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进行科学辟谣如此困难?

我猜,你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

“微信上说,你们学校教授被人家挑战了,有人证明了爱因斯坦是错的?”
“哈?不是,那是伪科学吧。”
“唉,你刚入学可能被老师骗了,读书读傻了吧……”
/微笑

“囡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小心小心呀,听说一拍脑袋人家就能催眠,你是不是也学过这个?”
“?我学了七年心理工作了三年了都没听说过这等黑科技。”
“来来来你看看微信上这个视频……”
……哦。

(最初有一个「关节炎」的例子在评论区受到了质疑,因为我也是看的二手资料不是直接读的论文,不敢保证正确性,所以暂时删掉。感谢指出,我这真是一个睡眠者效应的好例子……)

这还不是大招。更可怕的是当你说这些都是谣言、都是假的时,他们却用“我可能有个假孩子”的眼神看你,仿佛回到了十年前他们告诫你“网络都是假的”的时候,只不过双方互换了身份;你有理有据地找出文献反驳,被一句“专家的水平,呵呵”堵得无言以对。

为什么我家亲戚这么沉迷谣言?

谣言:我没有说谎,我深信不疑

谣言是一种通过非官方渠道传播的社会新闻。这种信息缺乏真实依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刘建明先生指出,“谣言作为舆论出现,是众人传播虚假事件的行为.但多数传播者并不认为它是假的。因此它和谎言不一样,说谎者意识到说的是假话,一个人或少数人造谣生事仅仅是谎言,而不是谣言。只有传播虚构事件的人鱼贯而动,达到舆论量,才称为谣言。”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谣言的传播也在科技的沃土上蔓延开来,真假莫辨的信息充斥着我们使用网络的每一分钟。2013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网络谣言转发超500次可构成诽谤罪,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谣言的传播。

认知能力:我脑子转的慢,你别欺负我

大量研究都现实,人的体力、智力、理解能力等在儿童时期是逐步增长的,到青年期或成年早期会达到最高峰,但此后就会维持稳定甚至显示出下降的趋势,大约在65岁后,下降的趋势开始明显;当然,具体的年龄和下降速度还跟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

放出谣言大招的亲戚往往已经步入中老年,你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比他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而他们则对新事物不再充满好奇,也不再愿意去深入研究什么了,看到有模有样的谣言,也没有深究的兴趣和能力,于是就信以为真了。

想象一下曾经年轻的他们面对幼小而认知能力差的你时的心情……

睡眠者效应:明明来源不可靠,可我怎么就记住了呢

当亲戚们“义正言辞”地用谣言教训你时,如果你问他们在哪里看到的这条信息,他们可能就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了。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往往忘记了得到信息的来源,而只保留了对信息内容的模糊记忆。也就是说,即使在看到谣言信息的时候,哪怕人们发现了发布这条信息的公众号或网站充满了小广告并不可信,但是一段时间后,人们可能就只记得这则谣言,而不记得它来源于不可信的地方了。

这称为睡眠者效应。至于这种效应出现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假设。有人认为,睡眠者效应的原因在于,态度形成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变化。如果在看完消息后立刻进行询问,会发现,人们的态度既受信息内容的影响,也受信息源的影响;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问,就会发现态度主要受信息内容的影响,而不受信息源的影响,哪怕个体可能还记得自己看到过一个不可信的信息来源,但并不记得哪条信息来源于这儿了。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内容和信息源进行了分离,这是睡眠者效应产生的原因。

也有研究者认为,信息内容和信息源的分离发生得更早,在人们对它们进行编码记忆时,二者就被编入了不同的记忆系统,前者进入语义记忆系统,而后者被编入情景记忆系统。语义记忆一般是知识框架,有理有据有形式结构,比较稳定,不易受干扰,也比较容易回忆起来;而情景记忆往往会以个人经历为参照,以时间空间为框架,易受干扰。这就造成了情景记忆更容易被遗忘,就像小时候背的古诗现在还能脱口而出,但幼儿园某天发生的事情你早就不记得了。

信念固着:信了就是信了,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

信了谣言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当你用科学的论据来反驳他们时,他们却表现得格外固执。啊喂,面对谣言那个非常容易就相信了的他们呢?

其实人们都是固执的,一旦对某项事物建立了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它建立了一个理论支持体系时,那么别人就很难打破这一现有的看法了,即使是相反的证据与信息已经足够推翻这也一看法,他们也往往视而不见。这种信念固着,又起源于内心的冲突——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我是你爸,我怎么可能错

人们往往抱有这样“无懈可击”的逻辑:我是你长辈啊,我这么厉害的人怎么可能出错!

为了自己内心平静与和谐,人们常常会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各种态度、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一旦当人们发现他们所做的事情与他们所知道的不符,或者是听到的观点与他们已有的观点不一致时,他们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是出现了认知的不协调。

这种不协调状态造成的不适感会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再重新达到和谐的心理平衡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受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以及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协调。比如说他们觉得“长辈的话总是对的”“我是你的长辈”,但你告诉他们,他们转发的消息是谣言也就是他们出错了的时候,这就出现了冲突。

为了消除冲突、不协调,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三种:要么拒绝其中一种观点;要么同时改变两种观点的强度;要么引进新的观点。显然,亲爱的亲戚们采取的是——第一种,拒绝“我是错的”的说法。

参考文献:

[1]宫秀军. (2009). 论谣言的传播机制及理性应对. (学位论文, 湘潭大学).

[2]刘自雄, 王朱莹. (2011). 被信任的假新闻——虚假信息的受众接受心理探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7), 56-59.

[3]金匀. (1985). 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心理科学进展, 3(3), 45-49.

[4]张朝洪, 凌文辁, 文俐洛. (2004). 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研究概述. 心理科学进展, 12(1), 79-86.

首发于 学过许多知识,依然干不过谣言? | 谣言分析&应对手册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木棉959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46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