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收到一位工作三年的读者来信。刚刚辞职的Ta说:
“在进入职场后,我每年都在换工作。我很容易在工作中感到受挫,遇到的领导都不是很器重我,又常遇到严厉的上司,会批评我PPT没有对齐之类的小事。我总想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但事实上事业的发展没有提升,工作三年了还是跟应届生的感觉差不多。我觉得不甘心,自己的底子明明很好,学校专业都不错,不想就过着这样平凡的、没有头绪的人生。我该怎么突破这样的局面呢?”
在后台我们经常收到类似的对于工作问题的咨询,他们大多都非常年轻,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挫折,进入职场可能是他们受挫的开始。而与此同时,我身边又有很多前辈会吐槽一些年轻人在工作领域的表现,认为他们太过骄傲、不够踏实,需要太多的关注,却不愿意埋头苦干。
很多时候,人们在职场上遭遇的瓶颈,与他们心中不曾意识到的一种问题相关,这个问题叫作“特权感”(sense of entitlement),它被证明在更年轻的人群上表现得更加显著,也成为了一些人“成就受阻”的动因。
所以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什么是“特权感”,它是如何在我们身上发生作用,在多个方面造成负面影响的。
特权感和它的危害
特权感被定义为:一种稳定的、广泛的感觉,拥有这种感觉的人会认为,自己理所应当比他人得到更多的东西,享受到更特殊的优待(Campbell, et al., 2004)。
特权感会对我们自己和他人都造成危害。
1. 特权感会阻碍我们的人生发展
特权感高的人认为自己理应得到优待,因此,他们会特别不能接受批评和失败。当他们失败的时候喜欢不作为,不接受他人的意见,也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失败的原因推到别人身上。他们不愿意承认是因为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而造成了负面的结果。
比如在工作中,一个特权感高的人可能会在自己犯了错误、造成公司利益受损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选择逃避、不去面对,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工作能力不足的人。也有一些人,在成年后的世界里受阻,发现自己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成就,会采用的一种说法就是“我现在不成功,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都是因为我父母犯下的错”,或者“我就是因为自己起点太低,所以怎么都拼不过别人”。
这都是因为,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陷、有局限的人对他们来说太难了。然而在生活中,能否诚实面对自己的缺点,能否在造成负面结果时勇于承担责任,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逃避和推卸,是我们不断取得自我突破、成长和成就的关键。也因此,如果没有能够突破自我,随着年龄的增长,特权感的拥有者会遇到越来越多成就受阻的时刻,因为他们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有很多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调节,他们会感到非常痛苦,并可能因此而变得消沉或放弃努力。
2. 特权感会阻碍我们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
自大(Grandiose)是特权感的一种核心特质。一个特权感很高的人,会认为自己的需求优先于他人的需求,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品质都比他人更加高端,自己理应得到快乐和成功。在与他人的沟通中,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这种优越感来。(Ackerman & Donnellan, 2013; Boyes, 2013):
a. 他们的心中有着深深的优越感,因此,他们会没有心理负担地伤害他人的利益和情感。
对那些和自己不一致的人和事物,他们会脱口而出进行嘲笑、贬损。他们也认为,自己完全有理由令他人不愉快,甚至会享受那种刻薄吐槽别人的感觉。脾气温和的人则是他们嘲笑的对象,他们会认为,那些人都是“老好人”和弱者。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饭局上,当一个人觉得一道菜不好吃的时候,普通人可能会说:“我不爱吃这道菜,你们吃吧。”而一个特权感很高的人会说:“这种菜是人吃的吗?”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其他人。
他们也会没有心理负担、不假思索地打扰或者麻烦他人,比如反复取消预约、改变约会时间,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人的计划都应该围着自己打转。
b. 因为认为自己理应得到更多,特权感高的人会秉持“双重标准”,他们所要求的权利与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对等的。他们会用更高、更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而认为自己不必受这样的标准束缚。
比如,在公共场合,他们可能会忽略那些为他人舒适度考虑的规则,比如,在电影院里忽视“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把脚放在椅子上”的标识;但如果他们自己想要安静看电影,旁边有人发出噪音,他们则会非常愤怒。
以上这些,都是特权感高的人可能做出的伤害行为,因此,他们在人群中往往是不受大多数人欢迎的,也很难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重要的是,由于那种“理所当然”的感觉深植在他们心中,他们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完成了对他人的伤害和冒犯。那些和他们走得越近的人,越容易因为被苛求、被嘲笑、被双重标准对待而感到受伤,但特权感高的人作为伤害的一方,却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做出了伤害。
3. 特权感会影响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
但与此同时,一个特权感高的人,真的会沉浸在膨胀和喜悦中吗?他们自己能够过得快乐吗?研究证明恰好相反,特权感并不会令我们开心,而是会给人带来长期的失落(Nauert, 2016; Harvey & Harris, 2010)。
我们的事业、健康、社交,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并不能一直像我们理想中的那样发展。当需求没有被满足、自己的局限被触碰的时候,特权感高的人会比常人更加痛苦,甚至有可能会精神崩溃,因为这挑战了他们的优越感。
Grubbs(2016)的研究认为,这会特权感的拥有者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面对不能被满足的需求,他们会感到脆弱、不满、愤怒,因此会寻找一些重新确认自己的特权的方式,比如责备他人或者推卸责任。他们会通过告诉自己,我是更优越的,我不是应该为此负责的人,我没有错,来使情绪得到缓解。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循环,他们的特权感会在一次次的重新确认中不断地被加固。
不过,这样反复的、对自己特权的重新确认,只能获得暂时的情绪纾缓。从长久来看,他们的情绪稳定性会更差,更有可能会陷入狂怒(Rage),更频繁地爆发人际冲突,拥有更差的关系,也更容易抑郁。
是什么造成了特权感?
在西方的研究中,“特权感”在年轻人群中的突出表现被认为根植于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思潮,并受到“自尊教育”的进一步推动。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会被告知自己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长辈对孩子的教育以正面反馈为主。
自尊教育被认为带来了诸多好处,比如使得年轻人变得更自信、自我坚定,更能够为自己的权利声张。但过度简化的自尊教育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一个重要的负面结果就是,由于自尊教育被大多数人理解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告诉孩子“你很好”,会提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特权感(Nelson, 2005; Signal, 2017)。
虽然都包含了高自我评价的部分,但特权感与健康的高自尊(self-esteem)存在着根本的区别(Ackerman& Donnellan, 2013)。
1. 现实与期待是否对等:健康的自尊、高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身实际的能力和成就上的,自尊的人能够基于对自身客观、中立的了解,来欣赏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比如他们会认为“因为我学习足够努力,所以考试应该能拿好成绩”。
而拥有特权感的人,认为自己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下都应该得到特殊的优待,但这种感觉是毫无依据的,他们对自己价值的评估是脱离现实的。即便他们的确拥有很高的能力,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他们所渴望的胜利和注意力,也并非基于现实分析得出,而是泛泛的感受。
2. 权利与责任是否对等:拥有健康自尊的人不要求获得特权,他们只为自己实际应得的权利进行声张,建立在为自己和他人负责的基础上;但拥有特权感的人是在想要享有权利的同时,并不愿意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与西方相比,我国的情况则又有所不同。在中国社会,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以来,一个孩子会获得家庭内几乎所有的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以及情感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成长后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最好的,自己的感受比他人的感受更加重要。
西方媒体发明了一个词,“雪花一代”,来形容2010年以后成年(1992年以后出生)、具有高度特权感的一代年轻人,与曾经的“垮掉一代”、“迷惘一代”所对应。因为他们看起来自信满满、将自己看作是特殊而珍贵的雪花,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最好的一切,但实际上又很“玻璃心”、情绪不稳定,就像雪花一样脆弱和易融化。
如何降低特权感?
在文章前面的部分,我们已经探讨了特权感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原因。那么,如果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具有较高特权感的人,应该怎么做呢?
1. 首先,你要意识到自己需要降低特权感。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坚持特权感,也是利用特权感在掩护自己内心的恐惧,因为我们知道,一旦揭开这层保护膜,我们就需要接受自己的许多缺陷和不足,需要承担责任,这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冲击和负面体验,所以我们选择逃避、不去触碰。
但读完本文的你应该已经发现,特权感只会长期阻碍你的成长和发展,使你无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无法取得真正的进步,无法获得好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足,都需要接受一些负面评价,也都要承担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降低特权感,学会接受不足、承担责任,虽然会在短时间内令你痛苦,但是在长远是对你有利的。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止步不前、孤独终老,那么就必须去处理它。
2. 进行认知重建,客观地重新评价自己,重新树立公正的价值观。
认知疗法认为,是不合理的认知导致了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而特权感高的人就是具备“我理应比别人得到更好的待遇”这样的核心歪曲认知,并由此延伸出了更多的错误认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认知重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写下一些自己觉得“理所应当”的观点,比如,“我理应同时拥有更高的薪水和更多的闲暇时间”,“用来约束别人的准则,不应该用来约束我”。用证据来推翻它们,再学习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使用公正的价值观来看待问题:一个人的权利与责任应该是对等的;在社会规则面前人人平等,那些应用于他人身上的约束,同样应该应用于自己身上;我应该避免侵犯、触怒他人,而是更温和地对待他们,这是一种美德。
3. 学会共情和感恩,建立与他人的链接。
心理学家发现,让自己感受到与他人的链接,能够有效减轻特权感。
建立与他人链接的一种方式就是,停止与他人的比较,转而寻找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点,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你会发现,所有人都有优点,也都有不足。这也能够减轻有特权感的人的不安,让他们从紧张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从而练习使用更理性的方式去对待他人。
你还可以学会换位思考(perspective taking)。比如,每天拿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回想一个近期你被他人惹怒的场景,用纸笔还原这个场景,并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叙述。你可能会发现,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思考问题的你,换个角度会获得完全不同的解读。
最后,你还需要学习感恩,需要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你“应得”的,也没有人有义务去无条件地对你好。当你在享受一些优质的、大多数人不具备的资源时,你应该做的不是骄傲,而是感恩那些帮助你获得资源的人,无论是你的长辈、朋友、恋人,还是对你有过帮助的陌生人。
4. 接受自己并无过人之处。
保持谦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你至少可以试着去观察那些更优秀的人,并时刻提醒自己: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媒体对拥有高特权感的“雪花一代”的命名,最初来源于“搏击俱乐部”中的一句台词:“你并不特别。你并不是一个美丽的、独一无二的雪花。”
我们总是将自己看得太过特别,这成了我们拒绝努力、拒绝批评的借口,也成了我们进步的阻碍。而你是否能将自信理解为责任而不是盲目,是否能将自由理解为平等而不是特权,决定了你是成为美丽而易碎的雪花,还是坚韧有弹性的橡皮球。
你曾经因为特权感,而失去过什么成长的机会吗?现在的你怎么看待那件事?
以上。
References:
Ackerman, R. A., & Donnellan, M. B.(2013). Evaluating self-report measures of narcissisticentitlement.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Assessment, 35(4), 460-474.
Alleyne, R. (2010). Young adults believe inthe age of entitlement, claim researchers. Telegraph.co.uk.
Boyes, A. (2013). 9 Types of EntitlementTendencies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 Psychology Today.
Campbell, W. K., Bonacci, A. M., Shelton,J., Exline, J. J., & Bushman, B. J. (2004). 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Interpersonal consequences and validation of a self-reportmea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3(1), 29-45.
Fisher, A. (2014). 4 ways to convinceMillennial workers to stick around. Fortune.com.
Grubbs, J. B., & Exline, J. J. (2016).Trait entitlement: A cognitive-personality source of vulnerability topsychological distress.
Harvey, P., & Harris, K. J. (2010).Frustration-based outcomes of entitle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supervisorcommunication. Human Relations, 63(11), 1639-1660.
Nauert PhD, R. (2016). Sense of EntitlementMay Lead to Vicious Cycle of Distress. Psych Central. Retrieved on July 9,2017.
Nelson, C. (2005). Generation Me: WhyToday’s Young Americans Are More Confident, Assertive, Entitled—and MoreMiserable Than Ever Before.
Signal, J. (2017). How the Self-Esteem Craze Took Over America. Science of Us.
KY作者/小汤圆
编辑/KY主创们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学专业回答,请关注:KnowYourself知乎专栏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为什么有些人恋爱中感到不合适,就分手?
戳此免费领取:心理学习资料包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KnowYourself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