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饮是否会伤胃?“啤酒肚”是怎么来的?真相是这样的

今年的夏天有点邪门,有的地方连续暴雨,有的地方一如既往地高温。与夏天相伴的,自然有各种消夏饮食。冷饮与啤酒,无疑是其中最具有号召力的两种。然而朋友圈里的种种传说,让许多人想吃又怕吃。吃喝本来是件愉快的事情,却让人们纠结不已。

图片来自pixabay

图片来自pixabay

冰激凌、沙冰、冰镇饮料、冰镇西瓜……这些食品在夏天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冰冷”堪称是中国传统养生最重要的禁忌,甚至于许多大媒体还满怀崇敬地追捧着“老中医禁止家人吃冰饮”之类的“养生范例”。

养生大师和养生爱好者们能够列出一堆吓人的理论和后果来告诫人们不能吃冰饮,诸如“伤肾”“伤胃”“宫寒”“伤肝”“痛经”等等,尤其是“现在没事,等你老了就知道了”之类“战无不胜”的万能理由。

身体对于低温饮食会有一定的反应。喝冰饮、吃冰激凌之后,身体的感受会跟喝了热水不同。但是“有影响”并不意味着就危害,人体毕竟是一种恒温动物,对于低温饮食有自己的调控体系。经过短暂的调整,很快也就恢复正常。

简而言之,不管冰激凌、冰水还是其他各种冰凉的饮食,只要自己吃了觉得舒服就可以,完全不用纠结“冰冷”影响健康。

啤酒或许是销量最大的消夏饮料。撸串喝啤酒,是最接地气的消夏方式。

人们经常说喝啤酒会长出“啤酒肚”。

啤酒肚跟啤酒不直接相关,但“喝啤酒”这个生活方式,确实容易导致肥胖。

首先,啤酒的热量并不低,“液体面包”的称呼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啤酒的热量来源于酒精和没被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在不同的啤酒中,酒精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差别比较大,一般都在百分之几。酒精代谢产生的热量不会被人体利用,也不会转化为脂肪,但是会代替基础代谢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身体燃烧营养物质产生热量。啤酒中的碳水化合物虽然只有百分之几,但是人们喝起啤酒来往往以瓶为单位,一顿下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也就相当可观。比如喝两瓶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的啤酒,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就有36克,非酒精热量也超过140千卡了。

更重要的是,喝啤酒的时候往往还伴随着下酒菜。不管是撸串、小龙虾、还是海鲜、凉拌肉,或者仅仅是油炸花生米,都会不知不觉地吃下许多。

图片来自pixabay

图片来自pixabay

吃得多动得少,自然就化为肥肉堆在了身上。虽然啤酒不是“直接罪魁”,但其他的食物都是追随它来的——“啤酒肚”的锅让它来背,它也不算很冤。

更需要注意的是,啤酒、水产品、凉拌菜中的各种内脏、肉串等等,都是痛风的高风险因素。如果是高尿酸和痛风,就更需要节制了。

虽然说冷饮的“冷”对于健康没啥危害,但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好喝的饮料”往往都需要相当的甜味。如果用蔗糖,通常10%左右才是大多数人喜欢的甜味。天热的时候,很轻易地就喝上一两瓶,一天下来,有的人能喝上好几瓶。如果每天总共喝上1升,那么就摄入了100克左右的糖,是膳食指南推荐控制量的2倍了。如果要通过跑步来消耗掉的话,一般体重的人需要6-7千米才行。

本文来自云无心的微信个人公众号,系今日头条签约稿件,媒体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