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屏各大社交网站的事件是世界杯球队势力榜变成了“毒奶榜”:排名第一至第四的球队(德国、阿根廷、葡萄牙、西班牙)几乎是按顺序在淘汰赛出局,仿佛魔咒,各队球迷因而纷纷投票给对手球队送其名次上升。
尽管“热门”球队出局对于平常就在关注赛事的人而言不是意外,但是大量四年看一次球的用户仍在科学和迷信之间选择了后者。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认知和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讲师 Ken Drinkwater 在《对话》的发文或许能给人一些启示:“迷信”是怎样诞生的,它会如何影响人的心情。
“迷信”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它追溯到人类诞生之初,一般指的是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表达了人们想要掌控无法预测的因素、缓解不确定性的欲望(对事件起因的不确定往往和失控相关,对当前的环境不具备足够的知识会加剧这种无能感),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在两个不相干的现象间建立起虚幻的联系。个体信仰和经验驱动了迷信的诞生,它们往往不理智,也和科学相悖。
13、黑猫、打碎镜子、在梯子下经过都是典型的西方迷信。在 1977 年,有 13% 的人认为睡在 13 层或 13 号房会令他们不爽,9% 表示要换房间。这个数字在今天肯定会下降,但是很多迷信已经渗透进了日常成为了一种习惯,包括在别人打喷嚏时说“保佑你”(bless you)、佩戴护身符或相信祖先可以护佑自己,而一些航空公司干脆不设置 13 排,比如法航、卡航、Delta,汉莎甚至没有第 17 排,因为 17 是意大利和巴西等国的倒霉数字。
迷信让人们将毫不相关但几乎同时发生的事件相连,在此基础上做出假设,然后直接导致了一系列妄图影响或控制未来的仪式性行为。借助这些仪式,人类对不可控的未来似乎恢复了一点预测和掌控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压力与焦虑,尤其是在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的年代。有研究观察到,1918-1940 年德国的迷信活动和其面临的经济和政治困境直接相关。
它助人产生了一种积极的心态,尽管有些时候又让他们做出了非理性的决定,比如人们宁愿相信运气和命运而不依赖于自己做出的决策。如果过于强调仪式,那么它很可能发展成更严重的心理病症,包括焦虑症、抑郁、强迫症甚至是精神分裂症。
说起竞技界的迷信,有调查显示,五分之四的职业运动员都承认自己或多或少有点小迷信,一方面是缓解紧张,一方面是多少“控制”一下实力之外的无法预测因素,比如纳达尔在开赛之前会有从冲冷水澡到摆好水瓶的一系列仪式,他认为这可以帮他集中注意力、使五感更敏锐。2010 年的一项研究则表明,这些琐碎的迷信行为真的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这主要源于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迷信的打破也很简单,如果两起事件的连接遭到了重复性的破坏,以此证明了它们之间的“不相关”,那么迷信就会消失。昨晚的巴西队和比利时队就向人们证明了实力远比玄学重要。
然而迷信的再次出现也和消失一样容易——只要所谓的“连接”重现。说到底,它还是人们在没有足够信息、无法预测和掌控未来时抱住的一个依靠。
题图来自 英格兰足球队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