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学者要在北京做一系列电影展映和对谈,主题是万隆精神

很久没有人谈论“万隆精神”了。在新闻搜索引擎里输入“万隆会议”,最近的消息来自 2015 到 2016 年之间,正好是万隆会议 60 周年之际。

但 8 月 5 日至 8 日,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 | 北京(“哥大全球中心”)将连续 4 天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电影展映活动,主题正是关于“万隆精神”。包括李陀、刘禾、汪晖在内,一些海内外的顶尖学者会在活动上露面。

官方新闻稿称,这一系列活动是为了“追溯遗失的万隆精神,反思在全球化时代下世界的未来发展”。《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未能联系上哥大全球中心询问活动的筹办过程和具体语境。

3 场电影将在 4 天里陆续展映。5 日放映的是吉洛·彭特克沃 1966 年的作品《阿尔及尔之战》,这部纪录片风格的电影被认为是欧洲批判殖民主义的代表作,背景是 1950 年代的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和法国的镇压。这一场的主持人李陀是 197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极为活跃的作家和批评家,曾和北岛一同创办文学杂志《今天》。《南都周刊》曾有一篇关于他的颇具深度的访谈

7 日放映的是帕特里克·古兹曼 2010 年的纪录片《故乡之光》,它叙述的是智利沙漠中相隔不远的两种寻找:天文学家将望远镜对准群星,当地妇女则在寻找被皮诺切特政权杀害的亲人的骨骸。这一场的主持人钱颖是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助理教授,她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的独立影像;另一位主持人魏然是专长拉美研究的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8 日放映的《土狼》由塞内加尔导演迪吉布利尔·迪奥普·曼贝提拍摄于 1992 年,它改编自迪伦马特的小说《贵妇还乡》,讲述的是在一个衰败的非洲小镇里,一个衣锦还乡的女人引发的关于金钱与正义的故事。

除了电影展映环节,一些著名学者还将于 8 月 8 日举行一场“思考亚非联盟与合作”的研讨会。这正是 1955 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的主旨。那场会议被认为是反殖民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去年夏天,哥大全球中心也曾在北京举办一系列关于影像的活动,当时的参与者除了学者,还包括余天琦、王久良等纪录片制作者——你可能听说过他们的作品《中国梵高》和《塑料王国》。他们关注的同样是底层人的生活。

题图为电影《阿尔及尔之战》(1966),来自:豆瓣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