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少年”,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2018世界杯赛程接近尾声,也许你记不得每场比赛的比分、进球的球员,但八成会记得那几个精神污染级的魔性广告——你可能并不愿意记住它们,却还是被无情洗脑了。
这些魔性广告的共同特点是:毫无逻辑的内容,洗脑的广告语,疯狂的出现频率。为什么世界杯的广告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人人都唱“脑白金”的时代?洗脑广告又是如何影响观众的?它们真的有用吗?
图片来自pixabay
广告的首要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攫取住我们的注意。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只有被注意到的信息,才更有可能被进一步理解、记忆,从而再影响人们的行为。 特别是在世界杯期间,人们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主要在球赛当中。想要在短时间内让人们注意到到与球赛不相干的商品信息上,一些怪异的问题、反复的画面、短促的口号,自然就成为抢夺注意点的“短平快”的途径。
洗脑广告的另外一个法宝,是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内。这种重复效应是利用了心理学上的纯粹曝光效应。
1968年,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发现,仅仅是简单重复曝光一样东西就会增加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在他的实验中,他给说英语的被试呈现不同的中文单词不同的次数,从零次,一次,两次,到二十五次。之后,他让被试猜测这些中文单词是具有正面还是负面的意义。他的实验结果发现,人们看到中文单词的频率越高,就越会猜测单词的意义是正面的。也就是说,单纯增加一个事物出现的次数,就已经可以提高人们对事物的喜爱程度了。
罗伯特之后的心理学者,又进一步验证了纯粹曝光效应的适用范围。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几个样貌类似的女性在一个大学课堂上分别出现0, 5, 10, 或15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这几个女性并没有什么接触。在学期结束后,研究者让学生对几位女性的熟悉感,相似度,和吸引力打分。结果显示,学期中出现次数越多的女性,得到的吸引力打分越高。
洗脑广告的另一大特点,是有朗朗上口的广告语。这些广告语往往短促押韵,听几遍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把它刻入脑海中,有时候还会跟着附和。这种方式是采取“思维阻断技术“,让人们放弃大脑中逻辑思考的部分,使用自动加工的部分,从而更容易接受广告语中的信息。类似的例子还有军队里整齐划一的口号,能在你还没来得及仔细思考其中内容的深意,就已经接受了其中的信息。
洗脑广告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固然,他们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获取了人们的注意,可能通过纯粹曝光的方式把广告词根植到了人们心中。但疯狂的营销造势,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
根据初步的数字统计,这些洗脑广告的效果也有限。更好的广告,应当是从人们更理性的大脑部分入手,再加以有情感共鸣的讲故事的方式,在吸引注意力与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中间找到一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