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 Quick Draw 吗?那个脱胎于 Google AI Experiments 项目的小玩意,现在有了打开微信就能玩的小程序版本——猜画小歌。
猜画小歌依然是我们熟悉的玩法,点击「开始作画」,系统便会给出一个词汇,我们需要在给定的 20 秒时间内尽可能生动地在白板上将给定词汇画出来。
在我们作画的过程中,AI 会跟进当前白板上的内容进行实时「猜画」,猜对就算得是 AI「解锁」了这个词汇,可以过关进行下一题。
由于引入了微信账号体系, 猜画小歌和原版 Quick Draw 以及 Auto Draw 相比还引入了等级和社交元素:等级越高,给定的词汇就越难用简笔画具体地描绘出来,AI 猜画的难度也就相应地变大了。
除了主界面的全网画家排行榜,我们还可以在「我的画作」里回顾自己已经解锁过的「词汇」和解锁方式,点击具体的画作还能看看别人是怎么过关的,其中有神笔马良,也有灵魂画手……
那在这个过程中 AI 是如何猜画的?
这里,Google 用到了 sketch-rnn,一种能够基于笔触绘制常见物体的循环神经网络(RNN),这个模型通过一个包含 5000 万张矢量绘画的数据集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还特意加入了无关的线条、多余的画面元素等「噪音隐向量」来对其进行干扰,让这个算法模型建立起自己对描绘主体关键特性的认知,从「看画」变成了「会画」。
最终,就像猜画小歌告诉我们的那样,「在默默观察大家的画作之后,小歌学会了时钟的画法」
所以如果硬要说这个游戏有什么小技巧,派小队的经验是:找特点、别偷懒。不然 20 秒的时间转眼即逝,你就只能一边急得跳脚一边听着 AI 嘲讽你的绘画水平啦……
最后,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 AI 是如何猜画的,下面这些文章值得一看。
参考资料:
- Quick Draw – https://github.com/googlecreativelab/quickdraw-dataset
- Exploring and Visualizing an Open Global Dataset – https://ai.googleblog.com/2017/08/exploring-and-visualizing-open-global.html
- Teaching Machines to Draw – https://ai.googleblog.com/2017/04/teaching-machines-to-draw.html
- A look at one billion drawings from around the world – https://blog.google/technology/ai/quick-draw-one-billion-drawings-around-world/
- Drawings in the Cloud: introducing the Quick, Draw! dataset – https://cloud.google.com/blog/big-data/2017/12/drawings-in-the-cloud-introducing-the-quick-draw-data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