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不疼就代表没病么?这些牙齿保健误区需注意

正值世界杯,麻小配冰啤爽不爽?

但是这几天熬夜看球,没准会上火、进而导致牙龈红肿,刷牙也会出现红血丝。
也许这些对你来说只是小事,喝点菊花茶,吃点败火药就妥了。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牙周炎可能已经离你越来越近了。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牙齿保健及护理方面的误区,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错误想法和行为里,有没有你的影子。

日常篇

1、刷牙时出血是因为上火了

上面提到的场景就是日常最容易被大家忽略,被当作“上火”处理的特大误区。造成牙龈出血的一大原因——牙周病,真凶在这里,可别找错了目标。

下面进入科普小课堂
牙周炎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我国在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9000年前)就发现人颅骨有严重的牙槽骨破坏,发生率为42.3%。

我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中35岁以上牙周炎患病率达80%-90%。牙周炎已经成为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由于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而易被忽视,待有症状时已较严重,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齿。因而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使患者早期就诊和及时治疗。

2、牙不疼就没病,牙疼到忍无可忍才去看牙医

牙病(龋齿、牙周疾病)早期都没有不适。疼痛=相当严重。病变后治疗起来不仅麻烦且费用不菲。
PS:牙齿护理还是要天天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复查。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不然真等到牙疼起来,荷包缩水不提,痛苦才是最难捱的。

3、用漱口水替代刷牙

很多人都认为漱口水方便又管用,一些漱口水还加入薄荷等成分,漱完后口腔感觉清凉而干净,兼具提神醒脑的功能,一举多得。

漱口水不提倡每天使用,药用漱口水的使用更要遵医嘱。

首先口腔里也有多个菌群群落,这些菌群平衡才能有效防治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现在的一些漱口水,尤其是医院里给患者开的漱口水中多含有消炎成分,消炎成分往往会抑制某一类口腔菌群,而另外一种菌群相对增多,导致口腔菌群失调。

例如,口腔内厌氧菌过多会诱发牙周炎,更容易形成牙石,乳酸菌过多会引起龋齿。

所以,漱口水不宜长期频繁使用,使用药用漱口水最好遵医嘱,在口腔炎症治好后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用漱口水作为日常护理用品,最好的口腔护理还是天天坚持认真刷牙。

护理篇

1、饭后要立刻刷牙

饭后马上刷牙,可能反而会伤害牙齿。没想到吧,饭后立即刷牙竟然是错误的!

首先刚吃了饭,由于碳水化合物被口腔内菌群分解产酸,短时间内ph下降,牙釉质在酸性条件下有部分脱矿,这时候刷牙会把脱矿的表面刷掉,对牙齿不好。随着时间推移,唾液有缓冲作用,慢慢口腔内ph回复正常,牙齿会再矿化。尤其肠胃不好、有胃酸反流症状或者嗜吃酸性食物的人群,餐后千万不要急着刷牙。

所以饭后要先清水漱口,把大的食物残渣漱掉(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牙线)一定要刷牙的话,半个小时左右,刷牙时记得用软毛牙刷哦~

2、每天认真刷牙,就不需要洗牙

提到洗牙,很多人都有抵触情绪,认为会导致牙缝变大,牙齿松动。

错!

首先我们要知道,牙龈与牙根面之间不是紧密附着,而是存在一条0.5—2毫米深的浅沟,称龈沟。

正常牙龈与牙根面紧贴,呈不开放状态。龈沟内易积存食物碎屑,附着菌斑,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区域。由于其呈封闭状态,不易清洁,常导致牙龈炎症及牙周疾病的发生。

此外,牙齿邻接点下方也是难以彻底清洁的区域,仅靠刷牙并不能完全清除异物,容易成为引发牙龈疾病的隐患。很多人认为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了。

我们发现,牙病的形成逻辑是进食后半小时形成牙菌斑——形成牙结石(此时洗牙会发现牙缝变大)——引起牙龈萎缩、牙周炎、牙龈炎——牙齿松动、脱落。

因此仅仅依靠认真刷牙,甚至你用牙线也不是完全能够清理干净的。建议成年人如果没有洗过牙,尽早到医院做一次洁牙治疗,而且最好半年到一年做一次。

有些人洗牙之后觉得牙缝变大了,其实只是因为原先堵在牙缝之间的垃圾被清理了。毕竟如果垃圾不清理,才更是危害无穷。

图片来源:网络

著作权归和睦家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和睦家医疗,看更权威的健康科普

官方微信公众号:unitedfamily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和睦家医疗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