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心理学家拿来做实验的动物纷纷表示:再也不相信人类了!

作者:张真Derek

心理0时差 周刊 第38期

国际心理资讯 | 有料 前沿 权威


小时候经常【挨打】的孩子,为何看到妈妈抬起手来捋捋头发,都会不自觉地举起双臂护住自己的头和脸?

比起总是能做到【微信秒回】的恋人,心理学家说那些若即若离、时回时不回的人,反而更让人离不开?

母亲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好不好,最重要的不是看妈妈为孩子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多少帮助…… 那是看什么?

大家都在说的 “习得性无助” 是什么意思?它和【抑郁症】有什么关系?一个人在习得了无助之后,还可以逆转吗?

—— 今天,心理0时差第 38 期,小编将带领大家找到上面 4 个问题的答案。不过在开始之前,我想突出强调今天这期周刊的特别之处:

在过去的 37 期里,心理0时差为大家呈现的各种心理研究,实验对象都是人

而今天这期里:你即将看到的这些超级经典、每个心理专业学生都会学习到的心理实验,主角都不是人

这个 “不是人” 实为一语双关。一方面:今天这组实验的对象都是小动物,有狗狗、小老鼠、还有猴子;另一方面,这些实验对动物们造成的伤害,也一直是学术界内外关注和辩论的焦点,因为它触及了伦理道德的敏感神经。

“再也不相信人类了!把我关在笼子里,一关就是一辈子,动不动还给我来次电击⚡!!” —— 一只心里实验室里的狗狗如是说。

这些小动物们的牺牲,到底为心理学和全人类的健康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以科学为名进行动物实验,需要守住的道德底线又在哪里呢?带上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我们即刻启程。

– 01 –

“这傻狗怎么一见我就流口水?

老子又不是狗粮!!”

巴甫洛夫之「经典条件反射」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第一位用动物进行实验的心理学家是俄国(前苏联)的巴甫洛夫(Pavlov,1849-1936)。

好吧,其实巴甫洛夫从未 “承认” 自己是心理学家、而是生理学家。但他的实验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心理学和行为学中当之无愧的经典。

巴甫洛夫的实验室里养着一些狗狗(他的实验对象),每天他都要去实验室给狗狗喂食。狗狗们每每看见他带着狗粮到来,都会情不自禁地口水直流。

有一次,巴甫洛夫明明身上没带吃的,但当他来到实验室时,狗狗们还是和平常一样留下了口水。

“艾玛这帮狗崽子,该不会把老子当成吃的了吧?”—— 好吧,这是小编自己脑补的台词。

巴甫洛夫猜测:是不是因为每次他都和吃的东西一起出现在狗狗面前,导致狗狗在脑袋里把 “我和狗粮” 捆绑在了一起,以至于这样的捆绑久而久之,我的出现对这些狗狗来说,已经和狗粮划等号了?

巴甫洛夫实验中的一只狗狗 Picture Credits: Rklawtona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巴甫洛夫找来了一把铃铛。他摇铃,狗狗对铃声毫无反应。他再把狗粮拿出来,狗狗立马开始流口水。

接着,巴甫洛夫开始了 “狗粮-铃声” 的配对实验,不停重复这样一个过程:

狗粮 + 铃声 → 狗狗流口水

由于狗粮和铃声一直配对同时出现,久而久之,狗狗只要听见了铃声(哪怕周围根本就没有任何吃的东西),它们也会流口水了。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示意图 Picture Credits: Maxxl²

而当 “单单摇出铃声狗狗不会流口水” 变成 “只要摇铃、不给吃的狗狗都会流口水” 之时,我们就说:经典条件反射已经达成。

如果说这些狗狗作为实验对象,没经受什么虐待、还算幸运的,接下来进一步在人类身上验证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就比较残忍了。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1878-1958)认为:经典条件反射的适用范畴,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行为,对情绪也一样有效。

华生在某孤儿院找来了一个小孩,才 11 个月大的阿尔伯特。华生经过测试后发现,小阿尔伯特不怕老鼠,但是很怕铁锤等物体互相碰撞发出的巨大声响。

于是华生对小阿尔伯特进行了 “恐惧情绪反射” 实验:

实验前:巨大声响 → 阿尔伯特感到恐惧
实验过程:巨大声响 + 老鼠 → 恐惧
反复配对后:老鼠 → 恐惧

小阿尔伯特和小白鼠的首次接触 Picture Source: Wikipedia

华生成功了:他成功地让本来不怕老鼠的小阿尔伯特,现在一看到老鼠就害怕得要命。

这项在 1920 年进行的实验,本身就缺乏科学性,而且又极度违反伦理道德,说 “臭名昭著” 实在是不过分。

你要问了:心理学家提出这样的理论、做这样的实验,有什么实际价值吗?答案是肯定的。

基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后来的心理学家进一步拓展和探索、发明了几项治疗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技术。这里我提一个:「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

厌恶疗法对摆脱烟瘾、酒瘾、甚至是毒瘾,都有辅助治疗的效果。试想:本来能让人爽歪歪的烟酒和毒品,如果现在和让人作呕或是恐惧的事物配对(比如我们脑洞大开一下哈:酒鬼喝一口酒,我们就马上拿一坨翔在他眼睛鼻子前转悠,或是装成贞子吓他一下),那么一旦形成条件反射,此人再看到烟酒和毒品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一坨坨翔和那一个个贞子,从而产生恶心和恐惧的反应。于是,那些本来很享受这些东西的人,也难免会对这些东西产生厌恶。久而久之,这对戒烟戒酒戒毒,都是有帮助的。

当然,厌恶疗法本身也有令人厌恶的实例。曾几何时(我故意说 “曾” 的,因为真心希望这件事情现在不是进行时了),有人还试图利用这种方法来 “治疗同性恋”,想把他们 “掰直”。他们运用的方法很好理解:给一个男同看帅哥的裸照,然后只要这个男同产生了生理反应,就立马施加电击等手段。久而久之,一旦此人接触到有魅力的同性、或是幻想和其他男性有性行为的时候,就会浑身上下都感觉到被电击一样。

估计在如此被摧残之后,这位男同性恋者是很难拥有同性之爱了。所以…… 同性恋这种 “病” 真的就这样被 “治好” 了吗?

小编只想对发明和实施这种 “医术” 的人喊一声:滚!粗!!同性恋不是病,你们的脑子才有病!!

– 02 –

颠覆认知:“秒回微信反而容易让人厌倦

若即若离才能让人欲罢不能?”

斯金纳之「操作条件反射」

在巴甫洛夫和华生开辟了 “经典条件反射” 理论之后,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1904-1990)认为,他们的理论经典归经典,但还缺少了一个很关键的东西:

巴甫洛夫的狗狗因为饥饿会产生流口水的生理反应、华生的小阿尔伯特会因为恐惧而产生情绪反应,这些都是动物和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

那么,如果不是出于本能的生理反应,而是需要人们花时间和精力去执行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甚至是赌博和爱情,我们要如何解释呢?

显然,如果不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也注定是不完整的。

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19 世纪 40 年代,斯金纳也找了小动物前来助力他的研究 —— 这回即将登场的,是只小老鼠。他还为自己的实验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装置,这项装置之后被世人传承为“斯金纳箱(Skinner’s Box)”

斯金纳箱结构和部件示意图 Picture Source: Wikipedia

具体的实验过程和装置设计,已经大大超过这篇文章的范畴和篇幅了,在这里精选君为大家提炼三个要点吧:

小老鼠的面前有信号灯和扩音器,它需要在收到特定的信号时按下杆子,这样就能获得食物作为奖励;否则如果在错误的时间按下杆子,箱子底部就会通电、对其进行电击作为惩罚

斯金纳通过这项实验发现:获得奖励能够强化小老鼠在正确的时机作出正确动作的行为;反之,受到惩罚能削弱其在错误的时机作出错误动作的行为。

奖励和惩罚联合使用,能最终促进小老鼠学会在正确的时机按下杆子、获得食物奖励。

看到这里我们也明白了 “操作性条件反射” 是如何得名的:首先,它的灵感源自经典条件反射;其次,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的经典理论上,加上了许多 “操作”:包括奖励、惩罚、以及奖惩的方式方法。

这些听起来都太普通了是吧?毕竟从小我们成绩好的时候爸妈就会奖励、没考好的时候爸妈就会惩罚,这貌似是谁都知道也经历过的家常便饭。

太天真了!如果斯金纳对行为心理学的贡献只有这些,他就不会被美国心理协会誉为对当代心理学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了。

斯金纳发现:小老鼠对信号时机的把握、和它学会的按杆子这个动作,在不同的奖励规则下(专业术语:强化程序 Reinforcement Schedule),是会发生变化的。

有效地利用奖励,能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小老鼠学会的技能;反之如果奖励方法不当,即便是小老鼠之前已经 get 的技能,也有可能消褪(专业术语:Extinction)

斯金纳发现:

如果小老鼠每完成规定动作一次,就能获得食物,这种奖励模式最容易导致小老鼠习得技能的消褪。(专业术语:连续的强化程序 continuous schedule)

如果小老鼠在完成规定动作之后,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食物奖励,而且每次等待的时长都随机不等(比如,小老鼠第一次按规定完成动作后,立即就得到了食物;第二次完成动作后,等了足足十分钟才得到食物;第三次只等了一分钟……)这种奖励模式是很难导致消褪的。(专业术语:变时距强化程序 variable interval schedule)

如果小老鼠每次需要完成规定动作的次数,和它能得到的奖励次数不对应(比如,小老鼠先按了 1 次杆子就获得了奖励,然后要按 5 次才能获得奖励,再下一次要按 2 次,再下一次要按 10 次……)由于极大的不可预知性,这种奖励模式是最难导致消褪的。(专业术语:变比率强化程序 variable ratio schedule)

好了, 带上这三点,我们来看看爱情:什么样的恋人最容易让人厌倦?什么样的恋人又最能让人欲罢不能?假设 A 和 B 是一对 CP,我们把 A 给 B 发微信假定为小老鼠按下杆子的行为,B 给 A 回微信设定为一种奖励,那么套用上面的公式就是:

如果 A 每次给 B 发微信,B 都会即时回复,这种情况下的 A 是最容易产生厌倦的(A 给 B 发微信的行为会最容易消褪)。

如果 A 每次给 B 发微信,B 的回复时间都不定,让 A 等待的时间一会儿长一会儿短;或者说,有时候 A 发一条微信给 B 就能得到回复,可有时候又要发十条才能得到回复,完全没有规律可循…… 这样的话,恐怕即使 A 会嘴上抱怨 “你快点回复我会死啊?再这样我不给你发微信了!” 但根据斯金纳的理论,A 还是会继续、继续、继续给 B 发微信的,欲罢不能。

咦?这是不是意味着:一直按时固定秒回的人,听起来很美好,但未必能为彼此的感情保鲜;相反,那些有时秒回、有时又延迟回复的人,这种若即若离的 “恋爱高手”,反而更能把对方吃得是死死的呢?(屏幕前的你在这方面有啥不一样的心得吗?欢迎在评论区站出来,和斯金纳抬杠呀~)

– 03 –

“孩子之所以和妈妈亲

是因为妈妈从小给孩子喂奶?”

挑战这项弗洛伊德理论的「哈洛猴子实验」

如果说上面那只时而获得食物奖励、时而被电击的小老鼠,遭遇还不算太惨,那么下一项招致无数骂名的心理实验主人公、一只被囚禁的小猴子,它的遭遇就很是让人心痛了。

大家都知道,从生物演化的角度来看,猴子和人类是近亲,这点不仅体现在智力上、更体现在他们的社交需求和情感上。

19 世纪 50 年代,就在斯金纳开始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不久之后,有这么一只可怜的小猴子,从小被迫和自己的家人分离,送进了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arlow,1905-1981)的实验室,被锁进了牢笼。

猴子还小,需要喂养。失去了亲生母亲的它,面对的是以下两位哈洛为之准备的 “代理母亲”:

左边那位 “母亲” 由铁丝网制成,浑身冰冷,但请注意看:这位 “母亲” 的胸前有一个奶瓶,可以为小猴子提供必要的奶水。

右边那位 “母亲” 由毛毯包裹着,温暖柔软,但并不能提供小猴子生存所必须的奶水。

你猜:小猴子会选择哪位 “母亲” 呢?

饥饿难耐的时候,小猴子会去 “铁丝网母亲” 那里吸奶。但它刚吸了没几口,就会跑到 “毛毯母亲” 那里求抱抱。

以上三图来源:YouTube

哈洛认为:猴子和人一样,它们和母亲之间是一种牵涉到复杂情感的关系,并不只是因为 “妈妈能喂我喝奶” 而已。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哈洛想出了更厉(cán)害(rěn)的一招:他设计了一台张牙舞爪、表情狰狞、会发出巨大响声的机器,去吓唬小猴子,观察它在感受到生命威胁时的本能反应。

为了让屏幕前的你更直观地感受到这段实验,小编特意上国外网站截取了来自上个世纪哈洛实验室的珍贵视频记录。虽然是纯英文的,但非常好理解,相信你一定能看懂 👇

https://www.zhihu.com/video/998605500627439616

哈洛强调: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纽带,是靠母亲为孩子提供的安全感维系的,而不是 “谁给我吃的供我长大,我就认谁做妈妈”。

在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感受到生命威胁时,小猴子的本能反应是跑向 “毛毯妈妈”,并在得到温暖和安慰之后,它开始主动向那只机器怪物发出威胁性的嘶叫,这说明 “毛毯妈妈” 已经成功为小猴子营造了一定的安全感。

在哈洛那个时代,弗洛伊德的理论颇为盛行。弗洛伊德认为:母亲和婴儿之间之所以有强有力的纽带,主要因为母亲满足了婴儿饥渴的基本需求。

哈洛的实验直接给弗洛伊德打脸,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是进步的,哈洛也是成功的。但在一次采访中,哈洛表示:他对那些猴子毫无感情,只是拿来当实验工具而已。而且…… 除了上面我提到的两段实验,哈洛在那些猴子身上还做过更多实验,我都已经写不下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百度 “哈洛” “猴子” 这两组关键词)

因此,反对和谴责哈洛的声音一直都在。在本文文末,小编会和大家探讨 “动物实验的伦理道德”,不过很抱歉,在我们讨论这个话题之前,还有一个比较残忍的动物研究要给大家看。

而且有点讽刺的是,这项研究出自大名鼎鼎的 “积极心理学之父” —— 塞利格曼。

– 04 –

“抑郁是一种习得的无助”

塞利格曼之「狗狗电击实验」

在哈洛的猴子实验之后,我们把时间再推进到 19 世纪 60 年代。那时,美国又一位心理学界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那就是后来人尽皆知、开创积极心理学派的塞利格曼(Seligman,1942-?,现年 75 岁)

不过,在塞利格曼领军积极心理学之前,他的研究主题是抑郁症。1967 年,他通过一项借助狗狗完成的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这个概念(相信很多读者对这个名词都有所耳闻)。

塞里格曼“狗狗电击”实验装置示意图 Picture Source: Wikipedia

一个笼子,内有两个空间,左边的地上有电击,右边的地上没有电击,中间用一个可活动的挡板隔开。

在左边受到电击的狗狗,自然会跳到挡板到右边避难。

接着,研究人员把挡板升起、彻底隔开这两个空间。可怜的狗狗在左边遭受电击后、反复尝试逃离,但就是无法逃脱,非常无助。

最后,“神奇” 的事情发生了:当狗狗被囚禁在左边的电击室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降下了挡板、再次开启电击。这个时候,狗狗即便遭受着电击的痛苦,也不再跳过挡板逃离电击。此时此刻的狗狗,仿佛心甘情愿地就这样待在左边、忍受着电击的折磨。

WHY?这究竟是为什么?明明跳脱的机会就在眼前,为什么狗狗不逃到右边的安全空间去呢?

这就是塞利格曼提出的 “习得性无助” 概念:因为遭受重复的失败、痛苦或惩罚、哪怕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结果,狗狗进入了一种 “任由摆布” 的状态。这种无助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之下习得的、写进脑子里的一种对现实无望、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Pictures Source: Steemit.com

上面两张图形象地诠释了 “习得性无助”:曾经尝试过挣脱人类管制的骏马和大象,在被无助感彻底侵蚀之后,就算捆绑它们的只是轻轻的塑料椅和小木桩、只要它们奋力一跃就能挣脱,但这匹马和这头大象也选择了 —— 继续留下,做人类的俘虏。

不可否认,这个概念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比如,塞利格曼用它来解释抑郁症的成因:抑郁症患者也是在生活中反复遭遇失望、痛苦和挫败、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于是进入了一种全然无助的状态。

再比如,遭受丈夫家暴又无法摆脱境况的女性,有时即便得到了脱逃、寻求法律援助的机会,但也还是忍辱负重,继续忍受丈夫的残暴。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火爆的印度电影《神秘巨星》里,那位被丈夫打到鼻青脸肿的两个孩子的母亲。

女儿拼命劝妈妈离婚,可妈妈坚持对女儿说:“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一切”,然后带着女儿继续在这个家里,忍辱负重。

但是,这种状态是可以改善的!塞利格曼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给习得无助的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也结合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来为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果给予奖励,“习得” 的无助也是可以 “消褪”、转变为希望和光明的!

塞利格曼实验室里那只习得无助的狗狗,之后也在研究人员的鼓励下 “忘记” 了无助,成功再次跳脱电击。再说回《神秘巨星》,来到电影的最后,女儿的坚持和丈夫对女儿的伤害,使得那位母亲最终鼓起勇气和丈夫对抗,最终摆脱了那个渣男,带着孩子逃出生天。

这是不是说:消极的无助可以习得,那么积极的自助也一样可以习得呢?这正是塞利格曼事业后期的研究重心。他从 “关注心理疾病和治疗” 转而关注人们的心理能量,以及正常人也可以在 “没病的情况下,利用心理学去获得更健康、更完美的人生”,积极心理学也就应运而生(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就一语带过了哈~)

2017 年,塞利格曼获得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终生杰出贡献奖,可谓是作为一名心理学家的无上荣光。

然而,在这些光环的背后,人们不曾忘记他实验室里那只惨遭电击的狗狗,也没有忘记哈洛的猴子、和更多更多其他在实验室里渡过、也结束生命的动物们,各地民众对动物实验的抗议也从未停歇。

那么:我们到底为何要用动物做实验?除了伤害它们,我们别无选择了吗?

>> 一场无休止的辩论 <<

“除了在动物身上做实验,我们别无选择了吗?”

看到这里,也许你要问:“凭什么要让那些可怜的小动物经受这些折磨?”

等一下,让我来告诉你:如果上面这些实验你已经觉得是对动物的一种 “折磨” 了,那还有更多其他实验,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其他科学的(特别是脑神经和医学的),都还有对动物带来更多伤害的研究手段。

举个例子:现在的我们知道,大脑中的杏仁核和情绪有关、海马体和记忆有关…… 这些都是科学家通过麻痹、甚至切除动物脑中同样的部分后监测到的(比如,海马体切除后,记忆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

再举个例子:假设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治疗癌症的新药或是新的治疗方法,但在被证明对人体无害、对病情治疗有帮助之前,是不能用在病人身上的。怎么证明呢?先在动物体内培养癌细胞、再给动物吃这种药,观测动物的身体情况……

这就是我们要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的首要原因:

科学家们在动物身上进行研究,是为了避免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并为人类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

问题是:如果不在动物身上做这些实验,难道我们要找个大活人来做实验吗?

—— 其实,无论是 “探知真相、满足好奇心”,还是 “帮助人们更健康地生活”,这都是科学的基本目标,但这两个目标,本就自带着自私的色彩。

但这份 “自私” 就一定是贬义的吗?道德和伦理本就是人性的范畴,而人性注定是主观的。

设想:一位母亲的孩子死于癌症,她为了帮助更多母亲和更多患癌的孩子摆脱疾病,出资给科学家进行实验,期待尽早发现安全的、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于是,科学家开始在动物身上做实验,最后也确实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扩散的药物。但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有不少小动物因此殒命。

作为旁观者,你怎么看?作为一名母亲,你怎么看?作为一名自己的孩子也被疾病缠身的母亲,你又会怎么看?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几年前,美国著名律师事务所 Eagan Avenatti 起诉风靡全球的化妆品品牌 “雅诗兰黛” “雅芳” “玫琳凯”,指控这三家公司在动物实验上对公众隐瞒了实情,索赔一亿美金!

这三家化妆品公司声称:自己的产品研发过程是 “绝无残忍行为的(cruelty free)”。但公众和律师认为,它们在动物身上进行着残忍的实验,并且把真相隐瞒了起来。而且!控方律师还明确指出:这三家化妆品公司之所以要在这些动物身上做实验,是因为它们想把这些化妆品卖给中国的消费者!(见下图中红色圈出的部分)?

资料来源:Businesswire.com

为什么?这还是为了人类的安全啊!因为在动物身上测试过、对动物无害的化妆品,人类才能放心使用,不是吗?

当然,我国的消费者未必知道这些,买化妆品的人本不是刽子手,追求美和安全也是我们的权利,但问题是:动物们可没有选择是否要参与实验的权利啊。

学过心理学、参加过心理学实验的志愿者一定都知道,在实验开始前,研究人员必须向你说明实验的一些基本信息、可能对你带来的伤害、这份实验的意义及其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然后你必须亲自同意、签名、实验才能开展。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你感到任何不适,可以随时退出。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可是,在给动物们做实验的时候,我们做不到这一点。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上就可以为所欲为。国际上现在有关动物实验伦理标准的普遍共识是:在实验开始前,研究人员必须证明以下三点 ?

必要性(necessity):该实验不用动物就无法执行、且该实验的执行很有必要

最小伤害(minimal harm):该实验给动物带来的伤害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用尽可能少的动物进行实验

实验带来的好处大于代价(more benefits than costs):动物作为实验对象需要付出怎样的牺牲?是失去自由被囚禁,还是失去一部分生理机能、甚至是失去生命?这项实验是要发明什么?证明什么?发明和证明的东西,为这个世界能带来什么好处?除了能帮助到人类,是否也能帮助同类动物、治愈动物身上的疾病?

只有能够证明这三项的实验项目,动物研究伦理委员会(Ethics Board on Animal Research)才会予以批准、实验才能开展。

然而,怎样才算必要?怎样的伤害才算最小?好处和代价要如何衡量?这些东西可以由科学家和实验结果的直接受益方说了算吗?

显然,有人是不服气的。在美国著名高校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周围,就曾爆发大规模的民众抗议事件、持续了很久,指控 UCLA 的动物实验惨无人道。

温馨提示:在下面这段动物保护主义者对 UCLA 心理系的抗议视频中,后半段有他们进入实验室、偷拍到部分动物受虐待的画面,可能引起部分读者不适 ↓

https://www.zhihu.com/video/998606857770061824

等等…… 惨无人道?回文章开头提到的 “不是人” 三个字,这是不是在说:人类在对待这些 “不是人” 的实验对象时,运用的实验方法和研究理念,也 “不是人”?

可是,这些研究员,也是为了人们更好的未来、为了科学的发展、为了治病救人,才做着这些 “不是人的研究” 啊……

反观自己,我扪心自问:倘若有一天我生了什么大病,现有的医学手段无法治疗,医生说他们刚刚发明了一种新的药物,但要先找只猴子来测试一下看是否安全,安全的话再给我用……

那种情况下的我,恐怕也会说:“好的,你们去做吧”。甚至,我想当自己在疾病之下、还有可能会催促他们:“请你们快点,可能的话,我想尽早好起来”。

—— 伦理道德,这些议题也许永远都不会有答案,因为任何答案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但愿,至少在知道这些事情之后,我们对当今科学发展中那些作出牺牲的动物,能多一些了解,对自然多几分敬畏,也对这些生灵多一些感激

以上。


上期周刊(第37期)↓↓↓

7个认知偏差,知道的人百里挑一,能驾驭的人万里挑一

往期全刊汇总:请点此查阅

References / 本文参考文献:
[1] Clark, R. E., & Squire, L. R. (1998). Classical conditioning and brain systems: the role of awareness.Science, 280(5360), 77-81.
[2] Holland, J. G., & Skinner, B. F. (1961).The analysis of behavior: A program for self-instruction.
[3] Harlow, H. F., & Zimmermann, R. R. (1959). Affectional responses in the infant monkey.Science, 130(3373), 421-432.
[4] Maier, S. F., & Seligman, M. E. (1976).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05(1), 3.
[5] Weiten, W. (2007).Psychology: Themes and Variations.Cengage Learning.
[6] Ciccarelli, S. K., White, J. N., Fritzley, V. H., & Harrigan, T. (2010).Psychology: an exploration.Pearson Prentice Hall.
[7] Ameir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ommittee on Animal Research and Ethics (CARE)(2012). Guidelines for Ethical Conduct in the Care and Use of Nonhuman Animals in Research.

更多精彩请关注【壹心理精选】微信公众号(ID:yixinlijx),站在心理学内容金字塔的深度塔尖,为你精挑细选每一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壹心理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