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犬之王:狼
一提到野生的犬科动物,人们首先能想到的大概就是狼;一提到代表荒野精神的动物,人们容易想到的还是狼。大家都知道,狼是家养狗的祖先,所以不管是作为天然的狼还是驯化后的狗,再也没有哪种野生犬科动物与人类的整个文明史相生相伴,再也没有哪种野生犬科动物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影响,称它们为“野犬之王”,当之无愧。
严格地讲,全世界只有一种狼,经常也被叫做“灰狼”,它们是现存最大的野生犬类,也是分布范围最广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从中国的东部到西欧再到北美洲,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到炎热的印度都有狼的身影,而且全世界的狼长得都差不多,很容易识别。除了这位之外,其他名字里带“狼”字的,都不是真正的狼。之所以管那些动物叫“狼”,正是因为狼给人类的印象太深刻了。
单独一头狼的捕杀能力很有限,但是成群的狼就可以捕杀像美洲野牛这样体重达1吨的巨兽,这使狼群跻身于和狮群并列的地球顶级陆地捕食者之列。现代狼的进化与智人的进化差不多是平行发展的,狼群的社会形态和原始人类的很相似,而且人与狼也长期捕猎相同的猎物,所以狼可以说是和人类一起长大但关系不很好的一位兄弟。
人们虽然害怕和痛恨狼,但是成功地把一些狼驯化成了狗,成了人类最好的朋友。狗可以看做是一类特殊的狼。即便是家养的狗,如果经历了战乱、动荡,变成了没有主人的野犬,长此以往,它们的野性也会回归,变成捕杀野鹿野羊甚至吃人的猛兽。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里的《狗道》,就精彩地描写了狗的“狼性”回归。这种重返自然、重拾野性的野狗,现在在阿拉伯等地区也能看到。
狼有一个亲戚,叫埃塞俄比亚狼,或者西门狼(根据拉丁文名称),只生活在北非埃塞俄比亚高原,个子比狼小,皮毛发红,身材优美,性情平和,主要捕食高原鼠类等小动物,是非洲唯一的狼,可能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狼。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狼喜欢嗥叫,那么狼嗥是在做什么呢?其实狼嗥是狼群宣示自身存在、划分领地的一种和平、简便的方法。不像人类用语言文字来沟通,狼群不太可能在树上钉一块门牌号,它们要通过时不时地嗥叫来告诉其他狼这是它们的“家”。狼嗥的“信息量”很大,这个狼群的数量、年龄情况、性别情况、身体状况、活动范围等等,其他的狼一听便知。通过嗥叫来宣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狗咬狗、一嘴毛”式的直接冲突。“与狼共生”10余年的英国专家肖恩·艾利斯(Shaun Ellis)在波兰的一个农场做过试验,每次听到远处野狼的嗥叫,就用广播大声播放另一个狼群嗥叫的录音,让远处的狼群以为这里已经“驻扎”了一个很大的狼群,就不敢过来滋事,结果当地的狼与农民就相安无事了。
狼除了嗥叫也会吠叫,声音跟狗吠完全一样,只是成年的狼很少吠叫罢了。现如今,每次去动物园,我们都能看到一群热情的游客围着几头安静的狼在嚎,搞得狼莫名其妙,旁人看了也非常尴尬。虽然说去看野兽的时候可以适当爆发一点“野性”,但如果比狼还不文明,那就太不文明了。
PS:狼嗥到底什么声?这是冬天我拍到的北京动物园的狼群嗥叫——两头健壮的老狼先叫,旁边笼舍里的小狼也跟着叫:
https://www.zhihu.com/video/951034715273162752
叫“狼”不是狼
说完了真正的狼,再来说说“冒牌”的狼。首先是珍稀的“大长腿”狼:鬃狼。鬃狼的脖子和后背后黑色的鬃毛,体重约四五十斤,来自遥远的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野生犬科动物。它们身材极苗条,按照身体比例,有犬类中最长的腿,是名副其实的“大长腿”。鬃狼的头像狐狸,南美很多土语里就叫它“大狐狸”,但是它们与我们熟悉的狼和狐狸的亲缘关系很远,与南美洲其他更加奇怪的犬类关系倒是较近。
鬃狼不捕杀大型猎物,喜欢吃各种小动物和水果,而且水果可占到食物的50%。有种水果叫“巴西狼果”,就是因为鬃狼爱吃这种果子。鬃狼不成群,喜欢独来独往,是害羞的夜行性动物。鬃狼在动物园里难得一见,即便在北京动物园的笼舍里,它们也经常躲在屋里不出来,有幸看到的朋友要好好欣赏。
那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仿佛缩小版的狼,叫黑背胡狼,它们和狼有亲缘关系,但不是真正的狼。常看自然纪录片的人知道,这家伙出镜率很高,在非洲大草原上,往往等待在狮、斑鬣狗、猎豹的旁边捡拾碎肉。其实黑背胡狼既是食腐动物也能很好地捕杀鼠类、兔子、鸟类、羚羊等各种小动物,即使关在动物园笼子里,人们也能感受到它的机敏和灵巧。因此,黑背胡狼几乎成了“机会主义”的代言人,“机会主义”这个词也表达出黑背胡狼的聪明和适应力强。黑背胡狼有个亲戚叫侧纹胡狼,身体两侧分别有粗的黑色纹路,在北京动物园没有展出。
叫“狗”不是狗
在鬃狼的笼舍旁边,是两种鬣狗。常看自然类节目的人,都很熟悉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种看似猥琐的动物:斑鬣狗。它是最大最强悍的鬣狗,成大群时可以与非洲狮抗衡,是非洲最成功的食肉动物之一。然而鬣狗不仅不是狗,而且压根不是犬类,在分类上是独立的鬣狗科,可能与猫科动物的关系更近。大家在北京动物园能看到两只斑鬣狗,很可能是一公一母。
现在自然类节目讲斑鬣狗的很多,大家对它们的特点已经不陌生了,比如让它们闻名于世的巨大咬合力——它们的咬合力超过虎狮,被它们咬过的牛腿骨,就像被斧头劈开的一样。由于能咬碎大骨头,它们吃下去的钙质很多,排泄物往往是近乎白色的。过去东北有句土话,形容食肉兽,叫“吃红肉拉白屎”,用在斑鬣狗身上再贴切不过了。游客们可以看到它们圆球状的、白色的排泄物。
在斑鬣狗笼舍旁边,还有一种重要的鬣狗:缟鬣狗,也叫条纹鬣狗,因为身上有老虎一样的条纹。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唯一生活在非洲之外的鬣狗,而且分布非常广,从北非、阿拉伯地区、中东到靠近中国的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尼泊尔都有,但中国境内没有。仔细看,缟鬣狗的表情很有趣,经常给人诡异微笑的感觉,受惊或者兴奋的时候,会展现出经典的“炸毛”动作,把从脖子到后背的一排长毛竖起来,显得自己大很多。跟斑鬣狗一样,缟鬣狗有很好的“牙口”,能轻松咬碎大骨头,凭借这一“特长”,缟鬣狗与豹、狼这样的猛兽抗衡时,有时能占据上风——在BBC的纪录片中,阿拉伯的缟鬣狗单枪匹马抢夺狼群的猎物,那些狼害怕被它咬伤,都主动躲开了。斑鬣狗和缟鬣狗代表了鬣狗家族中比较凶猛强悍的类型。
不少自然类节目(尤其是翻译外国的)常把斑鬣狗称作“土狼”,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土狼“另有其狼”。真正的土狼生活在非洲南部和西海岸的荒漠和半荒漠,是鬣狗家族的最小的一种,身上也有条纹,能释放防身的臭味,主要吃白蚁,是一种温和羞怯的动物。北京动物园没有展示,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里,我们能看到土狼的标本。
顺便介绍鬣狗家族里最后一位:“棕鬣狗”。它们浑身披着棕黄色乱蓬蓬的长毛,总是一脸忧郁的样子,颇似鬣狗界的“流浪狗”。但是和缟鬣狗一样,棕鬣狗也具备强悍的咬合力,爆发后攻击力也很强。北京动物园也没有棕鬣狗。很有意思的是,虽然现今中国境内没有任何一种鬣狗,但是在遥远的史前,中国不仅生活着众多的鬣狗,还可能是鬣狗的大本营,国内博物馆里的诸多化石就是证据。
亚洲野犬
看到“亚洲野犬”四个字,可能不少人会疑惑:这是个什么东西?在中国文献里,这种动物多半被称为“豺”,也叫“豺狗”。“豺、狼、虎、豹”是中国民间所谓的“四凶”,这四种动物的名字放在一起,几乎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成语。
豺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发红色的毛皮,所以也别名“红狗”。它在“四凶”里排名第一,甚至在狼虎豹之前,是有原因的。大群的豺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它们疯狂攻击猎物臀部、掏出肠子、撕破肚子的场面也令人胆寒。豺的体力很好,与狼相比拥有出色的弹跳力,即使在动物园的铁笼之内,也可以蹿得非常高。豺虽然有时被叫成“豺狗”“豺狼”,但是不会狗吠也不会狼嗥,却能从嗓子里发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声音。
上古时候,人们见到豺群大量捕杀野兽,将猎物堆在一起以备过冬,将这种行为“拟人”化,认为豺是在进行祭祀活动,并以此作为狩猎季节开始的标志。比如《礼记·王制》有记载:“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也就是说,看到水獭捕捉了大量的鱼,看到豺群堆积了大量猎物,就说明此时水里、山上猎物已经富足,人们也可以进行狩猎活动了,这倒是非常“环保”的做法。
豺在中国的知名度不低,可是识别度不高,在动物园里见到它们的人基本都不认识,这也反映出了它们的稀少。实际上,在中国,强悍的豺早已成为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2013年,在四川大邑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发现了豺的踪迹;2017春,在甘肃也发现了一群9只健康的豺;近年来发现豺的地区还有云南、陕西、西藏、新疆各省。然而,国内这些零星发现的豺,与豺喜欢动辄十几只、几十只成大群的生活习性相比,仍是少得可怜。
多姿多彩的狐狸
看过《疯狂动物城》的人都会对其中的两种狐狸深有印象:一种是一身红毛的“男主”,一种是小小个子、大大耳朵的白毛狐狸。前一种是“赤狐”,后一种是“廓狐”,它们都可以在北京动物园犬科动物展区见到。由于电影《疯狂动物城》,这两种狐狸也成了动物园里人气旺盛的家伙。
我们平时所说的狐狸,一般就是指赤狐。它有着发红的美丽皮毛,尾巴尖是白色。根据最新的研究,赤狐已经“打败”了“野犬之王”狼而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陆地食肉动物,它们分布在整个北半球,甚至在伦敦、纽约、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里也能见到,而且它们在城市里生活得很滋润。因为赤狐的分布太过广泛,所以几乎全世界的人一想起狐狸,想到的都是它。
赤狐能够如此成功,要归功于它们超强的适应性,在城市里的赤狐进化出强大的免疫力,可以依靠捡食人类的垃圾为生;野外的赤狐会大量捕食鼠类等小型动物。冬天,林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老鼠喜欢在雪下面活动,赤狐看不到老鼠,只能靠敏锐的听力,听出老鼠具体在什么位置,然后一跳扑上去,咬住老鼠。这种捕食方法需要高超、精准的技巧。科学家认为,赤狐可以借助地球磁场精确调整跳跃攻击的角度,抓到积雪下面的小老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可以借助地球磁场进行捕猎的陆地动物。
廓狐,也叫耳廓狐,顾名思义,这种小狐狸有着非常大的耳朵。廓狐是世界上最小的野生犬科动物,个头和小的吉娃娃犬差不多,而且脸比吉娃娃还小。它们生活在北非和西亚的沙漠里,吃能抓到的各种小动物,甚至包括毒蛇和蝎子。廓狐超大的耳朵可以在白天帮助身体散热,也可以敏锐地侦查到蝎子、昆虫的动静,浅色的皮毛可以反射沙漠白天炽热的阳光,细密的茸毛可以抵挡沙漠晚间的寒冷,小体型则有助于它们在资源匮乏的沙漠地区生存下来。
廓狐因为《疯狂动物城》而声名远扬,不少人还想买一只当做宠物,但不经批准就购买和饲养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违法的行为,而且并不是什么动物都能适应家养环境。所以,喜欢廓狐的朋友倒不如常去动物园看一看。
结语:尚待探索的犬科
当今,人们对野生犬科动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过去消极的往往变成了积极的,最典型的例子是狼。传统观念认为狼是吃牲口甚至吃人的害兽,人们对狼大多是痛恨的。现在,狼变成了荒野的代表、野性的象征,富于各种正面的内涵,出现了“狼爪”“七匹狼”之类的品牌。至于“豺狼”两种动物的合称,过去一直被当作坏人或者敌人的代名词,然而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豺是什么东西了。再如狐狸,以前它是偷鸡摸狗的代表,是“狡猾的狐狸”,现在则变成了“聪明的狐狸”,成了动画电影明星。究其原因,除了自然保护观念的深入,主要是这些动物的数量跟过去比都变得很少了,所谓“距离产生美”,大概如此。
其实,大多数犬科动物适应力很强,环境稍微宽容一点,就可以生存得很好,比如近年来赤狐、狼这样的动物数量正在增长,慢慢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之中。但是,像豺、非洲野犬、埃塞俄比亚狼、鬃狼等动物,仍处于生存的险境,需要妥善保护。有一点值得注意,相比狼、赤狐这些知名度极高的动物,或者相比猫科动物,那些珍稀甚至濒危的犬科动物,知名度往往极低。比如在北京动物园,相比虎、狮、美洲豹、猎豹甚至欧亚猞猁笼舍前的热闹拥挤,鬃狼、豺等珍稀犬科动物真可算得上“门庭冷落”,往往只得到偶尔路过的游人的不经意的一瞥。因此,游客在动物园看到这些“狐朋狗友”的时候,除了在一旁嗷嗷嗥叫或者试图扔火腿肠喂食之外,不妨抬头关注一下说明牌,大致了解您看到的究竟是哪里来的什么动物;而动物园在公众的知识普及方面,也不应仅仅满足于挂出几块并不显眼的牌子,在动物形象品牌开发方面还可以有更多作为。比如在纪念品方面,可以不局限于大熊猫等几个万年不变的固有形象,也不要仅仅考虑热卖程度,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宣介手段,打开更多人的视野。
(完)
——还是跟上一篇一样,结尾来个彩蛋,我自己画的狼,祝看这篇文章的人狗年大吉——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莫予应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