知道,自己打一次顺风车,她的照片就已经被无数男性司机浏览,评价。这些评价包括貌美,温顺,胸围等等。而且,这些评价,乘客自己无法更改也无法取消。

滴滴顺风车的评价页面

在这一宣传策略的导引下,滴滴顺风车业务高歌猛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打败了所有顺风车市场内的竞争对手。根据滴滴公布的数据,目前滴滴顺风车一年的下单量有3000万,几乎占据顺风车90%的市场。

这世界上有一种成功,总是伴随着深深的危机。

8月24号中午一点许,家住浙江乐清虹桥镇的20岁姑娘赵某要去永嘉参加自己同学的生日聚会,她用自己的手机叫了一辆顺风车,她的妈妈亲自将她送上了车。此刻,这位长相俊俏的姑娘浑然不知,她的危险已经迫在眉睫。一小时后的14点10分,赵某感到有些不对,她给朋友发微信说,“司机开的山路没有一辆车,有点怕”,5分钟后,另一位好友收到其“救命,抢救”的微信,之后,赵某和亲友失去联系。第二天早上六点,赵姑娘的遗体被找到,她被司机钟某强奸杀害后,扔到了六米高的悬崖下。

种种迹象表明,犯罪嫌疑人钟某的强奸杀人并非临时起意。他多次创业失败后从四川来到东部沿海地区做滴滴司机。钟某平日沉迷于赌博,在犯罪之前,他在20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贷款了20多万。一个合理的猜测是,这个输光了的赌徒早已下定决心要干一票大的,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找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儿为他陪葬。

据媒体报道,案发前几天,犯罪嫌疑人赵某就曾经想要对另外一名年轻女性下手,但那名女性看到赵某偏离路线,机敏地强行打开车门跳车才逃离魔掌。

穷凶极恶的赵某,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连续找到年轻漂亮的猎物呢?

显然,这是因为滴滴顺风车重新对司机开放了乘客的个人信息。赵某正是通过滴滴引导性的猎艳信息,准确挑选到了“下手对象”。

惨案发生后,许多网友指责滴滴客服反应过慢,没有及时给警方提供司机的信息。如果我们仔细复盘这一事件,当赵姑娘的朋友们报警时,她其实已经被强奸杀害。即便滴滴的客服当时第一时间将信息告诉警方,这一悲剧也无可挽回。

5月遇害的空姐

事实上,滴滴顺风车的风险,在赵某使用手机叫单钟某接单的那一刻就已经埋下。因为正是滴滴的设计逻辑,将钟某这种心怀不轨的人挑选了出来,而滴滴开放的乘客信息,又给犯罪份子提供了寻找猎物的充分机会。可以这么讲,滴滴顺风车的设计逻辑,必然导致性犯罪的频繁发生。

滴滴顺风车一开始就错了,这是滴滴的原罪。

那么,滴滴是否知道向司机开放乘客的个人信息存在着性犯罪的风险呢?它当然知道,否则五月份的时候,它就不会将其关闭。一位投资界的人士分析到,滴滴之所以铤而走险重新开启乘客个人信息,极大的可能是默认关闭后订单数据断崖式下跌,早已经吃惯了夜草的滴滴,无法忍受顺风车真正回归单纯出行市场带来的估值损失。

你看,这就是所谓的原罪。利用暧昧的异性社交做噱头,即便有女性乘客因此被强奸杀害,它依然像DNA一样流淌在滴滴顺风车的血液里。

许多人也许会问,陌陌和探探不也是或明或暗地宣传异性约会么,为什么陌陌可以,滴滴就不行?

顺风车和陌陌探探最大的不同,在于陌陌探探是线上交友平台,两个异性男女对上眼儿后才会发生下一步的事情,双方自愿。但顺风车是线下封闭的交通工具,只要女乘客上了车,事件的走向基本就由司机把控,这相当于赋予了司机单方面的权利,女性乘客完全做不了主。

更可怕的是,在滴滴猎艳文宣的狂轰乱炸下,那些凭借自己财富想要勾搭女孩子的中年大叔来到了,同时,原本就心怀不轨,有犯罪冲动的特定人群,也聚集到滴滴顺风车市场。杀害空姐的刘某华,还有此次乐清强奸杀害赵某的钟某,都是这类人。他们在滴滴提供的乘客信息帮助下,最终完成了强奸杀人计划。

还有一种说法更具有迷惑性,他们说,相比于传统出租车和黑车市场,滴滴顺风车要安全的多。司机强奸杀人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当钟某下定决心要这么干,这种事件根本无法防范。即便他不通过顺风车,也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干。因此,过分苛责滴滴是不对的。

这种说法也是错的。

首先,滴滴顺风车和黑车相比更安全是一个事实,但这是技术本身带来的红利,并不表明滴滴在安全管理上尽到了足够的责任。多年前,针对出租车司机的犯罪发生率曾经非常高,犯罪行为主要集中在两种,一是抢车,二是抢钱,当时许多地方都要求在司机座位的周围安装铁质护栏,但效果依然差强人意。意外的是,随着GPS技术以及线上支付的普及,针对出租车司机的犯罪率大幅下降,长期困扰出租车司机群体的安全问题,一夜之间解决了。但是,这是技术本身带来的红利,并不能说明出租公司的管理改进和社会治安整体变好了。同理,滴滴公司提供的服务,由于具备信息溯源能力,它比黑车要安全,这是技术本身赋予的,和滴滴的管理努力并无关系。

其次,评价滴滴是否尽责地减小犯罪发生的标准,应当区分恶性杀人惨案到底是系统性的小概率事件,还是这原本就是不该出现的风险。如果是前一种,我们可以适当理解和宽容,不该用个案苛责滴滴,但如果是后者,那滴滴就该承担高昂的代价和责任。

当地救援人员在打捞受害者赵某的遗体

对于绝大多数女性乘客而言,她们选择顺风车,仅仅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出行需求,并没有想把顺风车当作世纪佳缘。但是,滴滴却将出行服务设计成了一个异性社交平台,这种异性社交体系在搭乘出行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而很多女性乘客在选乘顺风车时,对这一切根本不了解,她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装进了一个危险的游戏。更重要的是,这种危险本身,是出行服务不需要的,也不应该存在。正因为如此,不管这种风险的概率有多高,它都是乘客根本不该承担的代价。对这种原本就不该存在的风险,监管的原则应该是零。

8月25号,乐清司机强奸杀人事件发生后,滴滴公司第一时间发了声明。滴滴表示,自己愿意按照法律规定的死亡标准的三倍,为赵姑娘家人提供补偿。滴滴或许认为,他们已经体现了足够的歉意。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美国,惩罚性赔偿可能足以让滴滴破产。但在国内,即便闹到这般地步,最多不就是三倍补偿么?

滴滴对此次事件处理的相关报道

有评论在下面说,“我在和你说安全问题,但滴滴却告诉我,他可以花三倍的价格买我的命”。

你看,如果法律和监管缺位,企业就会为了利润,花钱买你我的命。

END

注: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王志安”,转载请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王志安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