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动物是一夫一妻制(比如信天翁),而有的一个交配季就会有五十多个老婆(比如象海豹)?

简单来说,是各有道理的。选择什么样的交配制度,是一夫一妻还是一夫多妻,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适合度,生育更多的可存活后代,这受到生理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制约。比如提问中的信天翁,需要共同孵卵育雏,一夫一妻自然是最佳的选择,而象海豹雄性则没有这么多负担,因而可以放心大胆的广开后宫。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话,接下来对此加以详细解释。

在动物界中,交配制度(mating system)的不同,本质上是两性冲突(sexual conflict)和资源竞争博弈后的结果。雌性和雄性在繁殖中的投入的资源——从生殖细胞的大小,到同性竞争,再到亲代关怀——在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物种中都是有差异的。而一个雄性可以与多只雌性交配并使之怀孕,但雌性同一时间却只能繁殖一次。这就导致,对于不同的性别而言,最佳配偶数是不同的,至于这个最佳数量是多少,则要根据生理差异和资源分布、占有情况的不同来决定。

亲代关怀(parental care)是指父母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对后代的适应性投资,意味着亲代对后代的资源投入,是两性冲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在交配制度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理论上最好的策略就是抛弃伴侣,让伴侣照顾自己的后代。然而实际发生了什么要取决于 a)生理和生活史限制; b)生态因素。这在不同的物种中具有很大的差异。

通常来说,每个个体能获得的资源有限,而求偶交配和育雏都需要消耗资源,因此这就需要每个个体进行权衡。在繁殖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一方,每个后代的的夭折对其损失相对更大,因而更倾向于减少配偶数量,用更多的精力确保后代的存活。就体内受精的动物而言,显然是雌性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和精力,这就是为什么自然界中以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为主流,一妻多夫只在很少的动物中出现这种情况。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题主所说的两类动物,在进化出交配制度时,通常会受到什么样的因素影响,又会选择怎样的交配制度。

鸟类

雏鸟属于晚成雏的鸟类,即幼鸟出生后尚未完全发育,需要父母喂养的鸟类,生育成功率受食物提供率的限制,这就需要双亲的照顾。如果需要喂食的是虫子,捕食难度较高,通常会出现一夫一妻占有一块领地共同喂养后代的情况(不过依然会出现婚外情),比如许多雀形目鸟类。多食水果和种子的,因为获取资源喂养后代的压力较小,则有更高的可能性出现一夫多妻制。实际上有实验结果表明,如果食物限制被移除,雄性比雌性更容易遗弃后代给另一方喂养。

至于后代是早成雏的鸟类,比如雉鸡类,因为雏鸟孵化时发育较为完善,不久就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多为一夫多妻制,原因同上。

哺乳动物

我们所熟悉的哺乳动物,则最常见的是一夫多妻的交配制度,后代主要由雌性来照料。因为在繁殖过程中,哺乳动物的雌性投入远大于雄性,如体内受精、怀孕、哺乳等,除了要投入资源,甚至还会影响母体的存活率,反观雄性的负担就小得多,有足够的资源用于求偶和交配。因而一夫多妻在哺乳动物中成为了主流。一夫一妻制度的产生,则往往是资源压力下的产物,或者是社会等级制度下的结果,比如狼群中就是如此。

另外,动物中存在有婚外情现象,这个是不算入交配制度的。雄性会试图与其他雌性进行“鬼鬼祟祟的交配”,这样的事例常见于鸟类中,一窝幼雏的父亲很可能并不是同一只雄性。因此,一夫一妻制或者一夫多妻的社会制度可能并不总是描述基因对后代的贡献。

希望我所写的一点抛砖引玉的内容,能够解答题主的疑惑。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幻翼狼影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企鹅的祖先大概长什么样子?
猫喜欢被人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