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左右的人,来谈谈你犯了哪些错误?

可能人到早期中年的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一种幻想:“只要拥有______ , 我就可以幸福。”

像是只要考进大学,我就不再有烦恼;只要有钱,我就可以成功;只要有对象、只要付得起房贷、只要消费得起某品牌、只要孩子上补习班……我就可以幸福。

可等到某天真正达成了那个目标,却发现并不能实现所有美好的期望。

其实,这些东西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甚至大大)提升幸福感。但问题是,它们不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条件。

我们听说美好生活必须具备一些东西,就把所有美好的期望都寄托在一个目标的达成上。不敢放弃,也不敢探索目标之外的东西。我们认为,对美好生活有所幻想(没有被实现的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幻想)并不是坏事,但这种对幸福的单一幻想,可能本身就是一种限制和伤害。

单一幻想是一种残忍的乐观

幻想是一种隐藏的乐观。由于人们有些无法自己产生的“满足感”,需要依赖外界对象才能发生,比如得到一个人的感情、拥有一件物品、进入一种场景。

如果对什么东西感到特别渴望,也是基于相信它们能带来一些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比起不相信,人们看起来更加靠近了“满足”的状态,所以总是充满了乐观和希望感。

但乐观不总是理性的。当我们强烈相信“得到某个东西一定会让自己幸福”,又不曾真的得到(没得到or得到了却没有带来幸福)的时候,幻想和现实就产生了痛苦的落差。

而人类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本能,会不停地将我们拉回幻想里,我们也会再次燃起渴望——为了再一次靠近“满足”的状态。由幻想带来的、虚幻的乐观和希望感是残忍的,它们无限接近真实的满足,却又没有真正的发生。

如果发现自己处于这样的处境:某一样事物在给自己带来威胁感的同时,也带给自己确信感——这种矛盾感,往往意味着此时你就处于一种残忍的乐观性之中

比如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人,觉得必须有孩子而生孩子的伴侣,不敢少赚钱而明明工作环境令自己厌恶的职场人士,显著感到不安痛苦被羞辱却继续不敢离开的人。


这种单一幻想,本身就会让生活陷入僵局

a.过于单一的幻想本身就与目标背离

这种乐观主义在Berlant眼里,对幸福生活的单一幻想是残忍的。因为,如果你特别渴望的幸福,却把“可能性”寄托于拥有某些东西,那么追逐的目标就发生了变化——你的渴求与你的初衷已经违背。

就好像一些人认为“生活的不幸都是因为没钱”,于是拼命挣钱,但幸福感仍然不强。虽然他们的初衷是“获得幸福的生活”,但当他们关注“怎么赚钱”而不是“怎么幸福”的时候,努力的目标本身就发生了偏移。

b.过于单一的幻想容易落空

过于单一的幻想,让“幻想落空”的概率大幅提升。例如有多少幻想亲密关系会持久甜蜜、幻想“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人,被这种幻想无法实现而伤害。在那个金钱的例子中,人们可能会忽视金钱对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也会忽视其他提升幸福感的因素,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1960,荣格幸福五要素)。

c.过于单一的幻想让人难以逃离

有时,人们不敢放弃一样带给自己痛苦的东西,甚至认为一旦失去将无法存活,却忘记“得不到”正是当下给你痛苦的东西。

一个经常举的例子是,你的婚姻伴侣出轨了,伤害了你,但你并不愿意离开ta。因为你觉得,稳定的婚姻是这个社会对于“好生活”的标准之一。如果你离开ta,这对你自身有利,但你却渴望留在这个关系里,因为你不愿意失去参与这种“关于好生活的幻想”的权利。如果你失去了婚姻,你会觉得自己好像不再有对好生活感到乐观的一种基础。——你觉得你需要婚姻,因为你认为你可以通过它得到好的生活;当你的婚姻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痛苦的来源,你却仍然不敢放弃它。这就是残忍的乐观性。

集体对幸福的单一幻想,限制了更多的可能

(Berlant, 2011)

当社会告诉你,好的生活必须具备一些东西:比如婚姻、美貌、财富、孩子等等,这就是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单一幻想。它被深入地建构成了一件“无需质疑”的事情,像是给每个人规划了一份“美好生活的蓝图。”

“美好生活的蓝图””反映了一个社会中普遍的价值观,维持着生活不断再生产(the reproduction of life)。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把幸福的复杂性降为简单

比如,“美好生活的蓝图”不要求你培养对幸福也很重要的、相对复杂的能力,例如对自然和美的的感知、应对世事变迁的哲学或宗教的视角(1960,荣格幸福五要素),而你只要具备另一些东西:像是体面的工作,就可以拥有幸福。

不得不承认,按照传统范式去生活,看起来省事且安全。(因为探索性的生活不仅耗费精力还有可能会失败)但安全的路径,并不能保障人生从此无虞地走下去。

a. 担心打破幻想失去幸福的筹码

但一个矛盾之处在于,模板式的规划不可能符合一个人的全部需求。当认知到这一点,人们就陷入到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失去里——如果你选择舍弃它们,你就偏离了社会的主流轨道,你仿佛因此失去了一些对幸福生活感到乐观的筹码、甚至就失去了一些幸福的可能性;如果你选择坚持它们,痛苦就已经在日常生活里发生。

或者,有些个体即便尝试质疑这种幻想,也仍然会感受到它对自己的影响力——大龄未婚的人无论曾经多么洒脱,或多或少都感受过压力;那些觉得素颜一样很美的女生,还是会选择做微整形(想把自己打造成素颜美女),她还是没有摆脱“好的生活”的幻想中对女生的描绘。

b.为了维持幻想,放弃更多的可能性

很多人会因为“美好生活的蓝图”里没有书写其他一些可能,于是自然得选择放弃更多的可能性——他们害怕偏离蓝图,从而成为被幸福抛弃的群体。就比如一些女生害怕“被剩下”,哪怕结婚其实不能带来安全保障,不结婚也未必就不能在老年继续找到恋爱对象。

人们追求着活成蓝图里的样子,为此放弃了诸多种可能性的探索。而实际上可能在那些可能性里,他们曾有机会真诚地感到快乐。比如学习一个冷门的专业,爱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人,在“合适的时间”不选择结婚生子,女生不愿意变“漂亮”,不花钱成为一眼看上去就是中产阶级的人。

我们因为幻想度过了许多个不幸福的日子,在僵局中苦苦坚持,反而与很多真实幸福的可能性失之交臂。

如何在现实和幻想的裂缝中,寻得新的可能性

Berlant还认为,人们意识到幻想的破灭,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正是因为人们发现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通过那张传统的蓝图实现个人幸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这个集体的幻想已经出现了重重裂缝,已经不足以支撑人们毫无怀疑地一往无前。她认为我们所处的僵局,正是新的世界在酝酿的转换期。

a.探索幸福更多的形式

尊重生活的不一致性,但是赋予当下可变的、不一致的体验更高的认可。改变生活可想象的内容,重新定义什么是“过得好”,是极端重要的。人们应该对幸福有着更多元的想象,找到更多的幸福的类别。因为,美好不止一种可能性,不必盲目仰望其他人的成就,不要盲目追求别人告诉你的所谓的幸福。

这个社会应该不要再认为财富、昌盛、积累、亲属是生存的基础。我们要找到更多好生活的可选项——因为有了更多的选项,人们不必再害怕丢失“必须有的一些东西”。

当我们充分遵循内心的声音,做出忠于自己选择的时候,才能不被欲望钳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b.让幸福切实发生在当下,而不是靠幻想无限接近

幻想像一层布那样隔开了现实与我们自身。它帮助我们脱离和抵御当下的痛苦感受,在黑暗中保持希望和乐观,却不能令痛苦真正消失

它把对幸福的体验投射在未来,让人无限接近未来的幸福——却无法到达幸福,因为真正的幸福只会在当下这一刻发生。

每个人都被赋予生活的更高自由,也自我赋予更多的可能性。真正的希望感,来自每个人都被赋予生活的更高自由,也自我赋予更多的可能性。来自人们的自我突破,放弃残忍的乐观性,学会接受自己生命中有过的悲剧,也学会从当下(而非未来)作出关于自己生命的选择。

“他们说,山的那边有幸福。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出发,归来时泪眼磅礴。”

——幸福不在幻想里,幸福也没有唯一的样子。

以上。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学专业回答,请关注:KnowYourself知乎专栏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最理性的暗恋是什么样子的?

有哪些常人不知道的「常识」?

人在迷茫时该干什么?

戳此免费领取:心理学习资料包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nowYourself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530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