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浮生记——沧浪亭

时逢梅雨,江南的天空是将雨未雨的青灰色,潮湿的空气裹狭着你,热,且闷。

看园去,是瞬间的念头。籍这热忱,痴缠抑或是萦绕心间的情愫……晨间犹在杭城饮茶,午后已至姑苏。时空转换,恍然如梦。


之一:沧浪亭

沧浪亭全景图

再探沧浪亭:

草木葱郁,雕梁如昔。

依稀雨落,游人寥寥,益发显园之静。

沧浪亭本以“崇阜广水”为特色,“积水弥数十亩”,船可以通盘门。现主要水面在园外,园内布局则以山为主。建筑环山布置,以游廊相接,或开漏窗,连通园内、外风景。洞门串起重重院落……

信步游廊间,昔年印象与眼前之景交错——当时的惊艳与重游的欣喜。

水阁复廊正待修建……围板重重,依稀可见飞檐一角。忆起《浮生六记》中沈三白夫妻此间消夏的情形——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榴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画俱绿……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人间之乐,无过于此。

爱莲居,今已踪迹难觅——雕梁易构,眼前亭台楼榭,不知是何年月修建?只山水依稀维持旧貌,参天古木,见证沧桑……

  • 理水——从“崇阜广水”到临水建园。

园外以水面相隔,避闹市喧嚣。跨桥入园的形式,亦暗合“渐入佳境”之意。

沧浪亭入口:跨桥入园的形式,暗合“渐入佳境”之意。
园外一瞥:水面隔开闹市喧嚣。
观鱼处,倒影。

  • 掇山——山与山意

渡桥入园,开门见山。已然不复沈三白夫妻当年的居住格局。

从私园,到佛寺,再到对外开放的公共园林,沧浪亭数百年间几易布局,惟山水未有大改变。园子以假山为中心,建筑环山布置。清幽古朴,富山林野趣。

相比以假山著称的环秀山庄,环秀之山,代表苏园掇山工艺的最高水准。甚是精巧。咫尺山水,城市山林。受制于体量,加之近几年为方便管理严禁攀爬,感受难免有失真切。

沧浪亭之假山,胜在山意。山体占地约四、五亩,为土阜,四周山脚叠石护坡,沿坡砌蹬道。山上石径盘回,林木森郁,道旁箬竹被覆……林间信步,仿若溪山行旅。

曾有人诟病园中建筑壅塞山前,遮蔽视线,登高而不能远眺……而近些年城市开发大兴土木,周遭高楼林立,对园中观景视线影响甚大。而山上古木经年,愈加葱郁,参天蔽日,形成一个天然周界:浓荫隐去炎炎暑气,楼宇城廓一一淡去,连蝉鸣也被隔在园外。只眼前深深浅浅的绿,以及林间清风……是巧合,亦是成全。

山间古亭翼然,据说为北宋苏舜钦时代之遗存,镌刻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亦为题眼。林泉高致,得而忘忧。

观山一麓,不出城廓而得林泉高致。
掇山,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又须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覆角立苍崖,碧涧奔泉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
古木参天蔽日,呈现山林之意。
山上古木葱郁,形成一个天然周界,浓荫淡去炎炎暑意……

  • 廊与漏窗

廊为古典园林中常见元素,常用以联系园中建筑多结合漏窗、洞门设置,保证视线通透,借别处之景。因其可随地势蜿蜒起伏,平面亦可屈曲多变而无定制,在造园时常被用于分隔园景、增加层次、调节疏密、区划空间

廊可遮蔽风雨,提高园林环境的舒适度。为园林提供舒适的路径网络(遮阳、避雨),同时引入凉风创造良好的微气候环境(漏窗,风洞效应),成为空气流通的通道。

沧浪亭平面:廊的分布(图示阴影部分)

沧浪亭建筑多环山布置,以游廊相接。游廊随形就势,加以漏窗、洞门,连通内外,籍此,园内的山与园外的水有了呼应,丰富空间层次,亦在控制性地观看,控制性地游走中,串起重重院落……

临水复廊,为苏园借景佳例。

复廊环山而设,廊壁开漏窗,将墙外的水与墙内的山联成一气。水木明瑟,景致宜人。

复廊临水处:水色与山景相映衬。漏窗依稀透出园中景致。不动声色的诱惑。
复廊,临水之景。
复廊,依山处:廊环山而设,假山及花木亦顺应山势,或劈面而来,或舒朗开阔……方寸间现林泉高致。

小游廊,控制性地观看,控制性地游走。

游廊随形就势,间或一处小天井:一方湖石,几丛翠竹,串起庭院深深,丰富空间层次。控制性地观看,控制性地游走,是对作为主景的假山的视线设计。作为主要游览路径的廊,与园中需要呈现的景之间就有了互动。

环湖游廊,漏窗透别处之景。重重庭院与游廊间,就有了互动。
控制性地观看与控制性的游走:间或一方小天井,丰富了空间变化。

漏窗

借别处之景,视线设计。同时漏窗产生的风洞效应,保证空气的流通,形式园内舒适微气候。

漏窗本身纹样,亦有蕴含的古典文化意味。是古典园林中的独特元素。

闲冷亭至闻妙香室处漏窗
明道堂至翠玲珑小院漏窗
明道堂至水池游廊,廊壁开漏窗。庭院与山景相互渗透。

洞门

沧浪亭洞门样式多变,或葫芦,或宝瓶,或蕉叶……加以所对之景。形成独特框景。

沧浪亭洞门

  • 沧浪亭建筑,妙在周遭

见山楼

譬如结合假山而设的见山楼,底楼顺山势设“印心石屋”,开三五窗洞(考虑采光与通风,较隐蔽,外界不易觉察),内有石桌石几,可纳凉、对弈。

石屋亦作道家“壶中天地”之解,是古人对于理想居所的向往与致敬。

见山楼为全园观景制高点,可观全园之景。楼籍山势,蹬道上楼。此处蹬道与楼交接处理自然,未有突兀之感。

翠竹掩映见山楼:楼与假山结合自然,未有突兀之感。
见山楼籍山势而建,楼与假山相互因借,未见突兀。
楼籍山势,蹬道上楼。楼与假山交接自然,毫不突兀。
“印心石屋”前观“见山楼”

翠玲珑

自明道堂往西,是一组由三个自角部相互连接的建筑群,因其坐拥一片竹林,故名“翠玲珑”。取意“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翠玲珑平面图

翠玲珑之妙,在于其打破了建筑常规的规则形状,角部连接的形式,每个房间都提供了最大的视野。穿行其间,透过匀质花窗看到的满眼翠竹。

有趣的是,翠玲珑建筑组,每个房间都很正,连接在一起却产生了曲折的体验,令人着迷。

自明道堂一路走来,经一处折廊:一面是天井,一面是漏窗,空间相互渗透……加以光影,加以翠玲珑的反常布局,戏剧化的空间体验感受……

明道堂去往翠玲珑之折廊:一面是天井,一面是漏窗,空间相互渗透……
折廊去往翠玲珑,第一个房间
折廊去往翠玲珑,第二个房间
翠玲珑,主厅
翠玲珑:窗对千杆翠竹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窈慕颜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