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欧洲“毒鸡蛋”蔓延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在其中作祟的违禁药物是氟虫腈。因为中国没有从欧洲进口鸡蛋,也没有从国产鸡蛋中检出氟虫腈,所以欧洲“毒鸡蛋”只是成为了我们的谈资,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图片来自pixabay
最近,原国家食药总局组织的食品抽检发布了一次结果。在总共619批次的各类食品中,共有5个批次不合格,其中4个批次是鸡蛋,全都是检出氟苯尼考。
这并非个例。随便搜索一下新闻报道,发现光是2017年,就有多起鸡蛋中检出氟苯尼考的报道。比如2017年8月农产品期货网的一篇文章中,作者梳理了全国各地鸡蛋中检出违禁药物的情况:
文中的“多地”包括了河北、重庆、江西、广东、上海、陕西、海南,每个省都有鸡蛋被检出氟苯尼考的报道。此外,还有一些样品也检出了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而它们也是不允许用于蛋鸡的药物。
氟苯尼考是一种高效的抗菌素。跟它的前辈氯霉素相比,它的抗菌能力更强,而毒性更低。从1990年代上市以来,氟苯尼考在禽畜和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跟其他类似功效的抗菌剂相比,它的抗菌范围广,效果更好而且价格还便宜,所以很受欢迎。但是它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期较长,在动物各部分都会有残留。对于肉用动物,人们规定了相当长的停药期,以保证残留量降到“安全标准”以下,而对于产奶的奶牛以及下蛋的鸡就禁止使用。不仅中国这样规定,国外一般也是这样规定。
相对于氯霉素,氟苯尼考的毒性不算高。作为抗菌素,在达到危害人体本身的剂量之前,它就可能破坏肠道菌群。以“长期摄入不破坏肠道菌群”作为标准,氟苯尼考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是每天每公斤体重3微克;如果以“长期摄入不产生毒性”为标准,那么其ADI是每天每公斤体重10微克。因为危害肠道菌群最终也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我们应该依据它来考虑安全性。
在这次检出的四个批次样品中,上海的一个草鸡蛋样品中的含量为198微克/公斤,一个土鸡蛋样品中的含量为125微克/公斤,而海南的一个鲜鸡蛋样品中的含量则高达614微克/公斤,另一个红蛋样品中的含量则是4.26微克/公斤。在其他报道中检出的含量,基本上都在几十微克/公斤量级。
按照3微克/天/公斤体重的ADI值来估算,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可以摄入180微克的氟苯尼考而对健康没有任何危害。按照这些“不合格鸡蛋”中含量最高的那个来计算,每天可以吃接近300克,大致相当于5个鸡蛋,而第二高的样品则超过900克,大致相当于15个鸡蛋。
也就是说,鸡蛋中的这些氟苯尼考,基本上不会达到危害健康的量。
但是,这个事情让人不安的地方在于:这种药物是明确禁止用于蛋鸡的,但在鸡蛋中检出了,并且残留量还很高,说明是养殖户“明知故犯地使用违禁药物”——因为它的用途广泛,所以在市场上可以轻易买到,但在包装上会有明确的使用说明。
当养殖户敢“故意使用违禁药物”,也就意味着他们完全没有遵规守法的意识,“规范使用XX就能保障安全”对他们也就完全没有意义 。
从监管的角度说,在蛋鸡中使用违禁药物已经属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在辽宁,已经有人因此被判刑。
因为添加三聚氰胺,中国的牛奶行业用了十年的时间都没有恢复消费者的信任;因为“随意更改设备和工艺”,中国的疫苗甚至医药行业陷入巨大的信任危机。肆意使用违禁药物的鸡蛋行业,是否潜伏着类似的危机?
本文来自云无心的微信个人公众号,系今日头条签约稿件,媒体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