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逗孩子:孩子哭了,大人笑了

那天偶然看到一个抖音视频,一个妈妈带着三四岁的小朋友,站在副食店橱窗前,对着卤好的猪头肉、猪蹄、猪鼻子说:

“你看,这就是小猪佩奇的鼻子,这个是他妈妈的鼻子,这个是他爸爸的,这个是他弟弟的,他们一家四口都被做成猪头肉啦。还有你看,这个是他妈妈的猪蹄,也被剁下来啦。”

孩子瞪着橱窗不说话,脸上写满了惊恐。

视频结束了,下一个视频自动开始。我很想钻进屏幕里,抱抱那个惊恐的孩子。

在微博、知乎上,人们对这种“逗孩子”早就深恶痛绝,每年春节都会集中吐槽“熊亲戚”。一种最典型的逗法就是“妈妈不要你了”,然后孩子哇哇大哭,大人们就笑起来:“哎哟,这小孩怎么这么较真?”

那些故意把孩子逗哭的大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要说他们不心疼孩子吗?也不一定,许多人其实很宠孩子,有好吃的都给孩子留着,孩子摔倒了他们也会冲上去扶。但是,他们似乎只在乎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感受置若罔闻。

就像最近在一档综艺节目《少年说》里,几个中学生对父母说:

“我最喜欢跳舞了,你怎么可以把我的舞蹈班停掉?”
“我真的不喜欢苹果和牛奶,我能不能不吃这两样了?”
“妈妈,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这样的对话真是令人绝望啊。

孩子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总是无视自己的感受,父母却觉得是孩子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在他们看来,为了健康多吃苹果是应该的,为了学习放弃舞蹈课是合理的,把手办送给亲戚家的孩子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们觉得:“如果我是你,我就肯定会这么做。”

意识到他人与我们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家庭治疗大师莫里·鲍文(Murray Bowen)将这种能力称为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

一个自我分化程度较高的人能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思想与自己不尽相同,并坦然接受这个事实。他们不会默认“你一定和我想的一样”,也不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异而烦恼。

比如,一个人自己喜欢吃香菜,ta 无法理解那些讨厌香菜的人在吃香菜的时候产生了怎样的感受,但是 ta 能够尊重别人的感受,不去强迫别人吃香菜,这就是自我分化程度较高的体现。

但是,一个自我分化不足的人会想:香菜多好吃啊,那些不吃香菜的人就是作吧?多吃几次就习惯了。

自我分化不足的人需要借助他人的认可来确立自身的价值,因此他们无法忍受别人和自己不一样。为了消除这些不同,他们可能做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要么讨好别人,通过改变自己来寻求他人的认同;要么欺负别人,强迫他人服从、认同自己,甚至彻底否认别人,处处和别人对着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杠精”。

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个故事,妈妈对孩子说“小猪佩奇被吃掉了”,她也许真的不知道孩子会那么在意,也许是想向孩子证明他喜欢小猪佩奇是“幼稚的”。总而言之,她不能理解孩子对动画片的喜欢,并且不能容忍孩子身上有这种她无法理解的地方。

理解一个孩子,要说难也很难,要说容易也容易。

难的部分在于,直到近几十年,发展心理学才开始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探索那些“幼稚”行为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一项著名的研究发现,孩子一般要到四岁以后才能分辨出电视中的事物不是真的。研究人员让孩子们观看录像,录像中有气球、爆米花、海浪等等,并且向他们提出问题,比如“如果我把手伸进去,我能抓一把爆米花来吃吗?”三岁的孩子只有三分之一能答对,而四岁的孩子答对的比例升到了近90%。

图片来源:Alfrey Davilla | vaneltia

而且,无论我们怎么努力,能够了解的只是少部分。哪怕是最出色的发展心理学家,也无法完全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的体验。

而容易的部分在于,我们其实不必完全体会孩子的认知,也能体会ta的心情。孩子往往把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我们只需要放下自己的种种预设,去观察他们的感受,便会知道他们害怕和妈妈分离,喜欢那些看起来很幼稚的贴纸和玩具,还会把小猪佩奇当成自己的好朋友。

也就是说,一个体贴的爸爸/妈妈一定是自我分化程度相当高的,他们不会假设孩子和自己一样,因此能够看到孩子真实的感受;他们也不会强迫孩子和自己一样,因此能够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

我们不必完全理解孩子为什么很在乎那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东西,但是只需要知道孩子在乎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并且尊重他们的在乎,这就够了。

我不知道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过它一定和我的不一样,比我的更有趣。

参考文献:

Bowen, M. (1974). Towar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 one’s family of origin. In Georgetown family symposium (Vol. 1, pp. 00-00).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John H. Flavell, Eleanor R. Flavell, Frances L. Green & Jon E. Korfmacher (1990) Do young children think of television images as pictures or real objec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4:4, 399-419, DOI: 10.1080/08838159009386752

送你一个彩蛋:

家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你,但是它不能定义你。我们期待通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实用的训练,帮助你学会处理和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改变家庭带来的弱点,将“局限”变成“资源”,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这里,你将了解:

  • 家庭关系是怎样运作的;
  • 家庭对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如何使用家庭所带给你的心理资源;
  • 如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报名请戳「疗愈和父母的关系」


如果你也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在简单心理(微信号:janelee1231)获得:

心理自助包:www.jiandanxinli.com/learns(教你了解自己、情绪调节、增加自信、缓解焦虑、恋爱困惑)

预约心理咨询:jiandanxinli.com(或下载简单心理APP)

成为心理咨询师:https://uni.jiandanxinli.com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简单心理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