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粉丝来后台问我们要如何辨别一个人有没有说谎。有多项实验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普通人辨识出谎言的准确率大概是50%——跟瞎猜没什么区别。一项针对超过2万人的研究显示,他们当中只有50人(千分之二点五)能够依靠肢体语言或微表情,做出准确性超过80%的判断,大部分的人只是如同掷骰子一样碰运气而已。
很多人都看过美剧 “别对我说谎” (Lie to Me),剧中痞痞的男主Lightman博士擅长通过脸部微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识别谎言,比如他提到,男性说谎时的典型动作是摸鼻子。
该剧由行为学专家、“微表情”理论的发明者Paul Ekman指导制作,似乎提高了不少可信度。不过,剧中的这些关于“微表情”的技巧,真的能帮助我们识别谎言吗?真正的FBI探员又在使用什么样的方法看出破绽呢?
今天我们来聊聊“测谎”。
研究说,“微表情”并没有什么luan用
上世纪70年代,Paul Ekman第一次发表了关于“微表情”的研究。“微表情”指的是那些无法用肉眼观察的表情,它十分短暂,往往只持续0.04-0.07秒,如果要观察的话,需要通过高速摄像机。他认为,这些细小的表情可以泄露人们的欺骗行径。
我们都知道,不善于说谎的人,往往会在撒谎时不自觉地眼神闪烁、脸红、结巴、手心出汗。
但Ekman认为,即便是那些看似镇定、有一张“扑克脸”的人,在说谎时也会不自觉地产生紧张、愧疚、有时甚至是愉悦的情绪,这些情绪是很难隐藏的,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你脸上的微表情或者肢体语言会泄露天机。
那么,学习这些微表情的判断方法真的有效吗?
一个2010年的实验专门调查了收看Lie to Me 的观众,对比了他们和一般人的测谎能力是否存在区别。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被试中,那些努力运用从Lie to Me学到的测谎技巧的观众,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平均准确率达到60%,而一般人的准确率为65%。这两个数据说明,通过Lie to Me自学测谎的观众,与普通人的测谎能力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大家最好还是抱着娱乐的心态,看看就好。)
Aamodt 和Custer则研究了那些专门接受过微表情/肢体语言观解读训练的警察,发现他们其实与普通人一样,有着大概50%的判断准确率,他们只是比一般人更相信自己有看穿谎言的能力罢了。
为什么辨别微表情并不可靠呢?这是因为,这些技巧大多聚焦于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的异常特征,譬如脸微微泛红,局促地笑,或者较高频率的眨眼。这些研究都存在着一个假设,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撒谎的行为会不由自主地激发一些情绪,并表现出相似的身体反应特征。正如Ekman博士的理论提出的:“人们说谎时的特征具有普遍性。”
但实际上,心理学家们后来发现,这些看似可靠的特征其实不太管用。有的人说谎就紧张得笑出声,有的人却会脸部紧绷;有的人说谎时会与你对视,有的人却眼神闪烁。——也就是说,从来都不存在一部有关肢体语言的辞典,能够在普遍意义上定义出人们的表情代表了什么。Thomas Ormerod指出:“每个人说谎时的小动作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譬如在警察局接受审讯,或者面临多人质询时),人们可能会表现出异常的肢体语言,只是为了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因此,那些通过微表情来识别谎言的技巧其实太过绝对了。
那么,真正的FBI是如何测谎的?
研究者认为,尽管我们不能通过微表情和肢体语言来看穿谎言,却可以用谈话的方式来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的Ormerod和Coral Dando列出了以下几种可以用来识别谎言者的谈话技巧,这些方法都已经在实际的FBI和警方的审讯过程中得到运用。
1. 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
因为撒谎者只是暗示了一个广泛的故事框架,他们的描述往往缺乏细节,因此,让他们开放地描述更容易露出破绽。不要使用是非题,一段故事中的漏洞会比单纯的“是”或“否”更容易被识别。
比如说,当你怀疑男朋友晚上去打游戏时,不要问他:“你晚上去打LOL了吗?”,而是换一种方式来问:“你晚上都干了些什么?”。当对方说自己在xx大学工作,而你表示怀疑时,你可以让对方介绍一下自己每天去上班的路途,和在大学工作的经历。
假如对方打算说谎,那么接下来他就必须得编故事。而在编织谎言的过程中,他极有可能会被自己的谎言给绕进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谎言要用千百个谎言来修补”。
2. 问一些让对方出其不意的问题,或让对方使用倒叙。
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Aldert Vrij运用了“认知负荷”理论来改良审讯方法。这一理论是说,无论人类大脑能处理的信息量是多么巨大,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在某一时间点都只能进行有限的思考,在同一时间段内的认知资源(cognitive resources)是有限的,我们很难“一心二用”。
所以,如果在一般的思维过程之外增加额外的“思考”,就会产生认知负荷(cognitive load),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费脑子”。举个例子,当一个人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的时候,如果认知资源大部分用在了打电话上,放在开车上的认知资源不够,就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应用在测谎上,撒谎者在应对他人的询问时,就处在“一心二用”的状态,不但要编造故事,还要考虑措辞,他们非常担心所编造故事的一贯性,所以倾向于反复使用那些考虑好了的字眼和语句。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问一些无关的、在对方意料之外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分散对方的认知资源,增加对方的认知负荷,从而使得对方难以维持谎言的逻辑性。譬如,跳出案件过程本身,突然询问嫌疑人在案件发生时的感官体验,或者了解案件之后所做的事。这些技巧会让对方更容易原形毕露。
关于增大认知负荷,还有一个很好用的技巧就是:让对方用倒叙的方法来叙述事件的经过。这对说谎者来说是一种陌生的叙事方式,会极大地增加认知负荷,当对方费劲地倒叙时,再去编织谎言就显得很困难,容易自相矛盾。
这一点已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Aldert Vrij曾做过一个实验,其中说谎者和说真话者各占一半,他们被要求以倒叙的方式复述他们的说法。之后,同一批观察者观看了记录整个问询过程的录像带,并对这些说法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如果说谎者平铺直叙,谎言被辨识出的正确率只有42%——甚至在平均值之下。但如果说谎者是在倒叙,谎言被辨识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达到60%。
3. 观察对方的自信度,适时发出挑战。
当说谎者认为他们掌握了主动权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长篇大论。然而,一旦他们感觉到不对劲(或许你问到了关键的地方),他们就会变得沉默或者支支吾吾,这是因为,他们开始感觉到无法继续掌控对话的发展方向,所以不愿意多说。
所以,在谈话过程中,如果对方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态度转变,我们就要考虑对方是否在说谎了。在谈话的最后,你可以尝试挑战对方的信心:“为什么我该相信你?”无论对方说了什么,再问一遍同样的问题,“你还是没有回答我,我为什么应该相信你?”接下来,再仔细聆听应答。有人可能会表示,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相,而撒谎者极有可能会表现过度,气急败坏地指责你不愿意相信他们,甚至扬言用人格担保。这时,你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节追问。
4. 关注和确认对方叙述中微小的细节。
你可能还记得,当警察想知道嫌疑人与一个案子是否有关时,一般会问:“xx日xx时你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然后通过查证证词的真实性,来判断嫌疑人的可靠性。如果嫌疑人在一些细节上出了错,那么他的证词就会露出破绽。
而在生活中,当你的男/女朋友说晚上在加班的时候——你就可以问:“谁在陪你一起加班?你们叫了哪家外卖?加班从几点到几点?”这些细节很容易就能通过调查来证实。
5. “放长线钓大鱼”,不要急于拆穿。
有研究者认为,撒谎者是否能够欺骗成功,依赖于他的听众是否愿意相信Ta。因此,如果你很快就发现了一处逻辑上的矛盾,也可以不要立即拆穿或纠正,而是假装自己已经相信,这样,撒谎者可能会抖露出更多的破绽,出现一个接一个的矛盾。
最难识别的撒谎者,是自己都信以为真的人
上述谈话技巧的有效性在实验和现实中都得到了充分检验。Ormerod在机场安检人员那里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准备了一些假的“旅客”,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编造他们的行程,然后去到机场,与其他真的旅客一起排队接受盘查。当这些“旅客”被盘问的时候,就会说出自己编造的行程试图骗过工作人员。事实表明,使用以上谈话技巧训练的工作人员,判断对方为真假旅客的准确率,比使用肢体语言作为标准的工作人员的准确率高出20倍,能够排查出70%的“假旅客”。
而在对真正的联邦调查员的研究中,当探员们通过策略性的问题引导对方讲故事,而不去刻意关注肢体语言时,这些探员能够以平均90%的准确度成功识别出作弊者,其中有人甚至达到了100%的准确度。追踪研究表明,即使是新上手不久的探员,也能够做到80%的成功预测。
研究者认为,说到底,有效运用这些技巧的关键要求的是提问者保持开放的心态,切勿跳入预先设定的结论之中。仅仅因为有些人看起来手足无措,或是极力回想起某些细节,并不能够证明他们有罪;相反,更普遍的不一致性和矛盾之处才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不过,有趣的是,很多老练的撒谎者更有可能识别出别人的谎言。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者Geoffrey Bird及其同事设计了一个实验,让被试在游戏中识别彼此是否在说谎。结果证明,那些平日里关于扯谎的人更能发现谁在吹牛,可能是因为他们更熟悉那些撒谎的把戏。
最后,最难识别的撒谎者是什么样的?是那些自己都信以为真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上述的识别方法可能都完全不能奏效,因为他们已经活在了谎言里。
友情提示:以上技巧请适度使用,请勿基于过度猜疑,引发家庭纠纷 -.-
以上。
以及,今天这么早就推送了,我们的X生活,你们懂的(≖ ‿ ≖)✧
(真网友回复:小编说这么早推送是因为有X生活。我们要和小编聊几句:
1,问一些开放式问题:小编今晚X生活是怎样一个流程?
2,问一些出其不意的问题,并让对方使用倒叙:小编平常没有X生活,怎么突然就有了?
3,观察自信度,适时挑战:小编你今晚是用双手创造X生活吧?
4,关注和确认微小细节:小编最喜欢X生活的哪个动作?为什么?
5,假装相信,放长线钓大鱼:小编我相信你了。能不能继续讲讲对未来X生活的规划?)
References:
Aamodt, M. G., & Custer, H. (2006). Who can best catch a liar? 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detecting deception. Forensic Examiner,15(1), 6-11.
Carney, D. R., & Banaji, M. R. (2012). First is best. PloS one, 7(6), e35088.
Ekman, Paul & M. O’Sullivan. 1991. Who can catch a liar?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 (9), 913-920.
Kleinke, C. L. (1977). Compliance to requests made by gazing and touching experimenters in field setting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3(3), 218-223.
Levine, T. R., Serota, K. B., & Shulman, H. C. (2010). The impact of Lie to Me on viewers’ actual ability to detect decep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37(6), 847-856.
Miller, N., Maruyama, G., Beaber, R. J., & Valone, K. (1976). Speed of speech and persua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4), 615.
North, A. C., Hargreaves, D. J., & McKendrick, J. (1999). The influence of in-store music on wine selec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4(2), 271.
Thomas C. Ormerod, Coral J. Dando, 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 Toward a Psychologically Informed Method for Aviation Security Scree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5, Vol. 144, No. 1, 76–84
Iris Blandón-Gitlin, Cognitive-load approaches to detect deception: searching for cognitive mechanisms, Science & Society, Volume 18, Issue 9, p441–444, September 2014
Timothy R. Levine, Diagnostic Utility: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s and Replications of Powerful Question Effects in High-Stakes Deception Detec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4) 262–289
Michael G. Aamodt, Who Can Best Catch a Liar?: 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Detecting Deception, Forensic Examiner Volume:15 Issue:1 Dated: Spring 2006 Pages:6 to 11
KY作者 / 张瑾 叶文婷
编辑 / KY主创们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学专业回答,请关注:KnowYourself知乎专栏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有哪些「年轻人最好要接触」的东西?
戳此免费领取:心理学习资料包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nowYourself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