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最后的防线
附近的街机厅老板虽然已退休多年,仍对我当年玩《彩京1945》和《合金弹头》的情景津津乐道。当时,我甚至会反复通关一部作品,甚至在许多场景中故意死去。“你究竟是怎么想的?”老板如此问我,而我只是笑而不语。
其实,在根本不知道“设定集”为何物的年代,我只想仔细注视一下在这些游戏关底出场的庞然大物,它们的造型是如此激动人心,在被主角终结前仿佛将摧毁一切——这些都满足了一个男孩对武器的所有期待。
本文所讲述的,就是这些从未离开绘图板的、庞然大物的故事。事实上,对这些巨大机器心驰神往的不只有笔者一人,自工业革命开始、轰鸣的机器改造了整个世界时,人们便下意识产生了一种敬畏感。
堑壕终结者
1874年,俄国科学家布连纳曾绘制出了一张惊人的蓝图——巨大的“履带式防弹车”,这种车辆由9节车厢组成,彼此就像列车一样用铰链连接起来,它就像蜈蚣一样,可以在崎岖的战场上行驶。同时,该车辆的侧面还安装了装甲,火炮则从前方和两侧的炮位中伸出。在说明书中,布连纳这样写道:“本设计有战舰般强大的防护和火力,必定能在战场上发挥重大作用。”
事实上,布连纳的设想并不是一个孤例。当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技术进步也把人类的想象力推上了新台阶。但和如今追求简约的风格不同,当时的人们强调“大就是美”,公众普遍相信:机器越大,释放的能量也越大,不仅如此,这些机器本身还是一座纪念碑,是人类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象征。
在进入20世纪后,由于复杂的国际局势,这些设想付诸落实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在军事和科幻期刊上,类似的设计已不再令读者陌生。其中一个例子被被刊登在了美国的《河滨杂志》上,其中构想了一场未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一个国家只用了13部“陆上铁甲舰(The Land Ironclads)”就迫使敌人放下了武器,文章的结尾则提到:“体面的文明击败了优秀的战士。”
撰写这篇文章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科幻作家H.G.威尔斯,虽然不是一位职业军人,但他仍富有前瞻性地看到了重型机器的作战价值。在20世纪初,以机枪、重炮和铁丝网为主导的战争形态已经成型,许多战例向世人表明,在枪林弹雨中,前线将变成普通士兵的绞肉机。为减少伤亡,军队迫切需要一种新武器,而兼具厚重装甲和强大火力的“陆上战列舰”,就很可能是它们的表现形式。
走在最前列的是英国,他们的研究成果最终催生出“坦克”这个发明。但在立项阶段,他们曾考虑过众多的方案,其中一些俨然科幻插画的翻版:这些庞然大物重量达到了数百吨,在侧面布置了大量的机枪和重炮。
然而,这些设计超出了当时的技术水平,最终被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取代。但即便如此,在早期的坦克身上,人们仍然能看到“陆上战列舰”的影子——它们安装了大量的炮廓炮和机枪,用侧面对敌作战,同时,它们的名字也是耐人寻味的——“Landship(陆上战船)”。
诞生之初,坦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防护薄弱、火力不足、还经常陷入堑壕:为克服这些缺陷,一些工程师始终保持着简单粗暴的思路——这就是把坦克造得更大。他们计划用质量换数量,哪怕这些坦克数量不多,也可以凭借火力和装甲优势主宰战场。
爱德华·格罗特:战车界的奇爱博士
正是因此,在一战结束后,“陆地战列舰”逐渐从科幻杂志上的插画变成了严肃研究。而在由此诞生的众多项目中,有一个人始终扮演着“教父”般的角色,这个人就是德国工程师爱德华·格罗特。
事实上,格罗特本人的工作经历,甚至比他设计的“陆上战列舰”更为传奇。对格罗特的早期生涯和教育背景,历史学家们几乎一无所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在1920年代取得了工程学博士学位,同时还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一个亲共产主义的左翼党派。
正是这一点,让他很快被苏联政府看中,在1920年代末,他登上了东行的列车,前去为红军设计新式坦克。
在接手工作之初,格罗特便毫不掩饰他对“陆地战列舰”的热情,他的设计无一例外,都拥有强大的武器、厚重的装甲,并采用了多炮塔设计。和许多工程师们一样,格罗特认为单炮塔坦克存在缺陷,它们只能对付一个目标——鉴于复杂的战场环境,他们相信,更好的设计是为坦克安装多个炮塔,这样它们就可以与四面八方的敌人同时作战。
另外这种思路也迎合了苏联领导人的审美趣味:他们需要的不只有武器,还有红色政权的力量象征,正是因此,尽管格罗特的设想完全超出了苏联的工业水平,但他始终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
格罗特的第一个项目便不同凡响,这种坦克被称为TG,即“格罗特坦克(Tank Grotte)”,它的官方编号是T-22,全重达到了25吨,44毫米的装甲可以抵御当时大部分的野战炮和反坦克武器。同时,它还安装了一门76.2毫米主炮和一门37毫米副炮,在当时是破天荒的火力。
但细节上,格罗特坦克却问题丛生,由于亲自设计的电动机功率有限,T-22的炮塔经常无法正常转动,其炮塔内的空间也相当局促,导致许多武器无法正常开火。
1931年,作为一个缺乏前途的项目,T-22戛然而止。但格罗特的团队却没有受到牵连,在他们的影响下,建造“陆上战列舰”的狂热有增无减。其中最著名的衍生品是T-28和T-35多炮塔坦克,战前,它们曾在莫斯科的阅兵式上频繁亮相。
这两种坦克我们不多做赘述,因为它们的故事本身都可以独立成篇。其中前者拥有三座炮塔,后者的炮塔则达到了五座——它们共同构成了战前苏联陆军力量的象征,另外,在工作期间,格罗特还和当时苏联红军的灵魂人物——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也催生了另一些更为前卫和激进的项目。
在他们的影响下,工程师推出了大量的超重型、多炮塔坦克设计,这些设计都源自之前的“陆地战列舰”概念。其中有代表性的是90吨的T-39和100吨的T-42,它们的重量是普通坦克的10倍,火力也相当可观,比如T-39,它的一个分支方案曾计划安装四门107毫米主炮——只要一发这种炮弹,就足以令当时大部分的坦克化为齑粉。
尽管T-39和T-42都没有变成现实,但“陆地战列舰”的设计却越来越激进。1933年,这一系列计划随着“岸防坦克”项目的启动达到了高潮。在红军技术部门的要求下,格罗特于同年完成了草案,这种坦克的重量在500吨以上,一旦爆发战争,它们可以迅速利用内线优势,从一个战略要地前往另一个,抵御敌军舰队的进攻。
然而,“岸防坦克”项目的寿命却非常短暂。因为这类车辆的开销已经超出了苏联经济的承受能力——即使是90吨的T-39坦克计划,每辆坦克也将花费300万卢布,而“岸防坦克”的造价更将10倍于此,至于这笔钱完全可以被用于生产数百架飞机,从而更好地保卫苏联的领土和领空。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专家开始离开苏联,格罗特也不例外。但他的思路却在影响着苏联人,尤其那些看到T-28和T-35后、心潮澎湃的业余设计师们。在爱国情怀的驱动下,一些“陆地战列舰”的设计再次浮现。
另外,这些项目的出现还有两个诱因:首先是1940年的苏芬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苏联人第一次意识到了早期坦克和步兵在混凝土工事面前有多么脆弱;其次是1941年的前线惨败——在刺激之下,业余设计师们渴望发明一种超级武器,用它们一举扭转战场颓势。
苏联人的创意
1941年秋天,苏联国防委员会收到了一封来自斯大林格勒的信,信件的起草人是亚速-黑海机械工程研究院的学生达夫列托夫(Davletov)。在信件中,他详细分析了从一战到苏芬战争的历史,并附带了一张坦克设计图,按照他的描述,这种坦克“能毫发无损地突破一切工事”。
这种坦克的重量极为夸张,达到了2500吨,长度约为40米,宽度则是这一数字的一半。尽管它的主要战场是陆地,但达夫列托夫还在车体后方安装了两个螺旋桨,令其足以在水面上行驶。另外,这头钢铁巨兽还安装了一台15000马力的发动机,据信,它能推动整个坦克达到40公里/小时的速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坦克还打算以原油作为燃料,这样可以直接从油田获得补给。
不仅如此,作为这艘“陆地战列舰”的武器,设计者计划在5米高的炮塔中安装三门500毫米火炮,其射程能达到30公里。除此以外,该坦克还计划装两门150毫米炮和10门75毫米炮,外加4门高射炮和20挺重型机枪。此外,由于有巨大的甲板空间,“陆地巡洋舰”还可以携带18辆坦克。
在附带的文件中,达夫列托夫提出了本武器的使用构想,这就是将“100台‘陆上战舰’部署到离前线250-300公里的地方——这100台‘陆上战舰’还会额外携带1800辆坦克(其中200辆为两栖坦克),另外,这些‘陆上战舰’最多还可以运送4个师的武装步兵。”
按照设想,一旦夜幕降临,这支陆上舰队将开始向前线移动,并在黎明时分抵达。在此之前几个小时,敌军的防御工事将被空军削弱,尔后,这些“陆上战舰”和它们卸下的1800辆坦克将立刻投入战斗,打对手一个出其不意。
达夫列托夫认为,只要两个小时,这种战术就足以摧毁敌军一切防御工事:“随着坦克突破,‘陆上战舰’将直奔对手的抵抗中心而去,用压倒性的火力摧毁之……至于下一个任务是联系空军,用伞兵夺取敌人的首都。”
根据设计者的说法,这些“陆上战舰”几乎无坚不摧,唯一能构成威胁的是大口径火炮或轰炸机,但和多兵种的密切配合会将危险降到最低。不过,更为理想的情况是这些‘陆上战舰’独立行动,比如奇袭防备严密的岛屿和沿海要塞。届时,它会用重炮将目标夷为平地,然后派出携带的坦克和步兵。另外,设计者还认为它可以对付敌军舰队,只不过此时其携带的将不是坦克,而是鱼雷快艇。
当然,在计划书中,达夫列托夫不认为自己的设想会得到专业人士认可,但他认为,苏联政府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一点可以将有潜力的幻想迅速变成现实,在文件的最后,他写道:“车身的构造可以交给造船厂,所有武器交给火炮工厂,传动系统和履带可以交给坦克工业和发动机工业建造。”但问题在于,即使苏联愿意如此,战局也已经岌岌可危,1941年冬天,德国人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前线需要的是更多的T-34,而不是这种夸张的设计。
即使如此,随后几年里,类似设计还是纷至沓来,1942年,另一个方案被提交给了红军装甲与机械化部队总局(GABTU)。其作者——技术中校奥索金(Osokin)写道:“为了帮助祖国打击法西斯分子,我特地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武器——‘坦克巡洋舰’,并希望能引起您们的兴趣。”
与达夫列托夫的设计相比,奥索金的方案更为专业,对性能指标的估计也更为谨慎,同时还考虑了批量生产的可能性,其中许多部件——如部分车体和副炮炮塔,都是从T-34坦克上直接移植的。
正是因此,奥索金的提案走得很远:在转交红军装甲与机械化部队总局之前,整个项目已经得到了乌拉尔军区一些将军们的推荐。在给上级的信中,奥索金对他的项目深信不疑,其中特别强调,任何犹豫不决,都将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奥索金的设计如何?平心而论,其中确实有可取之处,建造也是完全可行的。整个“坦克巡洋舰”具体包括五个部分: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双管炮塔,左右两侧则各有两个履带式驱动单元,同时,每个驱动单元还都安装了自己的武器,动力装置是相互连通的,不过,与达夫列托夫的设计相比,奥索金的“坦克巡洋舰”却不是两栖的,它需要在车体外加挂浮舟才能跨越河流。
“坦克巡洋舰”的各个单元将通过焊接组合起来,内容则划分为不同的舱室,其中前半段是整个车辆驾驶舱,其中容纳了指挥员和驾驶员,在后方则是机械师和无线电操作人员的工作空间。
至于最有趣的环节则是武器装备,其中,主武器是中央炮塔中的双管152毫米炮,在两侧的每个动力单元上还都安装了一座T-34坦克的炮塔。同时,奥索金还考虑了防空问题,为此,他在车体后方安装了一门高射炮、一座自动炮塔和4挺高射机枪。这样一台坦克的全重将达到270吨,并由1500马力的M40航空柴油发动机驱动,其正面装甲有125毫米——足以抵挡大部分德国火炮的轰击。
按照奥索金的设想,“坦克巡洋舰”的战术用途极为广泛,它既可以充当机动炮兵,也可以作为攻坚力量和其它部队并肩作战,突破敌人的防线、摧毁挡在路上的装甲部队。在文件的最后,奥索金为这种车辆想象了灿烂的结局:“它们将支援红军攻向敌人的首都:柏林、维也纳、罗马、布加勒斯特……沿途解放一切被法西斯压迫的人民。”
事实上,这两个两个方案只是冰山一角,按照两位俄罗斯历史学者、同时也是《坦克世界》顾问尤里·帕舍洛克(Yuri Pasholok)和尤里·巴忽林(Yuri Bakhurin)的发现。类似的“陆地战舰”设计有10个以上,以下就是其中一部分:
下图中的方案被称为“移动要塞”。设计者是近卫军空军少校德尔卡赫(Derkach),他在1943年秋天将这一设计提交给了红军空军军事委员会,后者很快又将其转交给了陆军。
以下这个方案的背后有一个极为悲情的故事,其设计者米哈伊尔·伯伊科(Michail Bojko)原本是一名修理工,他的父母、姐妹和孩子都在德军占领区不幸身亡,而他本人也因为心脏病在位于索契的一家疏散医院接受疗养。在当地,他开始了创作工作:“我努力为红军制造强大的武器,用最有力的办法去摧毁一切法西斯匪徒。”
令人遗憾或庆幸的是,这些“陆地战列舰”项目都最终遭到了拒绝,它们的设计蓝图在档案馆尘封了许多年,直到近年来才被陆续发现。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在设计书中,许多设计者都阴差阳错地预言对了一件事,这就是德国人同样正在开发类似的项目。比如达夫列托夫就在设计书中提到:“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那就是敌人也会建造类似的‘陆上战舰’……因此,随着战争进行,谁有更多‘陆上战舰’,谁就将成为大地的统治者。”
P1000和P1500:二战德国的移动要塞狂想
情况的确如此,在回到德国之后,那个曾启迪了无数苏联“陆地战列舰”设计的德国工程师——爱德华·格罗特,从来没有放弃过类似的项目。不过,由于失去了官方支持,他在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的工作,历史学家们已经所知甚少,只知道他申请了一些与电传动相关的专利——这些文件表明,他仍在进行研究,不过,方向已经不再单纯是超级坦克。
但另一方面,格罗特并没有忘记兜售之前的创意,其中一个例子是他于1937年9月在德国军事杂志《机械化作战部队(Kraftfahrkampftruppe)》上发表的文章。其中,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在苏联的活动,尤其是为苏军设计的1000吨级超级坦克项目。由于描述颇为夸张,当时很多人相信,格罗特不过是个夸夸其谈的科学怪人。
在回国后很长时间,格罗特一直都默默无闻,但随着战争爆发,他的命运开始改变,应德国军备和建筑工程主管阿尔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er)的邀请,格罗特加入了一个工业专家团队,由于职责是推动潜艇的批量建造,其职务在当时称得上是举足轻重。
为何一名参加过左翼政党、和苏联过从甚密的工程师,会突然赢得纳粹当局的信任?答案也许和格罗特的政治选择有关,和许多工程师一样,他加入了纳粹党,以求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正是因此,当时纳粹党的缩写(NSDAP)经常被戏称为:“啊,你也想找份工作(Na,suchst du auch Pöstchen)?”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后来代号P.1000的超级坦克,正是格罗特在此期间主动提出的,但事实上,情况也许并非如此:从保存至今的文件上看,是希特勒亲自启动了这项工程,而格罗特只是一个接手者。在1942年6月22日,施佩尔安排元首与格罗特进行了会面,项目正式启动,但由于档案遗失,对该项目的描述大多只存在于第三帝国高层官员的回忆中。毫不奇怪,他们的态度大多是否定和批评的。
德军装甲兵总监海因茨·古德里安后来回忆道:
“此外,希特勒还继续讨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坦克生产……然而,有个观点却在他脑海中根深蒂固——他认为只有厚重的装甲才是绝对必要的。很快,他的幻想变成了对庞大的病态崇拜,工程师格罗特接到了建造一个重达1000吨的、巨型坦克的任务。”
作为潜艇建造工程的顾问,格罗特非常清楚德国海军的军备项目。1942年7月,超级坦克项目进入了设计阶段,在当月17日,格罗特给“大炮穆勒”——即克虏伯的首席火炮工程师埃里希·穆勒博士写了一封信:
“通过施佩尔部长,我从元首那里得到了开发一种重达数百吨的、超级履带战车的任务。可能您已经知道,我是军事装备生产方面的专家。我的计划是为该战车安装鱼雷艇发动机,其功率将达到16000马力……
但另一方面,对连接发动机与履带的传动装置,我仍然需要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并克服生产方面的难题。由于克虏伯拥有大型齿轮箱的生产能力,因此,我希望能向您的专家提出咨询。”
格罗特与克虏伯工厂高层开始了密切合作,正是因此,许多关于P1000工程的通信被保存了下来。而穆勒这种高层人物的参与则表明,德国军工业显然认真考虑了格罗特的设想。
8月13日,在克虏伯公司的总部埃森(Essen),高层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中心议题就是开发格罗特的超级坦克。会上,格罗特阐释了这种该武器的总体概念:战斗全重800吨,长35米,宽14米。其行走系统每侧都有3条宽1.2米的履带,它们接地面的长度为21米,压强为0.54千克/平方厘米。至于悬挂系统和底盘结构格罗特没有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但根据他的推算,其驱动轮的直径会达到3米,大致与一层楼的高度相等。
至于动力系统有两个方案,方案一计划采用大型舰用柴油机,这种柴油机曾准备安装在一种驱逐舰上,最大功率为8500马力。方案2则计划安装8台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的2000马力柴油机,这种柴油机有20个气缸,是一种鱼雷快艇引擎,与前者相比,它在重量上有着显著优势——重量只有不到6吨,而8500马力引擎的重量则是它的10倍。
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方案的源泉其实来自给苏联人的设计,但这一设计的实现,又有赖于技术上的支援。在会上,他要求穆勒拨出一个20人的工程师团队,协助他推进整个项目。对此,穆勒虽然“原则上同意”,但也提出了质疑:因为格罗特甚至还没有拿出初步的图纸,一些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其中一个瓶颈在于武器系统。今天,网上99%的文章,都宣称它将安装从德国战列舰“格奈森瑙”号(Gneisenau)上拆下的283毫米三管炮塔,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从当年的会议记录中可以看出,对如何武装自己的“陆上战列舰”,格罗特最初根本没有明确的想法:他唯一能从德国海军获得的,只有一战时期生产的305毫米舰炮的相关图纸。
随着时间流逝,格罗特制成了“陆上战列舰”的演示模型。该模型的第一个版本是一辆三炮塔坦克,该版本的行走装置和后来的P1000很接近,主炮塔位于车体中央靠后的位置,其中安装了两门305毫米舰炮。另外,在前方,还有两座双管128毫米炮塔,这种火炮和一种德军的高平两用舰炮非常相似。
总体上说,这个版本的坦克和格罗特1933年给苏联红军的项目很像,但也不乏一些新特征,其中包括了倾斜的侧面装甲,这提高了超级坦克的防护性能。
在后续研究中,格罗特又对坦克的布局进行了完善,虽然128毫米双联装炮塔能履行高射炮的职责,但它们却无法对付轻快的单引擎战机——这就需要为“陆上战列舰”安装一些轻型高炮。
在这方面,格罗特选择了HD 151型液压炮塔——一种用在轰炸机上的近防武器。在最终的布局中,“陆上战列舰”计划安装8座该型号的炮塔,其中左右两侧各有三座,尾部还有两座,但这种设计却算不上特别成功,其中有许多死角,在车体前方尤其如此。
1942年9月底,格罗特对“陆上战列舰”进行了重新设计,其中的改变主要是在武器系统的方面,因为此时,技术人员相信,他们可以用一艘受损战舰的炮塔充当该移动要塞的武器。这艘战舰是“格奈森瑙”号,1942年2月,盟军的重磅炸弹击中了该舰的舰首炮塔,造成112人阵亡,令该舰需要数年修理才能重新入役。
在此期间,德国海军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改造计划:其中包括了拆除该舰的三管283毫米炮塔,换装381毫米主炮,拆下的炮塔则可以用在格罗特的超级坦克上,不过由此带来的问题是:283毫米炮塔的全重达到了750吨,即使精简掉一些设备,重量也会超出原底盘的承载能力。格罗特于是修改了炮塔的设计,将安装的三门炮减少到两门。
通过吸取前一设计的教训,格罗特完成了一个全新的“陆上要塞”模型,这次它安装了五座炮塔,另外,由于从德国海军得到了全套的舰炮图纸和数据,因此,这个设计安装的不是假想中的武器,而现实存在的火炮。这不仅适用于主炮和车体边缘的HD 151高射炮塔,主炮周围的128毫米双联装炮塔也有现实原型——这些炮塔来自德国海军的36C型驱逐舰,这些军舰预定于1942-43年开工,但没有一艘竣工服役。
底盘的设计也进行了微调。由于武器配置不同于以往,格罗特决定将主炮塔前移,同时将发动机舱后移,负重轮的直径明显增加,但数量减少到6组,另外,HD 151型防空炮塔的布局也更加合理了。
不过这个五炮塔方案只是昙花一现——尽管移除了一门主炮,但超重的问题依旧存在。格罗特的计算表明,这一设计如果完成,将会突破1000吨的门槛,进而带来巨大的机动性问题。
在此基础上,格罗特推出了第三套方案,该方案一般被认为是“决定版”:其中抛弃了128毫米高平两用炮塔,对车体也进行了重大改动。在1942年10月17日,格罗特向施佩尔进行了项目展示。
10月后,格罗特和穆勒之间的通信愈发频繁,其内容显示,对是否保留128毫米高平两用炮,格罗特还是有些举棋不定:
“我试图在车体后方安装一门128毫米高射炮,来替代潜艇使用的88毫米甲板炮。它的重量当然更大,但这种安排只是一项个人建议,另外,相信您的专家们会找到更轻、结构更简单的火炮作为替代品。”
其中提到了在车体后部安装一门舰炮,而该特征并未出现在第三个方案中。毫无疑问,在此之后,格罗特依旧在对设计进行改进和调整。但遗憾的是,无论是格罗特的图纸,还是提供给施佩尔的报告,都没有在战火中保存下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图纸在10月31日被送往了克虏伯工厂,很可能在轰炸中被摧毁——在战争末期,当地一直是盟国空军的关照目标。
尽管如此,从幸存的文件中仍能推断出P.1000项目最终的性能指标,顾名思义,数字“1000”代表了整个坦克的全重——1000吨,另外,该项目还应具有如下特征:
总长度:39米
最大宽度:14米
最大高度:11米
最高时速:40千米
重量分配:武器300吨;装甲200吨;车体结构200吨;底盘100吨;发动机和变速箱100吨
尽管听起来出乎意料,事实上,当时德国不仅有生产P.1000的意愿,而且确实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虽然建造一种重达1000吨的“陆地战列舰”是一种疯狂的想法,但和两辆长47米、重量1350吨的超级列车炮“多拉”相比,这一设想反而显得相当理智。“多拉”只能在四排铁轨上运行,仅准备战斗阵地就需要3-6周。它唯一一次派上用场是1942年的苏联,取得的战绩和高昂的成本完全不成正比。
正是因此,P.1000项目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它始终遭到了军备部长施佩尔等人的抵制,但研究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944年5月。期间,有文件显示,穆勒等克虏伯的厂方人员越过了格罗特,并接过了整个项目的主导权。
但此时,P.1000建成的希望已经极为渺茫——德国海军已经为283毫米炮塔分配了新的用途。1943年,炮塔被运往挪威的一处海岸炮台,以保护周围的水域。期间,这些炮塔都被拆除了测距仪和部分装甲——就像是预定安装在P.1000上时那样。
虽然P.1000项目已被打入冷宫,但在1943年后,克虏伯工厂依旧在设计更强悍的产品,这个项目有时被称为P.1500,暗示其重量达到了1500吨。但在文件中,这一名称实际几乎很少被使用,因为它的全重实际上要比1500吨高得多。
在相关著作中,其性能始终存在争论。有时,P.1500经常被描述为“多拉”铁道炮的履带版,装甲厚度达到250毫米,并安装了两座双联装150毫米炮塔,同时以四台潜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但事实上,根据近来发现的新档案,该项目在1943年2月时实际有两个版本。
根据描述,第一个版本全重为800吨,安装了一门600毫米重型臼炮;而另一个版本重量为1800吨,安装的是一种800毫米臼炮。其中后者的长度为25米,宽度为12.8米,正面装甲厚度为250毫米,其动力由4台8000马力的MB.501发动机提供。最大时速则只有7千米。
与P.1000不同的是,P.1500项目甚至进入了合同阶段,但即使如此,它的生命依然非常短暂。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Panzermörser Urling”——即“乌尔灵”自行装甲臼炮项目,它衍生自P.1500项目的800吨版本,战斗全重达到了1049吨,至于动力则由两台MB.507型大型柴油机提供。
同时,“乌尔灵”还安装了厚重的装甲:正面装甲150-200毫米,侧面100毫米,武器是一门600毫米臼炮。最高速度预计为10千米/时。该自行火炮的样车原定在1945年1月1日交付,计划建造5辆,最后一辆计划在1946年2月1日完工。
现存最后一份“乌尔灵”的档案落款是1944年6月,当时工程师们正在考虑为其安装燃气轮机——一种在当时很前卫的动力设备。后续的档案没有保存下来,它们绝大部分都在战争末期遗失。
建造“陆地战列舰”的严肃设想便划上了句号,但问题在于,现实中的发明不仅来源于灵感,有时,几经演变,甚至会较其更胜一筹——无论在现实和虚幻世界中,在陆上喷吐出浓烟、碾压一切的机器一直让设计者们倍感兴趣。在战后,德国人仍在致力于建造这些怪物,与它们相比,P.1000和P.1500简直就像儿童玩具。
现实与游戏
当然,这些机器完全是用于和平目的,其使命是开采露天矿山。在1978年,克虏伯制造了当时最大的地面机械——Bagger 288式旋转挖掘机。这台机器最大长度达到了240米,重量有13500吨,可以短时间内挖开数千立方米的土地,另一种并驾齐驱的产品来自德国的MAN公司,称为TAKRAF RB293,它虽然比克虏伯的产品略短,但重量却达到了14200吨。
不过,这些机器也代表了工程技术的上限,因为如果超过这一尺寸,它们不仅要面临运输问题,成本也将超过许多企业的预算,另外,全世界能供这些怪物派上用场的矿山只有少数几个,简而言之,这些巨兽注定稀有且罕见。
不过,在游戏(当然还有动画)中,这些庞然大物却重新找到了登场的机会,毕竟,虚构比现实的束缚更少,另外从画面设计的角度,这些庞大的怪物也有助于增强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另一个因素也许在于游戏本身:打赢了侏儒,或者打赢了巨人,哪种情况更让你有成就感?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有一段时间,开发者们会将boss设定成极为庞大的机械。
“陆地战列舰”何时出现在游戏中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红白机的时代,它们已相当常见,比如《赤色要塞(Jackal)》和《中东战争(Ailkworm)》,在流程的最后,都有一部巨大得屏息的战车作为最终挑战。这种风格和设计后来被街机继承,比如《合金弹头》和《彩京1945》,其中的“陆地战舰”甚至超越了射击体验本身,成了整个作品最大的亮点。
甚至到了3D时代,军事/科幻向的游戏中依然能看到“陆地战舰”的影子。《合金装备:和平行者》中就虚构了一种由美国CIA开发的尖端武器,即“和平行者”,每个“和平行者”包括了三种不同的、由AI控制的载具,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核弹坦克Cocoon,这种坦克可以携带一枚大威力核弹头,平时部署在人迹罕至的地区,一旦核危机到来,它们将立刻自动对敌国实施核反击。
结语
但随着时间流逝,在近年来的作品中,类似的“陆地战列舰”已愈发罕见,因为这一切都要服从于一个尴尬的现实:精密的大型3D模型往往由数百万个多边形组成,由此带来了居高不下的成本;同时,大型boss的设计也极为考验创意,这就缔造了另一个极高的门槛。
虽然这些“陆地战列舰”曾经、并注定继续会让人心潮澎湃,但它们的理念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战争从来不是由一件武器决定的,打赢战争的是那些不起眼、但高效率的兵器——就像是游戏主角的座驾,它们辗转腾挪,最终打败了硕大的钢铁怪物,并在后者残骸的映衬下证明了曾经卑微的自己。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游民星空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